欧美观点:疫情中如何和孩子讨论仇外情绪?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结交不同族裔的朋友,并让他们知道很快就可以再和朋友一起玩。 PHOTOGRAPH BY FSTOP123 / GETTY IMAGES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结交不同族裔的朋友,并让他们知道很快就可以再和朋友一起玩。 PHOTOGRAPH BY FSTOP123 / GETTY IMAGES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美国国家地理(撰文:LESLIE HSU OH 编译:黄于薇):自从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针对亚裔人士的仇恨事件就层出不穷。 父母该如何协助孩子理解?仇恨事件令人不安,有些案例甚至让人感到害怕。

在美国加州,有个孩子在路上抓住一名新加坡裔女性的手臂,对她说:「滚回你的国家,我爸爸就是被你害死的。 」在纽泽西州,一群年轻人尾随一对用婴儿车推着一岁孙女的韩国夫妇,声称这三人都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在英国,有个八岁女童对她最要好的华人朋友说,她的妈妈不让她跟华人小孩一起玩了,因为他们都是「病毒带原者」。

自从2019年年底中国武汉爆发COVID-19疫情以来,这类事件就不断增加。 旧金山州立大学亚美研究中心(Asian-American Studies)与亚太政策与计划委员会(Asian Pacific Planning and Policy Council)、华人权益促进会(Chinese for Affirmative Action)合作,设立「停止仇恨亚太裔」(Stop AAPI Hate)通报网站,用于收集反亚仇恨事件的资料。 亚美研究中心指出,从2月9日到3月7日,全球新闻媒体报道的亚裔人士仇恨事件数量增加了50%。 自3月19日以来,该中心已接获将近2,000起事件回报。 根据公共诚信中心(Center for Public Integrity)的资料,有30%的美国人和60%的亚裔美国人曾经目睹亚裔人士因COVID-19受到指责。

身为华裔美国人和人母,我认为在这个议题上最重要的,就是与孩子谈谈为什么将新型冠状病毒归咎于亚洲人是错误的行为。 旧金山州立大学亚美研究中心主任张华耀(Russell Jeung)指出,儿童本就容易接触到这样的偏见。 「停止仇恨亚太裔」网站在一个月内收集到的仇恨事件当中,有11%的受害者、加害者或旁观者是儿童或青少年;而有成人在场的情况下,仅11%的案件有成人介入。

「孩子可能不是刻意要成为种族歧视者,但种族歧视的观点会影响他们思考及看待世界的方式。 」张华耀表示:「孩子必须改正这样的行为,并且学会将病毒与特定族群划分开来。 」

对此,专家提供了一些建议做法。

不要怪罪他人

明尼苏达大学的移民史研究中心主任李漪莲(Erika Lee)将「仇外情绪」(xenophobia)定义为「对于外来者和被视为外来之人的非理性恐惧及仇恨」。 这样的恐惧在紧张氛围升高的时候,很容易遭到利用。

李漪莲着有《美国人的美国:美国仇外史》(America for Americans: A History of Xenophobia in the United States)一书,她表示:「无论是否遇到传染病大流行、是处于和平还是战乱时期、经济情势是好是坏、有没有移民潮,人们都常将移民视为『外来者』,并且当成代罪羔羊。 」

甚至有许多疾病是用地理区域或种族命名,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15年提出新的疾病命名准则,表明应停止这样的做法。 1918年的H1N1病毒曾造成全球约5000万人死亡,当时被称为「西班牙流感」;2009年爆发的流感则被称为「墨西哥猪流感」。 当然,也有许多人将这次的COVID-19称为「中国病毒」或「武汉肺炎」。

「每当有流行病爆发,人们都需要找个代罪羔羊。 」哈佛大学讲师、同时也是麻省总医院跨文化学生情绪健康中心(Center for Cross-Cultural Student Emotional Wellness)教职员的约瑟芬. 金(Josephine Kim)表示:「我们藉由这种方式将自己和疾病区隔开来,让自己觉得『我们才不是那样』。 」

查看自己的行为

尽管大多数父母都试着反对种族歧视、做孩子的榜样,但有时还是会发生意料之外的情况,而且出现这类行为的还可能是自己的小孩。 父母首先该注意什么呢? 答案是:自己的行为。

最近,我在哈佛念书时的同学传了一部影片给我,内容是说联邦调查局(FBI)已逮捕一名教授,他被控受雇于武汉某间研究室。 我看着影片字幕,一不小心就在孩子面前脱口念出「新型冠状病毒是中国策划的生化攻击」。 但事实上,那部影片是将真实的新闻与错误的字幕巧妙地剪辑在一起。 我向孩子说明这是不实影片,也提醒我同学这件事情。 她跟我道歉,说她在一时焦虑之下没有查证影片来源,也说会收回这项错误信息。

