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崖溶洞夏河人下颌骨化石研究揭示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

白石崖溶洞夏河人下颌骨化石研究揭示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

白石崖溶洞夏河人下颌骨化石研究揭示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

白石崖溶洞夏河人下颌骨化石研究揭示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

白石崖溶洞夏河人下颌骨化石研究揭示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

白石崖溶洞夏河人下颌骨化石研究揭示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

白石崖溶洞夏河人下颌骨化石研究揭示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丹尼索瓦人,遗传特征研究深入,是新发现的一支古老型人类(1-4),与曾广泛分布在欧洲的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5, 6),对现代大洋洲、东亚、南亚和美洲原住人群有遗传贡献(2, 7, 8),是国际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 

此前,兰州大学和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带领的研究团队报道了发现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白石崖溶洞的夏河人下颌骨化石的研究成果,利用古蛋白分析方法鉴定其为丹尼索瓦人,利用铀系测年方法将其年龄确定为距今至少16万年。然而,因为夏河人化石鉴定为丹尼索瓦人主要依据古蛋白中的一个氨基酸变化,并且化石缺乏埋藏地层和共存考古遗存信息,因此,该化石尽管极大地推动了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和丹尼索瓦人的研究,但其所揭露的这支分布在青藏高原上的丹尼索瓦人的信息却也非常有限,比如对其时空分布、遗传特征和文化内涵等所知甚少。 

为全面了解夏河人下颌骨所代表人群在青藏高原生活的情况,自2010年开始,由现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陈发虎院士带领的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既已在白石崖溶洞及其所在甘加盆地开展考古调查和研究工作。2018年,由团队骨干张东菊教授带领的以兰州大学研究生为主的环境考古团队,对白石崖溶洞遗址进行首次考古发掘,并邀请国内外多个研究团队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 

经过多年的努力,兰州大学主导的研究团队在白石崖溶洞的研究获得重大研究成果,发现白石崖溶洞遗址保存有丰富的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古人类活动遗存,成功获取丹尼索瓦洞以外的首个丹尼索瓦人线粒体基因序列,揭示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2020年10月30日凌晨两点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正式在线。 

研究团队的发掘和研究工作显示,该遗址保存有连续的旧石器文化层和丰富的旧石器考古遗存,包括大量的石制品和骨骼遗存。沉积物的多指标分析显示,地层堆积主要为原生堆积,考古遗存未经过明显扰动。洞穴沉积物一般来源和搬运较为复杂,准确测年较为困难。研究团队在第1-6层选择了14件动物骨骼AMS14C测年,发现第4-6层的骨骼已经超出14C测年上限。同时,在第2-10层采集了12个光释光样品。结合AMS14C和光释光测年结果,建立贝叶斯年龄模型,为遗址建立了距今~19-~3万年的可靠年龄框架。 

沉积物DNA分析是一种新兴的古DNA分析技术,考古遗址沉积物可追踪相关遗址DNA保存状况及可能存在的远古人类,弥补了人类化石一般可遇而不可求的缺憾,极大地扩大了研究对象,打开了研究旧石器考古遗址人群演化的新窗口。这项新技术的强大之处在白石崖溶洞遗址沉积物的古DNA分析研究中得到了印证。遗址发掘前,研究团队邀请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员一起开展沉积物DNA分析研究,张东菊教授与付巧妹研究员一起制定了古DNA分析沉积物样品的采样计划,确保样品采集和运送过程中不会受到现代人类的污染。为了把目标DNA从海量环境微生物DNA中识别、分离出来,付巧妹研究员团队通过高效的古DNA捕获技术尝试钓取35个样品的242种哺乳动物和人类的线粒体DNA,并使远古人类的DNA得以富集。 

这些古DNA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数万年前的世界的大门。分析显示,沉积物中的动物古DNA,包括犀牛、鬣狗等灭绝动物,与遗址发现的动物骨骼遗存一致。这是迄今为止首次在夏河县区域发现它们的存在,拓宽了我们对这些灭绝动物栖息范围的认知。 

更激动人心的是,付巧妹研究员团队通过54个不同现代人、23个尼安德特人、4个丹尼索瓦人和一个40万年前古人类Sima个体的线粒体基因组,甄别出分属于现代人、尼安德特人及丹尼索瓦人等各自支系特有的突变,在此基础上,明确了白石崖洞的四个地层里有已灭绝的古人类——丹尼索瓦人——的线粒体DNA。通过分析,除了极少数样品,大部分地层取样都没有受到当今现代人DNA的污染,这显示出研究团队在发掘之前制定严格并完备的取样计划以避免污染的重要性。 

