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人们会冒着生命危险跟动物自拍?

法国某家动物园中一名游客正在玻璃幕后看着北极熊。 包含黄石公园在内的许多美国国家公园,有愈来愈多的游客冒着死亡风险接近熊或其他野生动物,只为了捕捉拍照的时机。

法国某家动物园中一名游客正在玻璃幕后看着北极熊。 包含黄石公园在内的许多美国国家公园,有愈来愈多的游客冒着死亡风险接近熊或其他野生动物,只为了捕捉拍照的时机。 而黄石国家公园甚至为此发布了「安全自拍」的规范,试图降低这些莽撞的行为。 PHOTO BY SEBASTIEN BOZON, AFP/GETTY

图中女子正在法国一家动物园中给玻璃幕后面的白老虎拍照,一旁标语则写着「禁止触碰」。 人们进入野生动物笼舍自拍的事件让大众感到困惑:怎么会有人这么傻? PHOTO

图中女子正在法国一家动物园中给玻璃幕后面的白老虎拍照,一旁标语则写着「禁止触碰」。 人们进入野生动物笼舍自拍的事件让大众感到困惑:怎么会有人这么傻? PHOTOGRAPH BY JO-ANNE MCARTHUR

立陶宛一家动物园内,一位女子为笼内睡着的狮子拍照。 电视与社群媒体上满满得都是人们亲身与大猫互动的画面,这些有争议的互动可能带给人们「大型掠食者其实没那么危险」

立陶宛一家动物园内,一位女子为笼内睡着的狮子拍照。 电视与社群媒体上满满得都是人们亲身与大猫互动的画面,这些有争议的互动可能带给人们「大型掠食者其实没那么危险」的错误观念。 PHOTOGRAPH BY JO-ANNE MCARTHU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美国国家地理(撰文:NATASHA DALY 编译:曾柏谚):人们习惯在动物园或公园中接近那些致命的动物,在这些冲动举止背后有着什么心理因素?

不用多说,进入野生动物笼舍绝对是个糟糕的念头。

3月初,一名女子为了自拍,翻过了位于亚利桑那凤凰城外郊的野生世界动物园(Wildlife World Zoo)关着美洲豹的混凝土围栏。 美洲豹勾住了女子的毛衣并划破她的手臂,影片记录下了这骇人的一幕,而就在美洲豹造成更大的伤害前,旁观者将她拉离了那只猛兽。 好在人兽均安,而该名女子也承认自己的行为失当。

这件事一炮而红,网络社群也对此感到疑惑:是什么原因在让人犯蠢?

这不是第一次有人因鲁莽地接近野生动物而登上头条。 就在去年,一名醉汉跳进印度某家动物园的狮子笼舍里,只为了能靠近点儿看看这些大猫;中国一名动物园的常客进出多种动物栏舍并与之自拍,最后被一头海象杀死。 相似的形情在野外也一再上演:许多游客在黄石国家公园拍摄北美野牛时,因靠得太近而被野牛抵伤。

不要太靠近可能伤人的野生动物实属常识,这也是为什么动物园会设立栅栏和至许多围墙,来隔离人们与动物。 到处张贴的告示也说得很明白:把你的手远离兽笼。

但有些人想要靠近野生动物的冲动,往往强到让他们忽视这些讯息。

「动物对我们来说已经失真不少。 」俄亥俄州伍斯特学院从事心理学与环境研究的苏珊. 克莱顿(Susan Clayton)教授说道。 她认为因为我们太常在动物园这种人为管理下的地方接触非犬猫动物,因此在某方面上来说,这些动物对我们而言更像是「道具」。 克莱顿提及那些把接近野生动物当儿戏的人,显然在行动之前并没有认真思考过:「但从一个更隐晦的层面来说,[他们已经]不再将危险和动物联想在一起。 」

