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发现患骨化纤维瘤的鼬科动物化石

副美洲獾复原图 刘梓辰绘图

副美洲獾复原图 刘梓辰绘图

副美洲獾病灶

副美洲獾病灶

副美洲獾头骨

副美洲獾头骨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南方Plus(记者 徐勉 王诗堃):6月20日,中外科学家联合团队宣称取得了一项古病理学的新成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课题组在甘肃临夏盆地发现了一小型鼬科动物——副美洲獾(Parataxidea)的颅骨,其上颌牙齿的远中区域有明显的增生病变,经研究确定为骨化纤维瘤。这是首只被科学记录的患骨化纤维瘤的鼬科动物。该研究第一作者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生王董浩。其他作者还包括美国匹兹堡卡耐基自然历史博物馆古病理学家布鲁斯·罗斯柴尔德(Bruce M. Rothschild)和四川顶上博物馆馆长刘建等,研究论文发表于古生物学期刊《历史生物学》杂志。

古病理学是一门利用现代医学理论研究化石或亚化石动物病变的学科。涉及了病理学、生物学、体制人类学、考古学等领域。古脊椎动物在自然环境中受伤或患病的情况非常常见,但由于化石埋藏的局限,绝大多数病变的证据都体现在骨骼化石上,所以脊椎动物古病理学绝大多数反映的是动物个体骨骼病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课题组十余年来长期致力于古病理学研究,至今已发表包括中华盗龙(Sinoraptor)肩胛骨骨折,中国龙(Sinosaurus)牙槽封闭,禄丰龙(Lufengosaurus)椎关节融合和矢部龙(Yabeinosaurus)腓骨骨折等不同古生物的古病理学论文。

此次研究的化石保存于甘肃临夏盆地百花村新近纪早期晚中新统柳树组中,距今约630万年,是杨家山动物群的成员,化石颅骨仅后缘破碎,其他部分基本完整。副美洲獾是哺乳纲食肉目鼬科的一属。化石全长8.9厘米,是成年个体,它头骨上方平直,头顶上附着咬合肌肉的矢状嵴非常低,说明它的咬合力比较差。最早命名它的德国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根据这些特点推测它以鱼为主要的食物来源。

本次研究的化石原本被围岩包裹,刘建在化石清修过程中发现了面颌部的异常。经过进一步的精修发现,标本上颌骨两侧的后牙位置有明显异常的增生膨大,表面呈砂砾状。左侧增生未膨出,右侧膨出明显,形成一个肿块。病变导致左侧后牙破损和脱落,右侧后牙脱落,齿窝封闭。为了准确诊断,研究团队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对化石标本进行了Micro CT扫描,结果显示:增生组织外边缘浅、亮与正常骨质区分明显;增生的内部显示出密度差异性,其中有深灰色不规则斑点组成,其颜色与增生组织外部一致。不规则斑点被更明亮的光带包围,代表了高密度组织。

经过与现代医学诊断研究过的病变进行对比,发现增生膨大表面与骨化纤维瘤的变现一致。骨化纤维瘤的CT扫描图像和薄片电镜结果也与Micro CT扫描结果匹配,深灰色不规则斑点为骨组织部分,明亮的光带为纤维组织部分。因为纤维组织无法保留在化石中,在动物尸体腐化后形成空腔被含矿流体填充并结晶,在Micro CT图像中显示出高亮。经过进一步CT图像对比,将患兽诊断为青少年沙瘤状骨化纤维瘤。说明患兽在未成年时期就患上了肿瘤。

骨化纤维瘤一般痛感不明显,但对牙齿影响较大,导致患兽无法正常咬合牙齿,臼齿和前臼齿的破坏也影响了食物研磨。根据患兽头骨尺寸判断,病变没有影响其长大,科学家据此推断副美洲獾的主要食物应该比较软,并容易消化。鱼就是符合这些要求的食物,所以该标本为师丹斯基的推测提供了证据,也为骨化纤维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视角。

相关报道:科学家首次发现患骨化纤维瘤的鼬科动物化石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6月2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课题组在甘肃临夏盆地发现了小型鼬科动物副美洲獾颅骨,其上颌牙齿的远中区域有明显的增生病变,经研究确定,这是首只被科学记录的患骨化纤维瘤的鼬科动物。6月20日,此项关于古病理学新成果的研究论文发表于古生物学期刊《历史生物学》杂志。

此次研究的化石保存于甘肃临夏盆地百花村新近纪早期晚中新统柳树组中,距今约630万年,是杨家山动物群的成员。该化石原本被围岩包裹,四川顶上博物馆馆长刘建在化石清修过程中发现了面颌部的异常。

经过进一步精修,研究者发现标本上颌骨两侧的后牙位置有明显异常的增生膨大,表面呈砂砾状,左侧增生未膨出,右侧膨出明显,形成一个肿块。经过与现代医学诊断研究过的病变进行对比,增生膨大表面与骨化纤维瘤的变现一致。

骨化纤维瘤对牙齿影响较大,导致患兽无法正常咬合牙齿,臼齿和前臼齿的破坏也影响了食物研磨。根据患兽头骨尺寸判断,病变没有影响其长大。该标本为骨化纤维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视角。

论文的第一作者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生王董浩。其它作者还包括美国匹兹堡卡耐基自然历史博物馆古病理学家布鲁斯·罗斯柴尔德和四川顶上博物馆馆长刘建等。

相关报道:甘肃临夏盆地发现副美洲獾颅骨化石 是首只被科学记录的患骨化纤维瘤的鼬科动物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表面上看,这是一块普通的动物颅骨化石;但在考古学者眼里,它颌骨两侧的后牙位置明显有了一些不同,这很快就带来了一项新的发现!