此外,特有遗传突变等多种计算显示,土壤沉积物的样品存在多个个体的DNA,也就无法通过叶端定年(tip dating)计算相关样品的年代。因此,只能根据地层测年结果对样本年代进行推测。据估计,其中三个地层的丹尼索瓦人DNA主要出现于距今3-5万年(地层2和3)和距今6-7万年(地层4)前后。通过线粒体DNA系统发育树分析,这些地层(2,3,4)里的古人类DNA与来自俄罗斯阿尔泰山脉丹尼索瓦洞穴的晚期丹尼索瓦人(Denisova 3和Denisova 4)有最紧密的遗传联系。这也引出了一个引人遐思的问题:在3、4万年前,当现代人抵达青藏高原时,这些白石崖溶洞的丹尼索瓦人是不是也还活着呢?相反的,光释光测年约10万年前的地层中(地层7)的丹尼索瓦人线粒体DNA分析结果显示,他们在更早的时候就与晚期丹尼索瓦人分离开来了。这是首次在丹尼索瓦洞穴之外的地方发现丹尼索瓦人,是支撑丹尼索瓦人分布广泛的一个有力证据。以上结果在与古DNA领域泰斗——马普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Svante Paabo教授团队讨论时得到了认可。 

综合夏河下颌骨化石和白石崖溶洞的最新研究结果来看,丹尼索瓦人自倒数第二次冰期至末次冰期都生活在青藏高原,并且与阿尔泰山脉地区的晚期丹尼索瓦人有最紧密的遗传联系,进一步证实丹尼索瓦人曾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东侧。 

白石崖溶洞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白石崖溶洞遗址的丹尼索瓦人活动提供了可靠的地层学、考古学、年代学和遗传学证据,为进一步理解丹尼索瓦人的时空分布、遗传特征、文化特征、环境适应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并且对重建青藏高原古人类活动历史和厘清东亚古人类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此项成果是在中国考古遗址沉积物中提取古人类DNA的第一个成功案例。 

本文第一和通讯作者为兰州大学教授、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特聘客座研究员张东菊,最后通讯作者为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员,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李波副教授和德国马普实验室进化人类学研究所Svante Paabo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J. Krause et al.,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DNA genome of an unknown hominin from southern Siberia. Nature 464, 894-897 (2010). 

2.D. Reich et al., Genetic history of an archaic hominin group from Denisova Cave in Siberia. Nature 468, 1053-1060 (2010). 

3.S. Sawyer et al., Nuclear and mitochondrial DNA sequences from two Denisovan individuals. 112, 15696-15700 (2015). 

4.V. Slon et al., A fourth Denisovan individual. 3,  (2017). 

5.K. Prufer et al., The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 of a Neanderthal from the Altai Mountains. Nature 505, 43-49 (2014). 

6.K. Prüfer et al., A high-coverage Neandertal genome from Vindija Cave in Croatia. Science 358, 655-658 (2017). 

7.P. Skoglund, M. Jakobsson, Archaic human ancestry in East Asia. 108, 18301-18306 (2011). 

8.S. R. Browning, B. L. Browning, Y. Zhou, S. Tucci, J. M. Akey, Analysis of Human Sequence Data Reveals Two Pulses of Archaic Denisovan Admixture. Cell 173, 53-61 (2018). 

论文原文: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70/6516/584

相关报道:寻“土”识踪:高原上的来客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中国科学报(丁佳):尼安德特人这几个字虽然拗口,但由于挂着“欧洲人的祖先”的名号,早早就被写进了中学生的生物课本。然而其实他们还有一支“姐妹群”,虽然对现代大洋洲、东亚、南亚和美洲的原住人群都有遗传贡献,却一直不为人所知。

丹尼索瓦人是新发现的一支古老型人类,人骨化石发现较少,但遗传特征研究深入,是古人类学界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10月30日,《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研究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他们成功获取了丹尼索瓦洞以外的首个丹尼索瓦人线粒体基因序列,最终揭示丹尼索瓦人成功适应了高寒缺氧的环境,在晚更新世就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

神秘的下颌骨

2019年,兰州大学和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带领的研究团队报道了发现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白石崖溶洞的夏河人下颌骨化石的研究成果,利用古蛋白分析方法鉴定其为丹尼索瓦人,利用铀系测年方法将其年龄确定为距今至少16万年,该成果在《自然》杂志上发表。

揭示夏河人下颌骨化石为丹尼索瓦洞以外发现的第一件丹尼索瓦人化石,白石崖溶洞遗址是青藏高原上最早的考古遗址,将丹尼索瓦人的空间分布首次从西伯利亚地区扩展至青藏高原,是丹尼索瓦人研究和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研究的双重重大突破。

但因为夏河人化石鉴定为丹尼索瓦人主要依据的是古蛋白中的一个氨基酸,并且化石缺乏埋藏地层和共存考古遗存信息,因此,该化石尽管极大地推动了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和丹尼索瓦人的研究,但其所揭露的这支分布在青藏高原上的丹尼索瓦人的信息却也非常有限,比如我们对其时空分布、遗传特征和文化内涵等所知甚少。

为全面了解夏河人下颌骨所代表人群在青藏高原生活的情况,自2010年开始,由现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院士陈发虎带领的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又一次深入高原,展开了更进一步的调查。

沉积物里“抽丝剥茧”

2018年,兰州大学教授、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特聘客座研究员张东菊带领团队,对白石崖溶洞遗址进行了首次考古发掘,并邀请国内外多个研究团队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

