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迄今发现38处恐龙足迹点 其中3处是晚三叠世化石点

四川盆地迄今发现38处恐龙足迹点 其中3处是晚三叠世化石点

四川盆地迄今发现38处恐龙足迹点 其中3处是晚三叠世化石点

(神秘的地球uux.cn)据红星新闻(记者 袁伟):不久前,一本恐龙研究的专著《四川盆地恐龙足迹》正式出版,该书通过大量资料收集和整理、野外调查和核实,对四川盆地60多年来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整理、总结和分析,特别对数十年来发表在专业期刊上的科研成果进行了汇总和修订。

被称为“中国龙王”的著名恐龙专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董枝明为此书作序,作出了高度肯定:“四川盆地恐龙足迹化石的最大特点就是地史分布连续(晚三叠世-早白垩世),这是其他地区都不具备的。特别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3处晚三叠世恐龙足迹化石点都在四川境内,这些足迹化石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

据了解,这本专著由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科研人员叶勇、彭光照、江山、郝宝鞘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博士合作编著。11月30日,红星新闻记者专访自贡恐龙博物馆研究馆员叶勇、彭光照两位恐龙专家,深入了解该书背后的故事,窥探60多年来四川盆地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的奥秘……

首次记录:

1960年在四川宜宾

发现首批恐龙足迹化石

自贡恐龙博物馆研究馆员叶勇介绍,四川盆地是我国著名的红色沉积盆地,盆地内的中生代陆相地层沉积连续、层序清楚、分布广泛,其中蕴藏着大量的恐龙及其他脊椎动物化石,特别是恐龙化石数量丰富、门类众多、保存完好,是我国发现恐龙化石数量和种类较多的地区之一。与此同时,这里也发现有大量的恐龙足迹化石。

1960年,我国古脊椎动物学奠基人杨钟健教授在四川宜宾观音镇观音冲发现3个恐龙足迹化石,化石产于下白垩统打儿凼组中,后被命名为宜宾扬子足迹。这是四川盆地恐龙足迹化石的首次记录。

迄今为止,四川盆地(包括盆地南部边缘附近地区)共发现有38处恐龙足迹化石点,分布在四川、重庆及贵州北部的17个地市的23个县(区),超过中国恐龙足迹化石点总数的1/4,是中国恐龙足迹化石最具代表性的地区。

“四川盆地恐龙足迹化石的最大特点就是地史分布连续。”叶勇说,在地质年代分布上,四川盆地的恐龙足迹化石从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各个时代的地层中均有发现,地层时代连续且齐全,这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

填补空白:

最早的发现于侏罗纪之前!

四川盆地发现三叠纪恐龙足迹化石

1981年,西南地质局专家邓康龄在四川彭县(现彭州市)磁峰乡蟠龙桥进行石油勘查时发现了兽脚类恐龙足迹化石和似哺乳动物足迹化石。虽然这个化石点的足迹数量较少,且类型也比较单一,但因其发现于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中,所以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

自贡恐龙博物馆研究馆员彭光照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三叠纪晚期是恐龙起源和快速分化的时期,虽然我国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恐龙骨骼化石非常丰富,但迄今为止我国在三叠系地层中还没有发现恐龙骨骼化石。为此,三叠纪恐龙足迹化石的发现,可以证明三叠纪时期就已有恐龙在四川盆地活动,不仅填补了中国三叠纪恐龙化石发现和研究历史上的一段空白,而且表明四川盆地可能是中国恐龙最早的扩散中心之一。

截至目前,我国仅有3处三叠纪恐龙足迹化石产地,一是成都彭州、二是雅安天全、三是自贡富顺,均位于四川盆地。“彭县磁峰盘龙足迹化石点”的兽脚类恐龙足迹,是当时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恐龙足迹化石记录,也是目前中国三叠纪恐龙足迹中唯一鉴定到足迹种的。 

恐龙足迹:

截至目前发现四大类型

四川盆地恐龙足迹化石以兽脚类最多

四川盆地恐龙足迹化石类型多样,截至目前已发现有兽脚类、蜥脚类、鸟脚类和覆盾甲龙类等四大类型的恐龙足迹。其中,鉴定到属种的共有18个足迹属的17个足迹种和18个足迹未定种。

