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万年前一次大气CO₂含量波动直接影响时全球温度变化

在塔斯马尼亚海域航行的科考船

藻类化石

近日,科学家们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撰文,认为四千万年前一次大气CO₂含量的波动,直接影响了当时全球温度变化。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的S.Bohaty博士说:“了解地史时期大气CO₂含量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可以让我们对当前人类活动释放CO₂对全球的影响做一估计。”

一般认为,始新世(5600-3400万年前)长期的温暖环境与大气中相对较高的CO₂浓度有关。然而,研究者们之前并不了解大气CO₂浓度变化是怎样影响短期气候变化的。

为了填补这一科学研究的空白,研究者们将目光集中在了全球气候史上最温暖的时段之一:4000万年前的中始新世。

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太阳能,同时将CO₂和水转变成生长需要的有机物。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下,这些有机物中的碳同位素的组成情况也不同。因此,分析藻类化石中的碳同位素,就能了解古气候。

使用这种方法,科学家们重建了中始新世暖事件期间CO₂含量的波动情况。他们在塔斯马尼亚岛附近的海床底部采集含有藻类化石的沉积物,利用化石浮游生物的物种组成情况,修正了当时CO₂浓度的数据。分析发现,中始新世的暖期内,CO₂浓度在40万年间增长了一倍,温度升高4-6℃。

Bohaty说:“我们发现,在整个暖期内CO₂浓度变化与海洋表面温度有密切联系,因此可以说,CO₂浓度增加是中始新世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

4000万年前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太大了,因此不可能是因为温度升高而形成的正反馈。CO₂浓度的剧烈变化是地球温度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研究者们指出,这些大气中急剧增多的二氧化碳,一定来源于某个自然的二氧化碳源,它将CO₂不断地注入大气层。这场4000万年前的大气变化,与喜马拉雅山的抬升、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间一片海洋的消失在时间上刚好巧合。科学家们认为这些地质事件和CO2浓度或许有关联。

 

来源:化石网/faywater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大气 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