他们发现,白石崖溶洞遗址保存有丰富的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古人类活动遗存,包括连续的旧石器文化层和丰富的旧石器考古遗存,大量的石制品和骨骼遗存等。

张东菊介绍,这些石制品的打制技术以简单石核石片技术为主,有较多的刮削器等工具。骨骼遗存大多较为破碎,有人工砍砸和火烧痕迹,初步分析显示,上部文化层以羚羊、狐狸、旱獭等中小型动物为主,下部文化层则以犀牛、野牛、鬣狗等大中型动物为主。

科研人员对洞穴沉积物进行了同位素和光释光测年分析,最终确定该遗址的可靠年龄是距今约19~3万年。

在这些沉积物中,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等人运用一种新兴的古DNA分析技术——沉积物DNA技术,试图在其中寻找可能的古人类痕迹。

“我们通过实验,尝试捕获钓取242个哺乳动物和人类的线粒体DNA。”付巧妹说,分析显示,沉积物中的动物古DNA,包括犀牛、鬣狗等灭绝动物,这与遗址发现的动物骨骼一致。他们还成功获得了古人类的线粒体DNA,进一步分析显示其为丹尼索瓦人DNA。

结合地层测年结果,他们发现丹尼索瓦人DNA主要出现于距今10万年和距今6万年前后,可能晚至距今4.5万年,这说明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就长期生活在该洞穴。

克服了“高反”的丹尼索瓦人

有趣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白石崖溶洞遗址6万年前的丹尼索瓦人DNA与来自俄罗斯阿尔泰山脉丹尼索瓦洞穴的晚期丹尼索瓦人有着最紧密的遗传联系。

“生活在青藏高原,又与俄罗斯‘亲戚’关系密切,这一切都说明,丹尼索瓦人那时可能适应高寒缺氧环境,也进一步证实丹尼索瓦人曾广泛地分布于欧亚大陆东侧。”付巧妹说。

白石崖溶洞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白石崖溶洞遗址的丹尼索瓦人活动提供了可靠的地层学、考古学、年代学和分子学证据,为进一步理解丹尼索瓦人的时空分布、遗传特征、文化特征、环境适应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并且对重建青藏高原古人类活动历史和厘清东亚古人类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利用了国际最先进的古DNA分析和光释光测年技术,邀请多家国内外研究团队紧密合作共同完成,是在中国考古遗址沉积物中提取古人类DNA的第一个成功案例,是青藏高原第二次综合科学考察的一项重大成果,更是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成果。

相关报道:白石崖溶洞遗址发现晚更新世丹尼索瓦人DNA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中国日报10月30日电(记者 张之豪):丹尼索瓦人,人骨化石发现较少,但遗传特征研究深入,是新发现的一支古老型人类(1-4),与曾广泛分布在欧洲的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5, 6),对现代大洋洲、东亚、南亚和美洲原住人群有遗传贡献(2, 7, 8),是国际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

2019年,兰州大学和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带领的研究团队报道了发现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白石崖溶洞的夏河人下颌骨化石的研究成果,利用古蛋白分析方法鉴定其为丹尼索瓦人,利用铀系测年方法将其年龄确定为距今至少16万年。此项研究,揭示夏河人下颌骨化石为丹尼索瓦洞以外发现的第一件丹尼索瓦人化石,白石崖溶洞遗址是青藏高原上最早的考古遗址,将丹尼索瓦人的空间分布首次从西伯利亚地区扩展至青藏高原,是丹尼索瓦人研究和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研究的双重重大突破(9)。此项研究成果于2019年发表在同为国际顶级学术刊物的Nature杂志上,在国际国内古人类学界和考古学界引起轰动,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广泛肯定和支持,并入选教育部“2019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科技部“2019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Science杂志评选的“2019年度十大科学突破”、Archaeology杂志评选的“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Science News杂志评选的“2019年度世界十大科技新闻”等。

然而,因为夏河人化石鉴定为丹尼索瓦人主要依据古蛋白中的一个氨基酸,并且化石缺乏埋藏地层和共存考古遗存信息,因此,该化石尽管极大地推动了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和丹尼索瓦人的研究,但其所揭露的这支分布在青藏高原上的丹尼索瓦人的信息却也非常有限,比如我们对其时空分布、遗传特征和文化内涵等所知甚少。

为全面了解夏河人下颌骨所代表人群在青藏高原生活的情况,自2010年开始,由现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陈发虎院士带领的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即已在白石崖溶洞及其所在甘加盆地开展考古调查和研究工作。2018年,由团队骨干张东菊教授带领的以兰州大学研究生为主的环境考古团队,对白石崖溶洞遗址进行首次考古发掘,并邀请国内外多个研究团队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

经过多年的努力,兰州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在白石崖溶洞的研究获得重大研究成果,发现白石崖溶洞遗址保存有丰富的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古人类活动遗存,成功获取丹尼索瓦洞以外的首个丹尼索瓦人线粒体基因序列,揭示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相关研究成果,将于北京时间2020年10月30日凌晨两点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正式在线。