6月20日,中外科学家联合团队正式对外宣布取得了一项古病理学的新成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课题组在甘肃临夏盆地发现了一小型鼬科动物副美洲獾(Parataxidea)颅骨,其上颌牙齿的远中区域有明显的增生病变,经研究确定为骨化纤维瘤。

这是首只被科学记录的患骨化纤维瘤的鼬科动物。

此前,最早命名它的德国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曾推测,这种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是鱼。在科学家们看来,本次发现既为师丹斯基的这种推测提供了证据,同时也为骨化纤维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视角。

化石距今约630万年

据介绍,该研究的第一作者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生王董浩。其它作者还包括美国匹兹堡卡耐基自然历史博物馆古病理学家布鲁斯·罗斯柴尔德(Bruce M. Rothschild)和四川顶上博物馆馆长刘建等,研究论文发表于古生物学期刊《历史生物学》杂志。

此次研究的化石保存于甘肃临夏盆地百花村新近纪早期晚中新统柳树组中,距今约630万年,是杨家山动物群的成员。

本次研究的化石原本被围岩包裹,化石颅骨仅后缘破碎,其他部分基本完整。副美洲獾是哺乳纲食肉目鼬科的一属。化石全长8.9厘米,是成年个体,它头骨上方平直,头顶上附着咬和肌肉的矢状嵴非常低,说明它的咬合力比较差。

正是根据这些特点,最早命名它的德国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曾推测它以鱼为主要的食物来源。

患兽未成年就患上了肿瘤

在清修过程中,发现化石有点不一般的是四川顶上博物馆馆长刘建。异常主要是在标本的面颌部。经过进一步的精修发现,标本上颌骨两侧的后牙位置有明显异常的增生膨大,表面呈砂砾状。左侧增生未膨出,右侧膨出明显,形成一个肿块。这样的病变导致标本左侧后牙破损和脱落,右侧后牙脱落,齿窝封闭。

为了准确诊断,研究团队将化石标本送到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进行了Micro CT扫描。

结果显示:增生组织外边缘浅、亮与正常骨质区分明显;增生的内部显示出密度差异性,其中有深灰色不规则斑点组成,其颜色与增生组织外部一致。不规则斑点被更明亮的光带包围,代表了高密度组织。

经过与现代医学诊断研究过的病变进行对比,发现增生膨大表面与骨化纤维瘤的变现一致。骨化纤维瘤的CT扫描图象和薄片电镜结果也与Micro CT扫描结果匹配,深灰色不规则斑点为骨组织部分,明亮的光带为纤维组织部分。

因为纤维组织无法保留在化石中,在动物尸体腐化后形成空腔被含矿流体填充并结晶,在Micro CT图象中显示出高亮。经过进一步CT图象对比,将患兽诊断为青少年沙瘤状骨化纤维瘤。说明患兽在未成年时期就患上了肿瘤。

骨化纤维瘤研究有了新材料新视角

据介绍,骨化纤维瘤一般痛感不明显,但对牙齿影响较大,导致患兽无法正常咬合牙齿,臼齿和前臼齿的破坏也影响了食物研磨。但根据患兽头骨尺寸判断,这样的病变没有影响其长大,科学家据此推断副美洲獾的主要食物应该比较软,并容易消化。

鱼就是符合这些要求的食物,所以该标本为师丹斯基的推测提供了证据,也为骨化纤维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视角。

新闻多一点

本次发现是古病理学的一项新成果。那么,什么是古病理学(Paleopathology)?

这是一门利用现代医学理论研究化石或亚化石动物病变的学科。涉及了病理学、生物学、体制人类学、考古学等众多领域。它“见证出现在古代人类和动物遗存上的疾病的科学”,可以被认为是生物人类学的一个分支科学,

在具体实践中,古病理学以考古发掘出土的人类骨骼遗存、木乃伊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文献记载和应用自然科学手段,致力于疾病在较长时间内的演变发展过程以及人类或其他生物对环境适应性的研究。所以,也有人将其称为疾病考古学。

古脊椎动物在自然环境中受伤或患病的情况非常常见,但由于化石埋藏的局限,绝大多数病变的证据都体现在骨骼化石上,所以脊椎动物古病理学绝大多数反映的是动物个体骨骼病变。

本次宣布发现首只被科学记录的患骨化纤维瘤的鼬科动物的团队成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课题组致力于古病理学研究已有十余年。至今已发表包括中华盗龙(Sinoraptor)肩胛骨骨折,中国龙(Sinosaurus)牙槽封闭恐龙,禄丰龙(Lufengosaurus)椎关节融合和矢部龙(Yabeinosaurus)腓骨骨折等不同古生物的古病理学论文。(原标题:中外科学家联合考古新发现:630万年前动物就患上了肿瘤)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