彭光照说,从足迹类型统计来看,四川盆地的恐龙足迹化石以兽脚类最多,已发现有13个足迹属的13个足迹种和13个足迹未定种。覆盾甲龙类足迹种类最少,仅发现有1个足迹属的1个足迹种。

如何分辨恐龙足迹的类型?彭光照说,由于恐龙足迹化石是恐龙在活着的时候所留下的行走痕迹,并非恐龙本身的尸骸,因而难以与恐龙骨骼化石的某一属种对应起来。然而,我们根据恐龙足迹的形态、结构特点与恐龙脚的形态和结构进行比对,还是可以判断出留下足迹的恐龙大致类型。

目前,四川盆地这四类恐龙足迹基本的特点是:兽脚类以两足行走,后脚脚趾细长,三个脚趾着地,它们的足迹一般是三趾型的,脚趾印窄长,尖锐的脚爪通常留下很深很清晰的爪痕,当然也有两个脚趾着地的驰龙类,它们的足迹是二趾型;蜥脚类以四足行走,脚板宽大,而且前脚脚趾着地,后脚脚趾和脚掌都着地,它们的足迹一般前脚印相对比较小,呈肾形或半圆形,而后脚印宽大,呈圆形或扇形,爪痕不明显;鸟脚类多以两足行走,也是三个脚趾着地,但它们的足迹短宽、趾印粗短,整体呈圆形,爪痕不尖锐;覆盾甲龙类以四足行走,四个或五个脚趾着地,它们的足迹多为四趾型或五趾型,整体呈扇形,趾印短,爪痕钝。

研究意义:

还原恐龙生活状态、行为方式等

重庆綦江为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

叶勇表示,足迹是动物在活着的时候遗留下来的生活痕迹,因而可以提供许多关于动物的生活状态、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性,以及当时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特点等方面的重要信息。这样的信息,有时很难从骨骼化石中得到,所以它是古生物学研究非常重要的内容。

对于四川盆地恐龙足迹化石的研究,其意义首先在于,填补了中国三叠纪恐龙化石的空白,弥补了四川盆地白垩纪恐龙化石的匮乏。

其次,人们可以通过足迹了解恐龙的一些生活状态,比如,足迹化石显示,蜥脚类、鸟脚类和小型兽脚类恐龙都具有群居的生活习性,它们在觅食、迁徙或捕食时往往集体行动,而大型兽脚类恐龙多为独居。

叶勇说,恐龙足迹属于重要的地质遗迹,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科普教育价值,以及观赏和旅游价值。通过恐龙足迹的发现、研究、保护和展示,可以对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开展地质学、古生物学的科普教育,提升科学素质。

在一些重要的恐龙足迹化石产地还可建立自然保护区或地质公园,使其成为重要的科普基地和旅游景区。目前,我国已建立的214个国家地质公园中就有几个以恐龙足迹化石为主要地质遗迹的地质公园,如甘肃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内蒙古鄂尔多斯国家地质公园、山东诸城恐龙国家地质公园、重庆綦江木化石恐龙足迹国家地质公园等。

四川盆地重要恐龙足迹化石产地中目前建有2处地质公园,一处是重庆綦江木化石恐龙足迹国家地质公园、一处是资中圣灵山地质公园(省级地质公园)。其中,重庆綦江木化石恐龙足迹国家地质公园是一个以恐龙足迹和木化石为主要地质遗址的古生物类地质公园,园内不仅保存有丰富的蜥脚类、兽脚类、鸟脚类、甲龙类等多种恐龙足迹,还发现不少水鸟类和翼龙类足迹,是目前四川盆地乃至我国发现的足迹类型较为多样的恐龙足迹产地之一。2017年,这里获批成为国家级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

叶勇说,恐龙足迹化石的研究,还对生物多样性、区域地层年代对比、区域古生态对比等领域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原标题:恐龙研究专家:四川盆地迄今发现38处恐龙足迹化石点,其中3处比侏罗纪还早)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化石 恐龙 四川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