兰州大学研究团队的发掘和研究工作显示,该遗址保存有连续的旧石器文化层和丰富的旧石器考古遗存,包括大量的石制品和骨骼遗存。石制品主要由采自洞前河谷的角页岩和变质石英砂岩砾石打制而成,打制技术以简单石核石片技术为主,有较多的刮削器等工具。骨骼遗存多较破碎,有人工砍砸和火烧痕迹,初步分析显示,上部文化层以羚羊、狐狸、旱獭等中小型动物为主,下部文化层则以犀牛、野牛、鬣狗等大中型动物为主。沉积物的多指标分析显示,地层堆积主要为原生堆积,考古遗存未经过明显扰动。

洞穴沉积物一般来源和搬运较为复杂,准确测年较为困难。研究团队在第1-6层选择了14件动物骨骼在兰州大学、北京大学和牛津大学进行AMS14C测年,发现第4-6层的骨骼已经超出14C测年上限。同时,我们在第2-10层采集了12个光释光样品,邀请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李波副教授共同开展单颗粒光释光测年分析,共提取了30000多个长石和石英颗粒进行单颗粒光释光测年。结合AMS14C和光释光测年结果,建立贝叶斯年龄模型,为遗址建立了距今~19-~3万年的可靠年龄框架。

沉积物DNA是一种新兴的古DNA分析技术,考古遗址沉积物可追踪相关遗址DNA保存状况及可能存在的人类,弥补了人类化石一般可遇而不可求的缺憾,极大的扩大了研究对象,打开了研究旧石器考古遗址人群演化的新窗口。遗址发掘前,研究团队邀请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员一起开展沉积物DNA分析,张东菊教授与付巧妹研究员一起制定了古DNA分析沉积物样品的采样计划,确保样品采集和运送过程中不会受到现代人类的污染。付巧妹研究员团队通过实验捕获钓取了242个哺乳动物和人类的线粒体DNA,分析显示,沉积物中的动物古DNA,包括犀牛、鬣狗等灭绝动物,与遗址发现的动物骨骼遗存一致。并同时成功获得了古人类线粒体DNA,进一步分析显示其为丹尼索瓦人DNA。结合地层测年结果,发现丹尼索瓦人DNA主要出现于距今10万年和距今6万年前后,可能晚至距今4.5万年,显示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长期生活在该洞穴。更有趣的是,白石崖溶洞遗址6万年前的丹尼索瓦人DNA与来自俄罗斯阿尔泰山脉丹尼索瓦洞穴的晚期丹尼索瓦人(Denisova 3和Denisova 4)有最紧密的遗传联系。相反的,白石崖溶洞遗址光释光测年约10万年前的丹尼索瓦人DNA则更早的与晚期的丹尼索瓦人分离开来。以上结果在与古DNA领域泰斗——马普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Svante Pääbo教授团队讨论时得到了认可。

综合夏河下颌骨化石和白石崖溶洞的最新研究结果来看,丹尼索瓦人自倒数第二次冰期至末次冰期都生活在青藏高原,并且与阿尔泰山地区的晚期丹尼索瓦人有最紧密的遗传联系,不仅说明其已对高寒缺氧环境成功适应,而且进一步证实丹尼索瓦人曾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东侧。

白石崖溶洞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白石崖溶洞遗址的丹尼索瓦人活动提供了可靠的地层学、考古学、年代学和分子学证据,为进一步理解丹尼索瓦人的时空分布、遗传特征、文化特征、环境适应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并且对重建青藏高原古人类活动历史和厘清东亚古人类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此项成果,由兰州大学主导,利用国际最先进的古DNA分析和光释光测年技术,邀请多家国内外研究团队紧密合作共同完成,是在中国考古遗址沉积物中提取古人类DNA的第一个成功案例。该成果是国家第二次综合科学考察项目的一项重大成果,也是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成果。此前,陈发虎院士领导的团队已经在农业人群定居青藏高原研究方面获得重要成果(10, 11),该团队后续的研究将为进一步揭示青藏高原早期人类历史,特别是青藏高原丹尼索瓦人的体质、遗传和文化等特征等,提供更多科学证据和信息。

本文第一和通讯作者为兰州大学教授、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特聘客座研究员张东菊,最后通讯作者为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员,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李波副教授和德国马普实验室进化人类学研究所Svante Pääbo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相关报道:《科学》凌晨发文:重大考古重大发现!古人类DNA证实,丹尼索瓦人曾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文汇网(许琦敏):丹尼索瓦人,一支对现代大洋洲、东亚、南亚和美洲原住人群有遗传贡献的古老型人类,其遗传特征的神秘面纱正在被揭开。

今天凌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来自中国考古界的一项重大研究成果,科学家在青藏高原白石崖溶洞遗址所保存的丰富的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人类活动遗存中,成功获取丹尼索瓦洞以外的首个丹尼索瓦人线粒体基因序列,揭示了丹尼索瓦人在距今约10万年至6万年前,甚至有可能到4.5万年间,曾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

丹尼索瓦人是生活在上一个冰河时代的人类种群,与曾经广泛分布在欧洲的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它首次被发现于西伯利亚的一个洞穴内。科学家通过分析从化石中提取的DNA,证明了丹尼索瓦人的存在。这一发现入选《科学》杂志2012年度的十大科学突破。