关于这个现象有许多文化上的成因。 克莱顿举例来说,媒体经常「正常化」与危险动物接触这件事。 电视节目与YouTube上那些为寻求刺激而与野生动物起冲突的影像,「象征性地拔去了动物的獠牙。 」换句话说,当观众看到像是凯文. 理察森(Kevin Richardson)这类「狮语人」频繁地与狮子、美洲豹与鬣狗打闹、依偎在一起时,可能就会接收到「这些动物其实也没那么危险」的讯息。 理察森的YouTube频道拥有近百万订阅,但他也收到来自一些保育团体的抗议,指称他发扬近距离接触狮子是相当不负责任的。 (在2017年,一名女子在理察森的私人野生动物保护区中遭狮子咬死。 )

社群平台上也充斥着人们与野生动物的自拍照。 世界各地有许多动物园、公园与冒险旅游都有提供和动物的亲密体验给大众,像是与狮子漫步、与成年老虎摆拍或潜水观鲨(cage diving with sharks)之类的──而所有这些行为不仅对人们,也对动物的福祉具有潜在危险。

自拍冲动

旧金山加州大学心理学系的博士后研究员艾琳. 沃格尔(Erin Vogel)说,社群媒体完全处在一个促使人们为了追求刺激而和动物接触的位置。 她说人们在获得「赞」与回复时会获得立即的满足感,而研究也发现当人们在社群媒体发文时,能够暂时提升自尊。

沃格尔说,为了保持这种感觉,人们可能会下意识地「愈走愈极端」,以便向世人展现最刺激的那个自己。 她进一步说道,从笼舍外拍摄美丽而危险的动物或横越峡谷可能都还不够。 透过自拍,人们展现了自己正身历其境。

但事情并不只局限在接触危险动物,人们无时不刻都在冒着生命危险自拍,例如站在行驶中的火车旁、摇摇晃晃地在悬崖边,甚至是与上膛的枪合照──而下场时常以悲剧作收。 一份2018年的研究发现,在2011年到2017年之间全球总计有259件「自拍死亡」案例,其中多数意外都涉及危险行为,同时受害者多为二十多岁的男性。

沃格尔说,即使在社群媒体兴起之前,「人们也总是在做危险的事,不过我们确实看到人们在社群媒体上,做出了他们不会在其他地方做的行为。 」人们在度假时或和朋友一同大冒险时也会被这种冲动接管,不过当人们专注于拍照上传Instagram时,就无法在当下将意识完全专注于动作本身。

沃格尔表明:「当你专注在社群媒体上自拍发文时,就无法注意到面前发生的事,例如一头危险的野生动物。 」而这正是导致冲动决策的原因。

与自然脱节

当和动物接触时,鲁莽行事也会让动物面临风险。 当人们进入动物园的圈养空间时,园方往往必须射杀动物来保护当事人,例如一头17岁的大猩猩哈兰贝(Harambe)。 哈兰贝2016年在辛辛那堤动物园遭到射杀,因为一位男童跌入牠的围栏中。

而这些寻求刺激者主动危害动物的消息也时有所闻。 就在3月初,一段影片记录了佛罗里达一名男子从港口的平台,朝着某只鹈鹕的背上一跃而下,影片中可以见到该只鹈鹕在旁观者的笑声中挣扎着逃生。 在2015年的另一段热门影片也拍下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一名男子,趁着一头母麋鹿游过湖泊时跳上她的背部。

投身心理学与环境研究的克莱顿教授说,这些事件背后的共同特点在于人们并不尊重这些动物的感觉:「动物园环境或许助长了『动物为我们而生』的观点。 」

克莱顿教授解释,一般来说人们在孩童时期会学习到是要物化动物还是尊重牠们,这取决于人们所受的教育。 在动物园中,克莱顿说「一位家长可以选择指着一头熊并嘲笑牠:『牠看起来是不是很蠢呀』,或是可以藉由在动物园的经验来教孩子尊重动物。 」

至于那些危险的自拍冲动,沃格尔说当人们经过一间关着老虎的兽笼时,得抗拒那些想做些蠢事拍照的念头:「不需要为了自拍孤注一掷。 」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