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英德市青塘镇黄门岩1号洞出土1万多年前的完整古人类化石

广东省英德市青塘镇黄门岩1号洞出土1万多年前的完整古人类化石

广东省英德市青塘镇黄门岩1号洞出土1万多年前的完整古人类化石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金羊网(符畅 黄宙辉):近日,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英德市博物馆等单位,对英德市青塘遗址进行主动性课题发掘,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位于广东英德青塘遗址黄门岩1号洞,发现了广东乃至岭南地区最早的古代墓葬,以及广东距今1万年以前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古人类化石。

9月26日,北京大学的两位考古专家专程赶到考古现场进行考察。记者深入考古现场,为读者探究这一重大考古发现。

人骨化石,出土时呈“蹲踞”形态

从英德市青塘镇出发,沿347号省道往南行,从一条不起眼的岔路进去,在狭长的山路中步行约百米,即来到一个巨大的石灰岩溶洞面前。

考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溶洞就是发现人骨化石的黄门岩1号洞,但人骨出土处并非在洞内,而是在洞门口。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邓宏文解释,这种洞口在考古学上被称为“岩厦”,这如同“屋檐”,可以遮风避雨,相比洞内的潮湿、阴冷,这个区域更适合古人类居住、活动。

记者看到,洞口处有8平方米大的探方,不同地层按形成年代被标上序号,墓葬(编号M1)就在编号4和编号5的地层之间,仅有0.5平方米大小。通过对人骨共存碳样经加速器质谱(AMS)测定,此墓葬的年代距今13500年左右,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是目前广东乃至岭南地区发现年代最早的墓葬。而人骨化石从这里出土时,呈现“蹲踞”的形态,即上肢蜷于胸前,屈膝下蹲。

为什么采用这样奇特的“蹲踞葬”埋葬方式?“可能与宗教信仰或埋葬习俗有关。”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中心副主任、青塘遗址考古发掘项目领队刘锁强介绍,“这说明那时候的岭南古人类已经具有明确的生死观念和有意识的埋葬行为。”

据介绍,这具人骨化石包括上肢骨、椎骨、肋骨、盆骨及下肢骨等,而此前,广东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几乎只有牙齿或者头骨化石,发现距今1万年以前保存较为完整的人体骨架尚属首次。“通过DNA测序与基因研究,可以将这具人骨化石与湖南、江西等地发掘的同时期人骨化石作对比,为研究不同地区古人类之间的关系等提供重要的新材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何嘉宁说。

挖掘化石,连牙科工具都用上了

“青塘遗址在上世纪50年代就被发现了。这里有好几个洞穴,像一个原始村落,能够反映当时人类的聚落形态,所以研究潜力比较大。”刘锁强透露,正式的发掘工作是从今年6月开始的,而前期的学术课题准备、技术路线设计等其实花了三年时间。

人骨化石的出土是另一个难点。邓宏文介绍,岭南地区土质的酸性高,一般来说,古代人骨保存下来的难度很大。但石灰岩中含有大量的钙,钙化的人骨因此得以保存。不过,由于溶洞的水中含有碳酸钙,滴落在土壤上,碳酸钙和土壤胶结,使土壤变得像石头一样硬,于是人骨与堆积地层紧紧粘连,给清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

考古队想尽一切办法,“铁锤、纲纤、手术刀都用上了,为了尽量减少对化石结构的破坏,我们还专门买了一套牙科工具。“刘锁强说。何嘉宁告诉记者:“(考古队)一共五六个人,前后花了半个月,才完成挖掘工作。”

两个考古点,出土物数量近2000件

此外,考古队对黄门岩2号洞进行了同步发掘。记者来到距离1号洞50米开外的2号洞看到,此洞的洞口更高,洞内更加宽阔,开掘的面积更大。也是在这里,考古队发掘出数件古人类生活遗留下的物件,包括打制石器、骨器等,洞口甚至还堆积了螺、蚌等水生物的化石残骸。据刘锁强推算,2个溶洞的出土物数量共计近2000件。

“溶洞中沉积物的成因是什么?螺究竟是人吃的,还是河水冲击而沉积下来的……这些问题都有待研究。”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夏正楷指出,下一步可以开展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主要是要从古遗迹和沉积物中提取信息,还原当时的生活环境。

刘锁强表示,本次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将在9月底结束,但后期整理时间将远远超过发掘的时间。“目前开展的工作主要是现场考古发掘和样品提取,是多学科同步进行的过程,后续也会从年代、文化、环境、人的行为、社会形态、栖居形态、精神范畴等各个方面,争取还原远古社会。这一系列工作需要花更多时间,最后会形成一份全面的综合性调查报告”。