2019年,兰州大学和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带领的研究团队报道了发现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白石崖溶洞的夏河人下颌骨化石的研究成果,利用古蛋白分析方法鉴定其为丹尼索瓦人,并确定其距今至少16万年。这是丹尼索瓦洞以外发现的第一件丹尼索瓦人化石,首次将丹尼索瓦人的空间分布从西伯利亚地区扩展至青藏高原。

为全面了解夏河人下颌骨所代表人群在青藏高原生活的情况,自2010年开始,由现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陈发虎院士带领的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即已在白石崖溶洞及其所在甘加盆地开展考古调查和研究工作。2018年,由团队骨干张东菊教授带领的环境考古团队,对白石崖溶洞遗址进行首次考古发掘,并邀请国内外多个研究团队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

相关挖掘和研究工作显示,该遗址保存有连续的旧石器文化层和丰富的旧石器考古遗存,包括大量的石制品和骨骼遗存。研究团队在不同沉积物层面提取了大量样品,通过AMS14C测年、单颗粒光释光测年分析等,建立贝叶斯年龄模型,为遗址建立了距今19万年至3万年的可靠年龄框架。

沉积物DNA是一种新兴的古DNA分析技术,考古遗址沉积物可追踪相关遗址DNA保存状况及可能存在的人类,弥补了人类化石一般可遇而不可求的缺憾,打开了研究旧石器考古遗址人群演化的新窗口。

遗址发掘前,研究团队邀请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员一起开展沉积物DNA分析。付巧妹团队通过实验捕获,钓取了242个哺乳动物和人类的线粒体DNA。科学家成功获得了古人类线粒体DNA,并通过分析确定其为丹尼索瓦人DNA。

结合地层测年结果,发现丹尼索瓦人DNA主要出现于距今10万年和距今6万年前后,可能晚至距今4.5万年,显示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长期生活在该洞穴。

更有趣的是,白石崖溶洞遗址6万年前的丹尼索瓦人DNA与来自俄罗斯阿尔泰山脉丹尼索瓦洞穴的晚期丹尼索瓦人有最紧密的遗传联系。相反的,白石崖溶洞遗址光释光测年约10万年前的丹尼索瓦人DNA则更早的与晚期的丹尼索瓦人分离开来。

综合夏河下颌骨化石和白石崖溶洞的最新研究结果来看,丹尼索瓦人自倒数第二次冰期至末次冰期都生活在青藏高原,并且与阿尔泰山地区的晚期丹尼索瓦人有最紧密的遗传联系,不仅说明其已对高寒缺氧环境成功适应,而且进一步证实丹尼索瓦人曾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东侧。

该成果是在中国考古遗址沉积物中提取古人类DNA的第一个成功案例,是国家第二次综合科学考察项目的一项重大成果,也是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成果。

相关报道:溶洞遗址发现16万年前古人类化石!那时他们已来到青藏高原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航):丹尼索瓦人,一个生活在上一个冰河时代的古人类种群。他们曾是东北亚地区的居民,最终于2至3万年前消失在西伯利亚。2019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兰州大学的科学家宣布,在甘肃省夏河县境内的白石崖溶洞发现丹尼索瓦人。如今,科学家借助先进技术,发现溶洞遗址土壤沉积物中内晚更新世时期丹尼索瓦人的DNA,证明其曾经长期在青藏高原地区生活。该成果于北京时间30日凌晨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科学》。

白石崖溶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这里,偌大的草原齐齐地被裁割下来,分成上下两层,层与层之间形成陡峭石崖。2019年6月,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和兰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发布研究成果:在这里的一处溶洞遗址发现了一种古人类的下颌骨化石,通过古蛋白分析方法鉴定,确认属于丹尼索瓦人下颌骨,利用铀系测年方法确定,其距今至少16万年。

这是科学家首次在西伯利亚以外地区发现丹尼索瓦人化石,将丹尼索瓦人的空间分布首次从西伯利亚地区扩展至青藏高原。但是,由于化石缺乏埋藏地层和共存考古遗存信息,科学家对丹尼索瓦人的时空分布、遗传特征和文化内涵等所知甚少。为此,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兰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对白石崖溶洞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并邀请国内外多个研究团队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科学家发现,遗址保存有连续的旧石器文化层和丰富的旧石器考古遗存,包括大量的石制品和骨骼遗存。

研究团队邀请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一起开展遗址沉积物DNA分析,付巧妹团队通过实验捕获钓取了242个哺乳动物和人类的线粒体DNA,分析显示,沉积物中的犀牛、鬣狗等动物DNA,与遗址发现的动物骨骼遗存一致,并同时成功获得了古人类线粒体DNA,进一步分析显示其为丹尼索瓦人DNA。结合地层测年结果,发现遗址内的丹尼索瓦人DNA主要出现于距今10万年至距今6万年前后,最晚可能距今4.5万年。

