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冰河时期的生物——樱花钩吻鲑

(神秘的地球报道)据美国国家地理(撰文:潘佳修):新台币2000元钞票上面有两条鱼,那是台湾特有种樱花钩吻鲑(Oncorhynchus masou formosanus),有国宝鱼之称,又称台湾鲑、梨山鲑。樱花钩吻鲑是台湾保育史上具有悠久资历的生物,1984 年政府将其定为濒临绝种的物种,并展开保育与研究工作。经过雪霸国家公园20余年的研究和环境监测等各种努力,樱花钩吻鲑族群数量终于从最低只剩下200余尾增加为4000至5000尾,不仅数量稳定且能自我繁殖,并成功扩展至其他溪流繁殖,分布范围不再局限于七家湾溪流域。

来自冰河时期的生物

樱花钩吻鲑是冰河时期遗留下来的生物。在台湾,这种鱼被人类利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在3500年前的七家湾史前人类文化遗址,考古学家从出土的文物中发现,居住在此的人类可能曾利用渔具来捕捉樱花钩吻鲑。此外,在樱花钩吻鲑于20世纪被学者正式命名前,大甲溪上游的泰雅族原住民就会捕捉这种鱼做为动物性蛋白质的来源,泰雅族称之为bunban(本邦)。

樱花钩吻鲑是台湾的国宝鱼,生活在武陵地区的七家湾溪,是濒临绝种的保育类动物。照片:雪霸国家公园提供。

樱花钩吻鲑是台湾的国宝鱼,生活在武陵地区的七家湾溪,是濒临绝种的保育类动物。照片:雪霸国家公园提供。

拆大坝为樱花钩吻鲑

1940年代,樱花钩吻鲑曾经遍布大甲溪上游的主流与支流,但由于大甲溪上游集水区的农业开发、污染、拦砂坝阻隔等人类活动破坏了它们的生存环境,后来仅剩下台中武陵地区的七家湾溪还有樱花钩吻鲑踪迹。雪霸国家公园于1992年成立后,就致力于园区内的樱花钩吻鲑保育工作。雪霸国家公园为了樱花钩吻鲑的保育,在1999 至2001 年间进行拦沙坝拆除作业,拆掉了4 座高度4公尺以上的拦沙坝(原本在七家湾溪流域内有11座拦沙坝),希望改善河床栖地,重塑樱花钩吻鲑生活的环境。武陵管理站主任廖林彦说:「拆坝后,要等河床降低、大石裸露、回复生态到适合樱花钩吻鲑栖息的多样性环境,还需3到5年的时间,中间最好经过大水的洗礼,效果更佳。」

飞越七家湾溪

雪霸国家公园管理处(简称雪霸处)指出,在武陵地区的长期生态研究中,观察记录到七家湾溪流域的鲑鱼族群最大生态承载量可达5000余尾,现有的整体鱼群数量在4000余尾左右,符合监测计画中生态模式推估的最大量,显示族群已有稳定生存环境。

雪霸处自2006年起就进行溪流栖地放流及族群监测工作。经过2009、2010年的放流作业后,保育人员欣喜发现,七家湾溪附近同为大甲溪上游溪流的「罗业尾溪」,也建立了数量达1000多尾的樱花钩吻鲑族群: 2014年6月的调查记录显示,放流个体所繁殖之野生族群共有1681尾,其中新生鲑鱼有650尾。

周遭溪流生态关系着樱花钩吻鲑的存活,廖林彦表示,健全的族群需要至少3条相距一定距离的溪流有樱花钩吻鲑,达到一定的数量且能在其中自我繁衍才算成功;因此复育的工作仍需持续进行多年,才有将樱花钩吻鲑从濒危物种名单中移除的可能。

樱花钩吻鲑保障我们喝的水

廖林彦认为,樱花钩吻鲑对于溪流生态是一种环境指标,只要樱花钩吻鲑族群健康,周遭生态如猫头鹰、蛇类、鸟类等也会丰富多样,更是保障了住在下游人们的饮水安全。 5000尾的樱花钩吻鲑族群,显现了雪霸国家公园管理处进行就地及异地保育策略的阶段性成果。廖林彦表示,樱花钩吻鲑复育,要经过各种考验,例如台风就会影响樱花钩吻鲑的存活数量。研究单位今年10月初也会在松茂社区的乐山溪进行樱花钩吻鲑种鱼的放流。期望在不同溪流,建立更多卫星族群,增加鲑鱼族群遗传多样性,让台湾樱花钩吻鲑族群生生不息。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