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期刊:全球暖化下哺乳动物被迫迁移 导致病毒传播风险扩大

《自然》期刊:全球暖化下哺乳动物被迫迁移 导致病毒传播风险扩大

《自然》期刊:全球暖化下哺乳动物被迫迁移 导致病毒传播风险扩大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环境资讯中心(姜唯、黄钰婷 编译;许祖菱 审校):《Carbon Brief》报导,一份刊登于《自然》(Nature)期刊的新研究显示,全球暖化之下,哺乳动物被迫迁往较凉爽的地方,进而导致病毒传播风险扩大,「无疑」将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这份研究使用模型绘制出2070年之前,气候变迁将如何改变3100种哺乳动物及其所携带病毒的地理分布范围。结果发现,气候变迁增加了不同哺乳动物接触的机会,并因此提升新兴疾病传播风险。世界各地的「生物多样性热点」以及亚洲和非洲的人口稠密地区最有可能受到影响。

作者表示,根据研究结果,到2070年,气候变迁很可能成为跨物种病毒传播的主要人为因素,而且就算加速气候行动,对缓解病毒演化的风险也没有显著帮助。

气候变迁增加哺乳动物接触机会 提升病毒传播风险

随着气温升高和降雨量变化,部分物种被迫寻找气候条件合适的新家(不能迁移的物种则可能面临灭绝)。

2008年一项针对全球四万个物种的科学文献回顾发现,由于气候条件改变,大约有半数物种已经在迁往其他地方生存,其中大多往气温较凉爽的两极方向移动。

物种在迁移的过程中,也连带将病毒携带到新的地方。新研究称,至少有一万种病毒能够感染人类,但目前绝大多数还只在野生哺乳动物间默默传播。

物种之间的新接触,是有害病原体从动物传播给人类的关键因素,该研究的主要共同作者、乔治城大学全球变迁生物学家柯林.卡尔森(Colin Carlson)解释:「气候变迁让过去未曾接触的物种相遇,也提供了它们互相分享病毒的机会。」

除了共享病原体之外,卡尔森说,物种间的首次接触也提供了病毒演化的平台:「就像在野生动物市场。人们之所以如此担心市场中的病毒溢出风险,正是因为当市场中密集摆放一群健康状况不佳的动物,不仅提高动物与人类接触的机会,也有可能造成病毒演化或跳过宿主直接感染人类。我们在新冠病毒上一遍又一遍地看到这种情况。」

高低碳排情境都会增加传播风险

在这份研究中,研究人员透过模型,描绘3100种哺乳动物,在各种未来情境下的的地理分布变化。其中包含永续利用土地且达成控制升温在摄氏2度以内的情境,以及持续依赖化石燃料、土地快速劣化,导致升温可能超过摄氏4度的情境。

作者表示,研究聚焦于哺乳动物的原因在于,它们所携带的(已知)病毒多样性最高,且与人类健康的关联最大。

科学家透过模型分析这些物种未来第一次接触的所在地区,并使用「病毒共享模型」(viral sharing model)预测跨物种病毒传播的可能性。研究结果显示,「无论在何种排放情境下,绝大多数哺乳动物未来可能的活动范围,将会和至少一种过去未曾接触过的物种重叠。」

研究称,在任何一个未来排放情境下,都会发生「超过30万次物种间的首次接触」,并将导致至少1万5000次一种以上新型病毒的跨物种传播。作者指出,生物多样性丰富、人口稠密的亚洲和非洲地区,是这些跨物种病毒传播事件发生的可能地方,「东南亚、东亚和中非部分地区是人类健康最有可能受到影响之处。」

除了评估可能发生地之外,作者也分析,最有可能传播病原的哺乳动物是蝙蝠,因为它们是唯一具有飞行能力的哺乳动物,因此在因应暖化环境时,得以轻易迁徙到新的地方。

气候行动效果有限 须积极监控野生动物迁移与疾病变化

由于不论在低碳排或高碳排情境下,哺乳动物间的病毒传播风险都前所未见地增加,作者认为,就算加速气候行动,可能也效果有限。

目前因为暖化而发生的物种迁徙行为显示,「生态转型」(ecological transition)已经是现在进行式,「在人类世下,我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将导致更多传染疾病的发生。」

研究也指出,因应这些问题,现在迫切需要投入监测和因应野生动物新兴疾病发生的相关措施。研究共同作者、乔治城大学疾病生态学家格雷戈里.艾伯里(Gregory Albery)说,「我们必须加强建设公卫基础设施,这包含积极监控野生动物的迁移状况与疾病变化,以确保我们能掌握全球变迁的脉动,并保护动物和人类族群。」

参考资料:Carbon Brief(2022年4月28日),Climate change ‘already’ raising risk of virus spread between mammals

本文转载自「环境资讯中心」网站,内容由许多专家学者及民间环团,提供国内外环境教育与环保资讯;主题涵盖全球变迁、温室气体控制、环保生活、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育、能源节约与能源效率、绿建筑等各面向。期许能替没有选票的山林、湿地、海洋、土地发声。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哺乳动物 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