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遇到熊攻击 装死是个不错的办法

一般来说,生性害羞的黑熊看到人类时会闪得远远的,不过当母熊感觉到心肝宝贝受到威胁时,便会毫不客气发动攻击。 PHOTOGRAPH BY DREW RUSH, N

一般来说,生性害羞的黑熊看到人类时会闪得远远的,不过当母熊感觉到心肝宝贝受到威胁时,便会毫不客气发动攻击。 PHOTOGRAPH BY DREW RUSH, NATIONAL GEOGRAPHIC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美国国家地理(撰文:Matt Hart 编译:林品竹):这位马拉松选手在比赛时遭遇熊攻,这篇文章会教你如何保命。

凯伦.威廉斯(Karen Williams)6月18日在新墨西哥州北部的瓦尔斯火山口保护区(Valles Caldera National Preserve),在一场黑熊追逐战中整整跑了超过六小时。这位今年五十三岁的运动员,打从1984年以来便开始参加铁人三项,并在五十岁那年时开始参加极限马拉松。她参赛当天状况不错。 「我跑得很慢,而且天气很热,但我对自己说:没问题的,我一定能跑完。」威廉斯在她位于新墨西哥州洛阿拉莫(Los Alamos)的家中回忆着。

当她抵达山丘上标示23.4哩之处时,她在五十名参赛者中名列第三十位,突然她听到了一阵声响,但为时已晚。

「我的听力不是很好,在我看到它之前,它已经在从沼泽那里直向我冲过来。」威廉斯说,在她遭母熊冲撞的同时,她注意到旁边的一只小熊。母熊撂倒威廉斯并对她又抓又咬。 「我双手高举尖叫,因为那真的有够痛的,不过我可以感觉到这嚷嚷让母熊更愤怒。」

母熊对威廉斯又出了一掌,威廉斯感觉眼珠都快掉出来了。威廉斯用手护着自己并向右侧翻滚,于是母熊攻向她左颈。威廉斯蜷曲身子,将当时身上的背包作为唯一护盾。

然后威廉斯决定装死。 「我知道它不喜欢我的尖叫声,于是我闭嘴并停下动作。」结果这个方法奏效了。母熊转身带着小熊离开,并不时回望。

曾经从戎的威廉斯,如今是一名紧急救护和急诊的护理师。她说「我可以保持头脑清醒,因此我当下大多时候都在想该如何面对攻势。」

她想起了在前一年她曾读过一篇关于遭遇熊攻击的文章,于是她在地上躺着不动整整十分钟,直到她不再听到熊的声音为止。当时她已无法走路或是完全睁开眼睛,于是她爬了十英尺到树荫下等待。

过了约半小时,她终于听到了熟悉的声音。 「原来是肯.欧康纳(Ken O’Connor),今年七十九岁的他是来自格兰特(Grant)的极限马拉松运动员,」威廉斯说。欧康纳协助她脱离现场,搭机送医至阿布克库(Albuquerque)的新墨西哥大学医院(the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Hospital)。

「攻击事件发生的前一个小时,有一百五十人经过该处。通常熊会避开如此众多的人群而闪得远远的。」比赛主办人克里斯.克恩(Kris Kern)说。 「这项赛事迈入第十届,而我本人也在这儿跑步近二十个​​年头,总共只看过两只熊而已。」

新墨西哥州法律规定,攻击人类的熊必须被安乐死。新墨西哥州渔猎处(The New Mexico Department of Game and Fish,NMDGF)利用追踪项圈找到了这只熊,并当晚把它送上西天。它的脑一部分被拿去做狂犬病化验。

「没人喜欢杀动物,尤其是我们。我们的工作是保护野生动物。」NMDGF 发言人丹.威廉斯(Dan Williams)说。

「渔猎处尽力了。」威廉斯说,她相信这条​​法律是为了让人们不用为了狂犬疫苗花上1,000美元,大部分的新墨西哥州居民负担不起这笔钱,而保险也不会理赔。目前官方正在搜寻那群小熊,以便将它们带到野生动物中心。

人口增多与熊攻事件数成正比。

「熊很情绪化也很聪敏;多数情况下,熊看到人类会跑得远远的。」撰写了《与熊共度的岁月,暂译》(The Story of Brutus: My Life With Brutus the Bear and the Grizzlies of North America)一书的美国野生动物学者凯西.安德森(Casey Anderson)说。 「黑熊发动攻击有两种可能:它们当你当成威胁或食物。99%情况下,熊都将你视为威胁,因此一旦反击只会造成更多麻烦。」

如果你吓到了一只熊,安德森建议此时该停止攻势,避免对上视线并缓缓后退。安德森说,如果熊认定你会造成威胁并发动突袭,切记摆出非防御姿势并保持冷静。 「尖叫是人们脸部和颈部遭受攻击的主要原因,因为熊就是要你安静下来。」安德森说。

一只饥饿或是生病的黑熊很可能会对人发动强烈攻击。如果是这种罕见情况,你就该硬起来了。 「集中攻击熊的敏感弱点,像是眼睛和鼻子。」安德森说。 「不论熊攻击的动机是什么,防熊喷雾是你的最佳武器。这会给熊一个教训,就像我们闻到臭鼬的恶心味便会离得远远的,是一样的道理。这是双方都能保住小命的方式。





上一篇 下一篇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