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性哺乳动物为什么会杀死本物种的幼婴

幼崽时期的鼠狐猴。

幼崽时期的鼠狐猴。(Elise Huchard)

(神秘的地球报道)据EurekAlert!:雄性哺乳动物会在它们的社会体系展示出某些像雌性有可能在任何季节都可繁殖的特征时杀害本物种的幼婴。这提示雄性的杀婴行为是社会结构——即雄性在需要竞争繁殖的社会结构中——的一种结果(而非一种原因)。

雄性杀婴行为是如此常见,它可能是在某些哺乳动物种群中幼婴死亡的主要驱动因素,然而科学家们对为什么这种现象发生在某些选定的社会性哺乳动物中而不存在于另外一些社会性哺乳动物中的原因仍不清楚。有些人提出,像每窝产仔数等生活史特性扮演着某种角色。另外一些人则说,影响雄性与雄性间竞争的交配体系是具有支配性的因素。

为了确定有利于或会阻止雄性杀婴行为演化的各种因素,Dieter Lukas和Elise Huchard在此对整个有着各种交配行为和社会结构的260个哺乳动物物种进行了观察,它们包括119个展现杀婴行为及141个没有杀婴行为的物种。研究人员说,唯一可解释显著更为常见的雄性杀婴特性的生活史特征是雌性能在任何时候繁殖的可能性。在这样的体系中,有杀婴行为的雄性会通过杀死与自己无关幼婴而获得优势,因为这样做会加快该幼婴母亲返回其生殖状态,这样该雄性动物能与其交配并将雌兽的投入从无关后代再转向自己的后代。

研究人员发现,在这类体系中的繁殖是由少数雄性垄断的,这些雄性中的每一个只会在某短时间内占支配地位。雌性动物唯一能成功对抗这些支配性、会杀婴雄性动物的抵御方法似乎是杂乱性交,即与多个雄性交配而使任何一个雄性难以了解某雌性的后代是否是该雄性的后代。可是,雌性不会制定任何其它的对策。

这些发现提示,杀婴行为是哺乳动物社会体系中差异存在的一种结果而不是一种原因。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哺乳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