然而,谁知道有多少父母在没意识到影片内容不正确的情况之下做了相同的事情,并且在无意之中将错误信息传递给孩子。 「要记得孩子正看着我们,」金表示:「想想你在目睹别人遭受歧视时做了什麽、或是没做什么。 家里没有外人的时候,你曾经随口说出哪些针对他人的评论? 」

无论父母多么谨慎小心,孩子都可能从各种媒体上学到种族歧视的行为,甚至可能是细微而不易察觉的歧视。 父母应该先检查孩子观看的内容(无论是电视节目或社群媒体),并与孩子讨论他们看到了什么。

「可以针对孩子看到或读到的内容,用适龄的方式进行开放式讨论。 」在维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执业的小儿科医师哈妮塔. 吴唐(Hanita Oh-Tan)说:「问问孩子,这给你什麽感觉? 你觉得当事人会有什么感受? 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你或你认识的人身上,你会怎么做? 你有什么问题想问我? 」

雷妮. 田岛-佩尼亚(Renee Tajima-Peña)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亚美研究中心教授,也是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公司(PBS)纪录片《华裔美国人》(Asian Americans)的制作人,她建议父母可以为孩子选择一些以亚洲人为主角,而且「角色鲜活立体,能获得观众认同」的玩具、电玩、电视节目和电影。 父母也可以向孩子指出不明显的种族歧视,例如肤色较深的反派角色,还有英文讲得很差的亚裔角色。 基本上,就是要让孩子明白亚裔人士与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同。

让孩子了解什么是偏见

如果孩子因为COVID-19疫情得到某些刻板印象和错误认知,父母可能会遇到一些不太舒服的问题,常见的问题有「是不是所有华人都有新冠病毒? 」或是「为什么某某某不喜欢华人? 」这时候,诚实地回答他们的问题很重要。

首先,父母可以告诉孩子真实的信息。新泽西州有位小学四年级的男孩对同学说,因为他是华人,所以他一定有新冠病毒;老师得知此事之后,带着学生一起讨论什么是病毒、疫苗如何发挥作用、歧视是什么,也让他们知道并没有证据显示种族跟传染疾病有关。 父母也可以像这样与孩子诚实对话,以新闻报道为题材,讨论刻板印象与歧视。 「如果小孩不知道刻板印象和歧视的存在,当他们自己或朋友遇到任何程度的仇恨行为时,他们就不会知道该怎么处理。 」欧唐说道。

告诉孩子事实,也是在帮他们区分真相与谎言。 虽然这在疫情期间可能并不容易,但可以要孩子想想某件事情是不是被归咎给某个族群。 「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危险讯号,该找大人谈谈。 」金表示:「如果有人被视为低别人一等,那就是不公平。 儿童很早就有公平的概念,我们可以运用孩子对于公平的敏锐度,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

如果孩子对他们目睹的种族歧视行为感到不解,可以开导孩子,告诉他们对方可能有什么感受。 「也许对方的父母因为这次的疫情感到很生气、忧虑,」儿童治疗师伊奈佐津纪(Satsuki Ina,音译)说道;她专长治疗集体创伤,尤其是种族歧视。 「可以告诉孩子,COVID-19让许多人很不好受,他们想找个责怪的对象。 然后帮助孩子为这种情形准备适当的回应:你可以说什么话或做什么事情,好让自己感觉坚强一点? 」

帮助孩子把每个人当做个体看待,而不是将整个族群视为一体。 她举例说明,假设孩子针对亚裔同学汤米说出了种族歧视的言论,「你可以问孩子:『你为什么对汤米这么不高兴? 汤米做了什么让你难过吗? 」伊奈说道;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日裔美国人集中营里出生的。 「当你厘清自己是针对对方个人,就不会再以偏概全,而以偏概全就是种族歧视最常有的情况。 」

这个做法也可以让孩子了解种族歧视言论会让一个人多么受伤。 加州一位七岁女童面对伤人的言论,选择以写信来回应:「有人说,他不喜欢中国和华人。 这让我很难过,因为我是华人...... 当你说你不喜欢华人的时候,就等于在说你不喜欢我。 病毒并不是我带来的。 」和孩子讨论感受,可以让他们明白有些言论是错误的;无论是直接让孩子看看这类想法、请他们想想受到歧视攻击的人有什么感受并描述出来,或是让他们写下自己如果是当事人会有什么感觉,效果都不错。

疫情应该会随着时间逐渐趋缓,或许相关的仇恨亚裔事件也会跟着稍微平息,但仇外情绪无所不在,因此父母一定要教导孩子如何对抗这样的心态。 「这个问题应该尽早处理,」田岛-佩尼亚表示,「仇恨会成倍增长,之后想要消除会非常困难。 」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