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昌都市卡若区发现的西藏第一枚侏罗纪兽脚类恐龙足迹被正式命名为阿涅塘跷脚龙

西藏昌都市卡若区发现的西藏第一枚侏罗纪兽脚类恐龙足迹被正式命名为阿涅塘跷脚龙

西藏昌都市卡若区发现的西藏第一枚侏罗纪兽脚类恐龙足迹被正式命名为阿涅塘跷脚龙

西藏昌都市卡若区发现的西藏第一枚侏罗纪兽脚类恐龙足迹被正式命名为阿涅塘跷脚龙

阿涅塘化石点层面出露情况

西藏昌都市卡若区发现的西藏第一枚侏罗纪兽脚类恐龙足迹被正式命名为阿涅塘跷脚龙

阿涅塘化石点行迹照片

西藏昌都市卡若区发现的西藏第一枚侏罗纪兽脚类恐龙足迹被正式命名为阿涅塘跷脚龙

足迹化石照片(a-b:阿涅塘跷脚龙;c-d:属种未定兽脚类足迹)

(神秘的地球uux.cn)据西藏主要新闻: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消息,藏东地区中生代恐龙足迹群研究工作,近日有了新进展。

西藏昌都市卡若区发现的西藏第一枚侏罗纪兽脚类恐龙足迹,被正式命名为阿涅塘跷脚龙,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我国著名地学期刊《地球科学》上。

西藏发现的第一枚兽脚类足迹化石

据了解,化石发现地点位于昌都市卡若区日通乡阿涅塘村,形成时代为距今约1.7亿年前的侏罗纪中期。化石以精美的凸型迹在岩层底面保存下来,由于修路切坡和后期岩体的坍塌而部分出露,在科技人员的精心修护下而得以完整地展现出来。

“化石出露岩层面面积大约4m2,层面近直立,4个连续的阿涅塘跷脚龙足迹组成一列行迹,未见尾迹;足迹长度不足15 cm,宽约8cm,长宽比为1.85;三个功能趾趾垫清晰,趾爪尖锐,宽度相当,宽约1.7cm,Ⅲ趾最长,大约 12cm,其它两个趾长度约为Ⅲ趾的一半,但Ⅳ趾以非常微弱的值略长于Ⅱ趾;Ⅱ趾末端有明显的凹痕;两外侧趾趾间角约为50°。”

据发现者武汉地质调查中心的姚华舟研究员和李炎桂博士介绍,该足迹化石纤细的趾和尖锐的爪痕等特征表明造迹者是肉食性恐龙,它的形态特征比中国最常见的跷脚龙类足迹更接近典型类型,由于它是西藏地区发现的第一枚兽脚类足迹化石,特征明显,且保存相当精美,对揭示西藏潜在的恐龙动物群面貌特征及青藏高原地质变迁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以该化石的发现地点将其命名为“阿涅塘跷脚龙”。

昌都地区中侏罗世的古环境条件很适合恐龙生存

李炎桂博士介绍说,跷脚龙足迹是侏罗纪最常见的小型兽脚类足迹,在相邻的四川盆地和滇中盆地同时期地层中均有发现。足迹数据分析表明,阿涅塘跷脚龙足迹的造迹恐龙体长大约1.3m,臀高不足0.7m,形体不大。令人惊喜的是,在同一岩层表面,还保留下来了一列由9个连续的大型兽脚类足迹(Theropoda igen. et isp. indet.,属种未定)组成的行迹,并保留下来了清晰的尾迹,尾迹在足迹之间呈有规律地波状摆动;为了保持身体平衡,兽脚类恐龙的尾巴通常不接触地面,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比如蹲伏、跳跃、急速转弯或者减速等才会留下极短的尾迹,如果兽脚类恐龙的尾迹连续、有规律地出现,只能是由造迹恐龙有意识的行为或者其自身身体结构所造成;目前还没有可对比于该保存有尾迹的兽脚类足迹相关报道,它是一种新的类型。当前研究结果表明藏东地区中侏罗世恐龙足迹群面貌特征与相邻地区之间存在相异性。

据姚华舟和李炎桂介绍,昌都市卡若区在2亿年前还是一片大海,而后由于地壳逐渐抬升而转变为一个近海的内陆盆地,距今大约1.7亿年前,昌都地区星罗棋布地分布着很多大大小小的湖泊,并有河道穿越其中,岩层中常见的交错层理、波痕、泥裂等都是常见的湖相、河流相沉积构造;两列行迹数据分析得出的造迹恐龙运动速度都很低,处于慢走的状态,且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两个造迹者之间存在追踪或猎食的证据,可能只是二者先后在同一湖岸边经过;由于足迹的形成、保存条件较为苛刻,造迹时湖滩上泥沙的水分、足迹的遗留、干涸固化、后期沉积物充填及固结成岩、石化,每一个步骤都非常关键,不同的足迹保存在同一层面之上,两种造迹恐龙留下足迹的时间间隔必定不会很久,也反映出昌都地区中侏罗世的古环境条件很适合恐龙生存。

来源:民日报客户端西藏频道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恐龙 兽脚类 侏罗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