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对长江大通至徐六泾河槽冲淤演变的影响

长江大通至徐六泾河段冲淤格局

长江大通至徐六泾河段冲淤格局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EurekAlert!:河槽冲淤演变事关堤岸、航运及港口安全。长江大通至徐六泾河段作为长江水运及岸线资源高度利用的河段,河槽冲淤演变深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最近一项研究揭示了人类活动对长江大通至徐六泾河槽冲淤演变的影响。

研究相关的论文题为:“长江大通至徐六泾水下地形演变的人为驱动效应”, 近期在线发表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由华东师范大学程和琴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或担任通讯作者)完成。研究者采用高分辨率多波束测深系统(Multi-beam echo sounder system)和ArcGIS技术,研究长江大通至徐六泾河段河槽水下地形地貌演变,揭示了人类活动对河槽冲淤演变的影响。

前人研究认为,人类活动导致长江中下游来沙量持续减少,河道冲淤演变规律极可能发生了变化。但受水下地形数据分辨率的限制,前人研究大多集中于长江宜昌至汉口河段以及长江徐六泾至水下三角洲区域,对长江大通至徐六泾河段多尺度水下地形演变规律的认识尚需要进一步加强。

该研究利用高分辨率测深系统和ArcGIS技术,对长江大通至徐六泾500 km河槽的冲淤演变进行了分析(图2)。研究者创新地将高分辨率测深数据与传统大尺度数字高程模型相结合,分析了不同尺度河槽地形地貌演变特征,并量化河槽冲淤体积。研究结果显示:1998年至2013年大通至徐六泾河槽共冲刷河槽体积约4.7亿m3,人类活动通过多方面驱动河槽演变,如束窄河槽宽度制约河槽横向摆动,加剧受冲岸段的岸坡冲刷等。这表明在河槽演变过程中,人类活动对河槽演变的影响或已变得与自然因素同等重要。

这一研究结果加深了长江下游河道演变规律的认识。对河道开发与治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0. 41476075)与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 DD20160246)资助。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长江 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