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盆地早白垩世晚期中沟组地层中发现保存完美的被子植物化石——柳叶甘肃果

柳叶甘肃果形态复原(张明辰绘)

柳叶甘肃果形态复原(张明辰绘)

柳叶甘肃果化石

柳叶甘肃果化石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中国科学杂志社:“令人讨厌的迷”——达尔文这样形容被子植物(开花植物)的起源与演化问题。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没有完全解开其中的谜团,依然不知道如今这个色彩斑斓、鲜花盛开的地球是如何演化而来的。

近期, 兰州大学杜宝霞副教授及孙柏年教授等在酒泉盆地早白垩世晚期中沟组地层中发现了保存堪称完美的被子植物化石,并将其命名为柳叶甘肃果Gansufructus saligna,这是迄今中国西北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记录,也是西北地区早白垩世唯一的被子植物化石报道,该研究成果于2021年5月4日在线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s, NSR)上。

柳叶甘肃果(Gansufructus saligna)化石标本保存于中沟组上段灰绿色泥岩中,难能可贵的是植株保存完整,除地下部分以外,化石上几乎完整保存植物体的茎、叶以及果序,为早期被子植物形态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从形态上看,柳叶甘肃果植株直立,具三到四级分枝,枝叶互生,叶片形似柳叶,叶脉微弱,低级脉序,主脉明显,二级脉羽状,三级脉网状。果序圆锥状,果实开裂,由四个基部合生的心皮组成,每个心皮内包裹3至5枚种子,心皮基部还可见明显的花被残留,具有典型的双子叶被子植物的特点。

通过对柳叶甘肃果详细的形态学研究,研究者认为其是一种典型的陆生草本双子叶被子植物,可能生长在湖岸低洼湿润生境内。同时结合其它热河生物群早期被子植物化石记录,可以看出早白垩世中晚期双子叶被子植物已具备一定的多样性。该研究在探讨早期双子叶被子植物起源、进化、多样性及其生境偏好等问题上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2014, 41872010, 41972010和41602023),科技部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与研究专项(2019QZKK0704)和兰州大学基本科研业务基金项目(Lzujbky-2019-45)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nsr/nwab084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被子植物 化石 酒泉盆地 早白垩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