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考古题材类游戏

大家对“游戏”一词都不陌生,特别是孩子们,他们对游戏更是情有独钟,甚至沉迷于游戏中不能自拔。因此,游戏也是令家长和老师头疼的东西,怎么样让游戏不影响孩子的学习或者让孩子既游戏又学习便成了家长关心的大问题。“寓教于乐”自然就成了家长赞成、孩子喜爱的教育方式,因而教育类游戏便应运而生。教育类游戏是指以教育为目的的游戏,如盛大网络制作的《学雷锋》。但是在娱乐的同时,要注意“寓教于乐”也有教育性的一面,要把教育性与游戏性有机、自然、适当地相结合。历史教育游戏就是教育类游戏中一个很有意义的分支。1998年法国发行了一款以故宫为背景的游戏——《紫禁城》(ForbiddenCity)。游戏的故事背景是:乾隆年间初夏某一天的黎明,游戏者扮演的内务府总管安大人忽然接到急报,说是大太监王公公被人杀死在太和殿的大殿中。禀报皇帝,皇帝责成你在黄昏之前查清事情的内幕,抓到犯人,否则你会因无能而被驱逐出紫禁城。于是,你在一座3D的虚拟故宫中开始了侦查。开场先是一段皇帝训话,然后游戏者以安总管的身份被扔在养心殿门外。自雍正以后,养心殿一直是清朝皇帝的寝宫和处理政务的场所,由此开始也算合理。被谋杀的王公公的“办公室”说是在养心殿大门外西侧,在现实故宫中,这片小矮房也是太监侍班的地方。比较有趣的是安总管自己的“办公室”所在,乾清门外内右门西侧那排小板房的身份如今几乎尽人皆知——大名鼎鼎的军机处,然而《紫禁城》中却将这里称为“内务府”(ImperialHouse)。游戏自带的有关“内务府”的链接介绍也明确指出内务府位于保和殿以西的院落中,只字未提乾清门西侧。曾经以为这是游戏制作者指鹿为马的一大败笔,不想详查资料后发现另有玄机:历史上这排板房其实只被军机处占用了中间一间,以东为侍卫值房,以西正是内务府大臣办事处。如此准确的地点定位颇令人叹服这款游戏的制作精细。无论是日精门以南的上书房还是月华门南侧的内奏事处,游戏中大部分场景都保持了类似的精准水准。游戏中所有场景都依照真实古迹以3D建模,同时提供大量知识介绍点,因此游戏者顺路也就了解了一些与古迹相关的文化历史(《游戏还是博物馆》,《三联生活周刊》总第512期,2009年1月12日出版)。总之,游戏过后玩家对故宫布局及清宫礼制等都会有所了解。

考古在绝大多数的孩子心中是项很神秘的工作,他们认为考古学家的工作很好玩,在野外一挖就能挖出宝贝,因此对神奇的考古充满了向往。其实考古工作者也想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工作到底是怎样的,考古不是简单的“挖宝”,而是一项严谨的科学工作,通过发掘、整理、解释三个步骤来复原古代历史。神秘的考古也时常成为电影、小说的题材,如好莱坞的《夺宝奇兵》、《木乃伊》和国产大片《神话》等,自然地考古也就成了游戏的题材之一。考古题材类游戏是通过游戏来模拟考古工作人员田野发掘、修复文物等工作,从而让孩子了解考古工作的基本过程,目的在于向孩子们普及考古知识,让孩子了解考古的真面目。可以说,考古题材类游戏是历史教育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考古题材类游戏根据操作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一、考古题材类玩具