相关报道:青塘遗址或升为省级文保单位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南方日报(记者 杨逸 实习生 黄紫枫):近日,南方日报独家披露,广东省考古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英德市博物馆等单位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在英德青塘遗址发现广东保存最为完整、距今1万多年前的古人类化石,以及广东乃至岭南最早的古代墓葬。本次发现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岭南古人类研究提供了重要新材料,引起国内考古学界的高度重视。

26日,北京大学城市和环境学院教授、中国环境考古权威专家夏正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旧石器时代考古和古人类学专家何嘉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邓宏文等专家学者来到考古现场深入调研,向南方日报记者全面解读本次考古发现的意义,并对未来的文物展示、遗址保护以及进一步考古发掘计划建言献策。

价值

有利于弥补旧新石器文明演化序列

南方日报:目前,学界对于旧新石器过渡阶段研究有哪些关注热点?青塘遗址的发现具有哪些特殊意义?

夏正楷:从世界范围来讲,从旧石器到新石器的过渡阶段,是一个全球性考古研究的重要阶段。世界各地的古人类文明几乎都在这个时间段呈现出跨越式发展。尽管这个阶段只有数千年左右,但农业的起源、早期陶器的出现等重大事件都在这个时间段发生。

然而,人类究竟是如何从旧石器到新石器一步步发展过来的?我们至今仍然难以在已发现的遗址之间建立一个完整“序列”。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发现的人骨年代背景清楚,可以确定在距今13500年左右,这有助于我们在未来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南方日报:从目前青塘遗址的发掘现场推断,在这生活的古人类具有哪些特点?

夏正楷:中国南方和北方都分布着不少1万多年前的遗址,华南地区这一时期的遗址大都集中在洞穴里,而北方古人类主要生活在河漫滩上。北方气候寒冷,古人类在河沟里较容易取得食物。尽管这个时期古人类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农业,但考古队在江西万年仙人洞、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都曾发现1万多年前人工栽培稻遗存,提供了稻作农业起源的重要证据。

在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岭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洞穴是古人类生活的一种主要类型。由于水域广布,除水稻以外,芋头等根茎类食物也是岭南古人类的主要食材。黄门岩的洞穴前面有河流经过,在洞口位置,我们也发现有很多螺、蚌的化石,相信这些化石能揭示出古人类饮食结构的一些特征。

焦点

能否提取DNA将成研究关键

南方日报:未来的研究工作需要采取哪些跨学科的手段?

夏正楷:接下来的研究工作将包括古人类、年代学、植物考古、动物考古及环境科学等。华南地区是中国现代人起源和演化的最重要地区。这个古人类到底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他们是从陆路过来的、还是从海路过来的?这都需要通过对这架人骨的体质特征进行研究、提取DNA进行比对予以解答。至于要发现现场是否有野生或人工驯化的水稻遗存,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提取碳化的植物样本,还要提取更为细小的样品如植硅石,这涉及植物考古学研究。

南方日报:人体骨架目前能告诉我们哪些有关古人类身份的信息?要成功从人骨化石提取DNA有多大的可能性?

何嘉宁:这次发现的骨架有确定的地层与年代背景。然而,由于骨架表面覆盖了一层很厚的碳酸钙,目前我们还无法从骨架本身解读出太多的身份信息。下一步,我们需要将骨架上的碳酸物清理干净,同时将破碎的骨头修复完整,再对不同部位的骨骼进行测量,以确定墓主的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

至于DNA提取方面,骨DNA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但能否在这具骨架提取有效的DNA成分,这既取决于技术水平,也取决于人骨的保存状况。总体来说,北方地区气候干冷,保存情况会比较好。但南方气候湿热,DNA成分能否保存,我们还不能保证。

未来

已做聚落考古计划可能扩大发掘范围

南方日报:人体骨架未来是否有可能向公众展示?

何嘉宁:修复人体骨架,是我们工作的第一步。我们在取样后,会根据原来“蹲踞葬”的姿势对骨架复原,并制作模型。未来人骨有望通过省内博物馆向公众展示。

南方日报:田野考古结束后,青塘遗址将会如何保护、展示,并开展进一步的发掘工作?

邓宏文:目前,我们已在这里做了一个聚落考古的计划,未来还将开展多年度计划,有可能扩大发掘范围,在青塘附近选择其他区域调查或发掘。

田野考古工作结束后,回填是对遗址最好的保护方式。青塘遗址已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未来我们至少要将它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作出相应的保护规划。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古人类 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