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罗布泊干尸“楼兰美女”小河墓地新发现:3500年前古人牛心制化妆棒

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曾有3000年干尸“楼兰美女”出土

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曾有3000年干尸“楼兰美女”出土

(神秘的地球报道)在1980年,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曾有3000年干尸“楼兰美女”出土,至近日考古学家又在墓地有新发现。内地期刊《科学报告》昨天刊登了一份研究报告,发现大多数女性在墓地下葬时都有一个皮质小包随身,里面都装着一枝用牛心制成的红色化妆棒。这化妆棒在3500年前出现,用以在脸上绘制富有宗教色彩的图案。

牛心化妆棒是由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教授杨益民的研究团队发现的。杨益民团队从两个建于公元前1450至1650年的墓中分别取出一个化妆棒。据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化妆棒是由牛心制成的,表面覆盖着名为赤铁矿粉末的颜料。

杨益民指,这是人类首次得知牛心曾是化妆品的原料,而牛心肌所含的脂肪及胶原亦有着色效果。赤铁砂矿则是古代一种常见颜料,但小河墓地所在的沙漠地区从未有赤铁砂矿出产的资料,赤铁砂矿的来源依然不明。赤铁砂矿的出现可能与当地的贸易和人口迁徙有关。

在史前社会,人们往往出于宗教信仰而使用化妆品。杨益民的考古团队认为,这些化妆棒曾被用于绘制干尸脸上的图案。在小河墓地不少干尸的额头上,红色的线条仍然清晰可见。此外,从墓地众多残留物留下的红色涂抹推测,这种化妆棒也可能曾被当作一种绘图的原始蜡笔。

考古学家们认为,小河先民们偏爱红色是出于一种原始的血液崇拜。此外,由于这种化妆棒通常被用作女性的陪葬品,因此这种图案的绘画者有可能是女性,并且在宗教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考古学家认为化妆棒的出土,可进一步揭开小河文化先民的神秘面纱。

相关报道:人类生活考古学: 用心绘红妆

墓M13出土干尸及随葬物品 (a). 女性干尸正面观及随葬品;(b). 干尸面部的红色彩绘 ;(c). 皮囊;(d). 木祖。皮囊放置于干尸腰部右侧(用蓝框标示

墓M13出土干尸及随葬物品 (a). 女性干尸正面观及随葬品;(b). 干尸面部的红色彩绘 ;(c). 皮囊;(d). 木祖。皮囊放置于干尸腰部右侧(用蓝框标示),木祖放置于左侧(用黄框标示),木梳压于右侧臀部下方(正面观上未见)。

检测样品及CT扫描结果 (a). M17出土皮囊及内装化妆棒;(b). M17化妆棒的表面形貌;(c). M22出土皮囊及内装化妆棒;(d). M22化妆棒的表

检测样品及CT扫描结果 (a). M17出土皮囊及内装化妆棒;(b). M17化妆棒的表面形貌;(c). M22出土皮囊及内装化妆棒;(d). M22化妆棒的表面形貌;(e). M17化妆棒的CT切片;(f). M22化妆棒的CT切片。

(神秘的地球报道)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自古以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欲知古人如何绘美?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杨益民教授指导的研究团队,利用同步辐射显微CT、拉曼光谱技术和蛋白质组学技术,证实新疆塔里木盆地小河墓地出土了一种以牛心为实体的化妆棒,揭示了古人“用心绘红妆”之一斑。1月28日,自然子刊《Scientific Reports》在线发表了相关论文,论文的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分别为杨益民教授及其指导的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麦慧娟博士生。翌日,该成果即被Nature Asia选为研究亮点。

小河墓地是新疆罗布泊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代表性墓地。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大量有机材料得以完好的保存。墓地发掘者之一、考古学家李文瑛研究员指出,该墓地的女性干尸腰侧,通常随葬有木祖、木梳和皮囊。利用同步辐射显微CT分析,发现小河墓地化妆棒样品的整体为有机质组成,而无机的红色颜料主要覆盖于样品表面;拉曼分析指出,该颜料为赤铁矿;经蛋白质组学鉴别,有机本体为黄牛的心脏。人们知道,赤铁矿是常见的红色无机矿物类化妆品,而以牛心作为化妆棒尚未见诸于报道。这一结论更为全面地反映了小河先民对牛的综合利用,甚至牛心也有特殊的化妆棒用途。

小河墓地的红色彩绘十分普遍,不仅涂抹于干尸面部,还有众多被涂红的遗物,包括反映生殖崇拜的墓前立柱。显然,女性陪葬的化妆棒应用于涂红,而这在当时社会似具有宗教性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当时宗教活动中女性的突出地位。需要关注的是,心脏是动物血液的“发动机”,将其制作化妆棒,或许有特殊的宗教意涵。

对化妆品和化妆工具的研究,是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和文明进程的重要领域,如今,国内外对于化妆品的科技分析都有不同程度的开展,但对于化妆工具的分析相对罕见。小河墓地材质奇特的化妆棒,是国内首次对化妆工具开展的科技分析,不仅有助于了解小河墓地独特的社会宗教文化,更为研究化妆用品的发展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心脏是脊椎动物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对古人而言,人们对于心脏的利用通常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据《晋书×王羲之传》记载,当时宴请宾客时有一道重要的菜肴——牛心炙,系牛心烤制而成,专供上层人士享用。此外,民族学的调查也表明,特殊节日时,仡佬族人将以牛心用于祭祖。无疑,本次研究为牛心的用途提供了新视角。

此前,杨益民教授的研究团队曾借助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了古代的奶酪、面包和粘合剂等动植物制品,本次牛心化妆棒的新成果,再次表明蛋白质组学方法在考古领域大有作为。

上述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碳专项和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的资助。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考古 楼兰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