该类游戏主要是通过让孩子们实际动手操作考古玩具,体验考古工作。

1.博物馆里的互动考古题材项目。博物馆是社会教育机构,也是观众学习的场所。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观众参观博物馆的动机也发生了变化,现在很多观众到博物馆是为了休闲、游憩,这些观众以娱乐、休闲的心情来到博物馆,因此观众的需求与博物馆教育性目的可能不尽相同。当然博物馆的最主要功能还是向观众传递信息以教育公众,而并不能一味地迎合观众。但是如果博物馆不考虑观众的休闲娱乐需求,那么有可能事与愿违,观众不但不愿意受教育,甚至可能会不来博物馆,因此如何在娱乐中传播知识,或者让观众在学习中娱乐,应该是目前博物馆展览及开展教育活动中应该要考虑的一个问题。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有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因此,很多博物馆的展览策划者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考古知识,体验考古工作,设计出了很多操作性强的考古玩具,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实践出真知。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在“中国陶瓷文化陈列”中特开辟了一个互动区,其中的“陶瓷拼装”游戏很有意思,孩子们可以根据墙上的拼装示意图将破碎的陶瓷模型拼成一个完整的器物,整个过程让孩子们体会到了考古室内整理的拼陶片工作,从而孩子们也理解了如今在博物馆看到的文物不是发掘出来就是完整的,而是经过考古学家拼接修复的。

2.市场上售卖的考古玩具。玩具是打开智慧天窗的工具,让孩子们更机智聪明。而且玩具融娱乐性、教育性和安全性于一起,因此非常适合孩子们玩乐。2009年,一款名叫《皮诺考古》的DIY益智游戏风靡一时,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这款考古玩具原料采用了全新的氧化还原树脂原料,质地更光滑,不含异味,更添加了仿古涂料,使模型更加逼真。玩具主要有恐龙、兵马俑、陶器及古代动植物进化化石等题材。整个游戏的过程就是一个模拟考古的过程,孩子们可以用工具进行挖掘,并对挖掘出来的物品进行拼接、上色、修复,这样让孩子们在娱乐的同时,锻炼了动手能力,丰富了考古知识。比如恐龙就有三角龙、真板头龙、棘背龙、鸭嘴龙、剑龙、霸王龙、牛角龙、梁龙八款。这些恐龙骨架模型埋在以合成石膏粉为原料组成的“土壤”里,孩子们用竹签凿开覆土表面开始挖掘,同时用小刷子配合清扫土块,这个过程就是在模拟考古发掘现场清理恐龙化石。孩子们在清理恐龙模型后,会对恐龙模型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体验考古乐趣的同时也对考古工作和恐龙基本知识有了了解。

二、在线考古题材类小游戏

在线小游戏泛指体积较小、玩法简单的游戏,通常这类游戏以休闲益智类为主,只要能打开网页,不用下载庞大的客户端就可以短时间内进入游戏,因此这类小游戏也受到孩子们的喜欢。博物馆根据孩子们的喜好,在博物馆主页上设置了很多考古题材的小游戏,如首都博物馆少儿版网站的“游戏区”,湖南省博物馆的“趣味游戏”栏目等等。湖南省博物馆“趣味游戏”页面共有11种小游戏,将时下受孩子们欢迎的连连看、拼图、填色等游戏形式与考古文物知识结合起来。拼图是一种非常适合孩子玩的游戏,它可以增加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其观察力、耐力、专注力,让孩子们学到用逻辑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特别是拼图游戏进行时,需要孩子们注意力高度集中,而注意力集中也会增强孩子们的记忆力,在游戏的同时对游戏内容产生认知,加深他们对游戏内容的记忆。湖南省博物馆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做成在线拼图小游戏,孩子们用鼠标移动画面上的花纹,把帛画还原成原来的样子,在游戏过程中可以点击按钮查看帛画原貌,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就会反复看到原版帛画,然后接着游戏,这样一来就对帛画画面有了很深的记忆。

三、游戏开发商制作的考古题材类游戏

这类游戏同样也很受孩子们的喜爱,虽然相对于前两种来说其娱乐的成分更大一些,但是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还是多多少少会学习到一些考古知识。如根据电影《夺宝奇兵》改编的《乐高印第安纳琼斯》已经成了一款经典的PSP游戏,再如根据权威调查机构MC的一周统计(2010年11月15日~11月21日),由日本任天堂开发的《超级考古学家》在日本游戏销量中位居第二位。

或许可以说,考古题材类游戏是考古走出象牙塔,走向公众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它为孩子们架起了一座通往考古殿堂的桥梁。通过寓教于乐的游戏,让孩子们自己探寻,慢慢地揭开考古的神秘面纱。


中国文物信息网 黄洋(作者单位:复旦大学文博系)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考古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