科学家还发现,白石崖溶洞遗址内距今6万年前丹尼索瓦人的DNA与来自俄罗斯阿尔泰山脉丹尼索瓦洞穴的晚期丹尼索瓦人有紧密的遗传联系。这说明丹尼索瓦人已成功适应青藏高原的高寒缺氧环境,并且曾广泛生活于欧亚大陆东侧地区。

此项成果是中国考古遗址沉积物中提取古人类DNA的第一个成功案例,也是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对重建青藏高原古人类活动历史和厘清东亚古人类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报道:青藏高原发现丹尼索瓦人化石 证明16万年前古人类曾在此活动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总台央视记者 张昕):国家文物局今天(10月30日)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甘肃夏河白石崖溶洞遗址、青海都兰热水2018血渭一号墓等2项重要考古成果。

会议聚焦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重要考古发现。白石崖溶洞遗址早年出土一枚古人类下颌骨化石,经体质人类学、古蛋白和铀系测年技术分析,确认为距今约16万年前的丹尼索瓦人化石。

2018年至2019年发掘期间,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积极开展多学科合作研究,综合利用AMS14C和单颗粒光释光测年技术为遗址建立了距今约19—3万年的可靠年代框架,利用新兴的沉积物DNA分析技术成功获取大量丹尼索瓦人线粒体DNA,研究发现丹尼索瓦人DNA主要出现于距今10万年和距今6万年前后,其中距今6万年左右的丹尼索瓦人DNA与南西伯利亚丹尼索瓦洞的晚期丹尼索瓦人有最紧密的遗传联系,距今10万年左右的丹尼索瓦人DNA则较早的与晚期的丹尼索瓦人分离开来,揭示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长期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东侧,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上。

白石崖溶洞遗址是目前东亚第一个发现丹尼索瓦人化石和丹尼索瓦人DNA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是青藏高原史前考古的重大进展,更是国际上丹尼索瓦人研究的重大突破。白石崖溶洞遗址的发掘和研究,为探索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的扩散和高海拔环境适应、丹尼索瓦人及东亚古人类演化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青海都兰热水2018血渭一号墓是一座唐(吐蕃)时期的高级贵族墓葬。地表尚保留茔墙、祭祀建筑、封土和回廊等墓园建筑,地下部分由墓道、照墙、甬道、墓门、墓圹、墓室组成,墓道内发现长条形殉马坑,殉葬6匹4至6岁的公马。墓圹填土中发现殉人和殉牲坑,殉牲坑内出土牛、羊、羚羊、岩羊、牦牛等动物骨骼,底层放置有一把木鞘铁剑。墓室由1个主墓、4个侧室组成,主室东西长6.8米、南北宽4.25米,四壁石砌,顶部平铺棚木,内壁绘有壁画,主室设有东西向红砂岩棺床,棺木上均有彩绘和贴金,主室内出土人骨,初步判定分属两个个体。

4个侧室位于主室的南北两侧,与主室间以过道相连,过道内设有木门,侧室东西长3.4米、南北宽2.4米,北部一座侧室内发现有木床。墓内出土金银器、铜器、铁器、漆木器、皮革、玉石器、玻璃器及纺织品等各类文物1000余件,2018血渭一号墓是热水墓群考古发现结构最为完整、复杂的高等级墓葬,该墓的发掘对研究唐(吐蕃)时期热水地区的葬制葬俗及唐帝国与少数民族关系史、丝绸之路交通史、物质文化交流史等相关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关注中国境内人类起源、文明起源、中华文明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等关键领域,此次通报的两项重要发现涉及到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是早期人类迁徙和历史时期民族交流的重要通道,国家文物局将持续推动该地区的考古工作,支持考古单位及相关科研机构开展多学科合作,不断深化中国境内人类起源与演变、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等重要课题研究。

相关报道:两项考古新成果实证早期人类起源衍变与民族融合交流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中国文物报(记者 李瑞):10月30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了甘肃夏河白石崖溶洞遗址、青海都兰热水2018血渭一号墓等两项重要考古新成果。

两项重要考古新成果从古人类下颌骨化石、石制品、壁画彩棺、丝织品等丰富考古遗存,实证了早期人类迁徙和历史时期民族交流,对研究中国境内人类起源与衍变、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提供了实物资料。

甘肃夏河白石崖溶洞遗址

发现丹尼索瓦人化石和DNA 青藏高原史前考古研究的重大突破

白石崖溶洞遗址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甘加乡,20世纪80年代,修行僧侣曾在洞内捡得古人类下颌骨化石,从而该洞穴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

2010年开始,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对该洞穴及其所在甘加盆地开展了多次野外考察和研究。2016年,研究人员在洞穴内首次发现打制石器,确定该洞穴保存有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从2016年开始,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申请对该洞穴进行考古发掘,在国家文物局和当地政府与文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对该洞穴遗址进行了两次主动性考古发掘。
近十年的研究,考古研究人员逐步揭露了白石崖溶洞遗址在古人类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遗址发掘工作显示,白石崖溶洞遗址保存有丰富的考古遗存,以大量的石制品和动物骨骼为主。石制品主要由采自洞前的河床砾石打制而成,打制方法以简单石核石片技术为主,石制品类型主要包括石核、石片、工具和断块。动物骨骼较为破碎,初步鉴定结果显示,上部地层以羚羊、狐狸、旱獭等中小型动物为主,而下部地层则以犀牛、野牛、鬣狗等大中型动物为主。多件动物骨骼有火烧、敲击和切割痕迹,包括食肉类动物骨骼。综合分析显示,古人类曾长期在白石崖溶洞遗址生活。

针对白石崖溶洞遗址早年出土的古人类下颌骨化石进行体质人类学、古蛋白和铀系测年分析研究,确定古人类下颌骨化石为距今至少16万年前,遗址已发掘地层形成于距今约19至3万年前,显示白石崖溶洞遗址是青藏高原上目前已知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考古遗址,也是阿尔泰山地区丹尼索瓦洞以外首次发现丹尼索瓦人化石的遗址,对深入研究青藏高原人类历史和人类对高海拔环境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体质人类学和古DNA分析揭示,古人类下颌骨化石为丹尼索瓦人,遗址文化层土壤沉积物中保存有丹尼索瓦人DNA,丹尼索瓦人在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其中晚更新世的丹尼索瓦人与丹尼索瓦洞的晚期丹尼索瓦人有最紧密的遗传关系,大大推动了丹尼索瓦人的体质形态、遗传特征、行为特征、时空分布、迁移扩散和环境适应等研究,对厘清人类演化的总体脉络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多学科合作是获得白石崖溶洞遗址研究成果的关键,代表了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有利于带动和推动中国考古遗址的综合研究实力。

据介绍,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多学科合作是获得白石崖溶洞遗址研究成果的关键,代表了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有利于带动和推动中国考古遗址的综合研究实力。

专家点评:白石崖溶洞丹尼索瓦人的发现,填补了东亚地区直立人和现代人之间古老人群具体种属鉴定的空白,为同期古老型人类化石的种属鉴定提供了关键对比材料,对厘清东亚古人类演化历史和现代人起源问题有重要意义。白石崖溶洞遗址是丹尼索瓦洞以外唯一一个发现丹尼索瓦人化石和丹尼索瓦人DNA的考古遗址,是青藏高原史前考古研究的重大进展,更是国际上丹尼索瓦人研究的重大突破。白石崖溶洞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对理解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的扩散及其高海拔环境适应、丹尼索瓦人及东亚古人类演化等问题有重要意义。

青海都兰热水2018血渭一号墓

壁画彩棺、金器、丝织物为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提供佐证

热水墓群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察汗乌苏河南北两岸。2018年3·15热水墓群被盗案件侦破缴获大量文物。为做好热水墓群考古和保护工作,2019年国家文物局、青海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积极推进热水墓群国家考古研究基地建设并签署框架协议。在国家文物局和青海省人民政府支持下,2018年至202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2018年被盗的血渭一号墓进行发掘。经发掘确认,2018血渭一号墓为木石结构多室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体系清晰,主墓室内有壁画、彩绘木棺,为青藏高原壁画、彩绘木棺的研究提供重要资料。2018血渭一号墓由地上和地下两部分组成。地上为墓园建筑,平面呈方形,由茔墙、祭祀建筑,以及封土和回廊等部分组成。地下部分由墓道、照墙、甬道、墓门、墓圹、墓室组成。墓道内发现长条形殉马坑,殉葬6匹4至6岁的公马。墓圹填土中发现殉人和殉牲坑,殉牲坑平面呈东西长方形,四壁由土坯垒砌,由三根立柱和一根横梁搭建成空间,顶上平铺有棚木,坑内出土了牛、羊、羚羊、岩羊、牦牛等动物骨骼,底层放置有一把木鞘铁剑。

墓室由1个主墓、4个侧室组成,主室东西长6.8米、南北宽4.25米,四壁石砌,砌石中间平铺有木梁,东西两壁各保存四个木质替木,其中东壁墓门北侧还保存有立柱。主室设有东西向红砂岩棺床,并放置棺椁。棺木上均有彩绘和贴金,主室内绘有壁画,多已剥落,局部保存有白灰地仗和黑红彩。主室内出土人骨,初步判定分属两个个体。主室的南北两侧各有两间侧室,与主室间以过道相连,过道内设有木门,侧室东西长3.4米、南北宽2.4米。侧室间有隔墙,侧室底部有木地栿,四角及各壁中间均有立柱和替木支撑顶部的过梁,北侧室内发现有木床。目前,墓内出土文物共计1000余件。墓道及甬道随葬有大量的绿松石、金箔、金器有镶嵌绿松石的金象、彩绘人形木牌、金包木等,殉马坑内有颈带,系织物与银牌组合,还有大量的黑白石片,共计500余件。主墓室内随葬有金、铜、铁、漆木、皮革、玉石、海螺等。根据墓葬出土的金器、丝织物,结合以往该地区的墓葬出土文物,初步推断该墓的时代在8世纪中期左右,墓葬的规格相当高,可能会到部落首领这个级别。但关于墓主人的身份,由于墓葬中的文化因素较多,目前还是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专家点评:从目前发掘来看,2018血渭一号墓为热水墓群发现的结构最完整、体系最清晰、墓室最复杂的高等级墓葬,是热水墓群墓葬考古研究的重要发现。该墓的发掘为研究唐(吐蕃)时期热水地区的葬制葬俗及唐帝国与少数民族关系史、丝绸之路交通史、物质文化交流史等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关报道:“考古中国”最新进展:青藏高原人类历史揭开神秘面纱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30日讯(记者 成琪):10月30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甘肃夏河白石崖溶洞遗址、青海都兰热水2018血渭一号墓等2项重要考古成果。

白石崖溶洞遗址发现丹尼索瓦人化石

白石崖溶洞遗址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是当地有名的佛教神洞和旅游景点,2010年开始,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对该洞穴及其所在甘加盆地开展了多次野外考察和研究。

经过近十年的研究,逐步揭露了白石崖溶洞遗址在古人类研究中的重要地位。遗址发掘工作显示,白石崖溶洞遗址保存有丰富的考古遗存,以大量的石制品和动物骨骼为主。

初步鉴定结果显示,上部地层以羚羊、狐狸、旱獭等中小型动物为主,而下部地层则以犀牛、野牛、鬣狗等大中型动物为主。多件动物骨骼有火烧、敲击和切割痕迹,包括食肉类动物骨骼。综合分析显示,古人类曾长期在白石崖溶洞遗址生活。

2018年至2019年发掘期间,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积极开展多学科合作研究,综合利用AMS14C和单颗粒光释光测年技术,揭示了白石崖溶洞遗址已发掘地层主要形成于19-3万年的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是青藏高原目前已知年代最早、有可靠埋藏地层、出土丰富考古遗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针对早期在此发现的古人类下颌骨化石,体质人类学和古DNA分析揭示,古人类下颌骨化石为丹尼索瓦人。此外,遗址文化层土壤沉积物中保存有丹尼索瓦人DNA,丹尼索瓦人在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其中晚更新世的丹尼索瓦人与丹尼索瓦洞的晚期丹尼索瓦人有最紧密的遗传关系,这大大推动了丹尼索瓦人的体质形态、遗传特征、行为特征、时空分布、迁移扩散和环境适应等研究,对厘清人类演化的总体脉络有重要意义。

据悉,白石崖溶洞遗址是丹尼索瓦洞以外唯一一个发现丹尼索瓦人化石和丹尼索瓦人DNA的考古遗址,是青藏高原史前考古研究的重大进展,更是国际上丹尼索瓦人研究的重大突破,填补了东亚地区直立人和现代人之间古老人群具体种属鉴定的空白,为同期古老型人类化石的种属鉴定提供了关键对比材料,对厘清东亚古人类演化历史和现代人起源问题有重要意义。

2018血渭一号墓发掘成果丰富

热水墓群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境内,1982年考古发现并得名。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3.15热水墓群被盗事件震动全国。涉案文物达到646件,本次发掘就是针对2018年被盗墓葬进行的,编号为2018血渭一号墓。

青海都兰热水2018血渭一号墓是一座唐(吐蕃)时期的高级贵族墓葬。

地表尚保留茔墙、祭祀建筑、封土和回廊等墓园建筑,地下部分由墓道、照墙、甬道、墓门、墓圹、墓室组成,墓道内发现长条形殉马坑,殉葬6匹4至6岁的公马。墓圹填土中发现殉人和殉牲坑,殉牲坑内出土牛、羊、羚羊、岩羊、牦牛等动物骨骼,底层放置有一把木鞘铁剑。

墓室由1个主墓、4个侧室组成,主室东西长6.8米、南北宽4.25米,四壁石砌,顶部平铺棚木,内壁绘有壁画,主室设有东西向红砂岩棺床,棺木上均有彩绘和贴金,主室内出土人骨,初步判定分属两个个体。4个侧室位于主室的南北两侧,与主室间以过道相连,过道内设有木门,侧室东西长3.4米、南北宽2.4米,北部一座侧室内发现有木床。

墓内出土金银器、铜器、铁器、漆木器、皮革、玉石器、玻璃器及纺织品等各类文物1000余件,2018血渭一号墓是热水墓群考古发现结构最为完整、复杂的高等级墓葬,该墓的发掘对研究唐(吐蕃)时期热水地区的葬制葬俗及唐帝国与少数民族关系史、丝绸之路交通史、物质文化交流史等相关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据悉,根据墓葬出土的金器、丝织物,结合以往该地区的墓葬出土文物,初步推断该墓的时代在8世纪中期左右,墓葬的规格相当高,可能会到部落首领这个级别。关于墓主人的身份,目前还是比较困难,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因为墓葬中的文化因素比较多。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关注中国境内人类起源、文明起源、中华文明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等关键领域,此次通报的两项重要发现涉及到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是早期人类迁徙和历史时期民族交流的重要通道,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表示,将持续推动该地区的考古工作,支持考古单位及相关科研机构开展多学科合作,不断深化中国境内人类起源与衍变、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等重要课题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丹尼索瓦人 更新世 化石 青藏高原 夏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