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 鱼类“攀鲈”化石现身藏北令人生疑

攀鲈化石
   西藏尼玛盆地

西藏尼玛盆地

鲤科鱼类化石

鲤科鱼类化石

现生攀鲈

现生攀鲈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央视网:最近几年,中国古生物科学家们相继在藏北高原的多个盆地发现化石点,这是继在阿里地区的扎达盆地化石点后的又一次重要发现。记者跟随中科院古生物科考队走进了藏北化石发现点,试图解开上千万年前的生命之谜。

西藏尼玛盆地周边的几个县都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县之一。但是在2000多万年以前,这里属于一片大湖的湖底。这里每一个地层的层位所代表的时间就像树的年轮一样,有的代表几万年,有的代表十几万年。在这里走一小段路,很可能就已经穿越了上百万年的时间。

据中科院古生物科考队队长吴飞翔介绍,收获大了!今天发现的主要是鱼类,到今天为止已经发现100多条鱼了。攀鲈化石是科学家在藏北发现的最典型的鱼类化石。

现在的攀鲈,主要生活在中国南部、东南亚、南亚至非洲地区。在广西的花鸟市场,攀鲈还被当做景观鱼出售。小家伙个头不大,因为有特殊的“迷鳃”,放在湿润的地上甚至还可以用鳃盖和鳍磕磕绊绊行走,模样非常可爱。因此,大伙喜欢叫它攀爬鱼。然而,在海拔超过4700米的尼玛盆地,怎么会发现喜欢温暖湿润环境的鱼类呢?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张弥曼分析称,如果发现了攀鲈的化石,也就说明这个地方在攀鲈生存的时候,海拔还不是特别高。因为现代的攀鲈,大约都在海拔500米以下,多一点的可以到1200米。

科学家认为,在这里发现了攀鲈化石,说明2600万年到2400万年以前尼玛盆地的古海拔,可能在1000米左右。那么,攀鲈是什么时候在青藏高原灭绝的?能不能通过攀鲈在青藏高原上的出现和灭绝,来还原2000多万年前的面貌呢?

吴飞翔表示这个不好说,但是至少可以这么讲,攀鲈至少在2000多万年前还在这个地方。环境一变,生物面貌就变,动物植物的组合、群落的面貌也就变。现在科考队在这边做的工作的目的就是找到这个生态系统的面貌在这个时间里面是怎么变化的。

其实,要真正还原当时的面貌,揭开青藏高原2000多万年前的秘密,还需要更多的化石证据,还原整个生态系统。

北极、南极和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第三极,是全世界科学家非常关心的地区。17日上午,由中国科学院和西藏自治区联合举行的第三极综合大科考正式启动,首轮启动的江湖源科学考察队从拉萨出发,四支科考队、近百名科学家将陆续前往藏北的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展开为期两个月的综合考察。这也是青藏高原时隔40多年后,第二次大规模、综合性科考。

从6月到8月,科考队伍将深入长江源头各拉丹东、世界上最大的中低纬度冰川普若岗日、西藏第一大湖色林错等地,进行“冰芯钻取”“湖芯取样”、野生动植物生境观察、藏北化石考古发现等科考项目。

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末,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距今已近50年。本次是青藏高原第二次大规模、综合性、全方位科考。

第三极地区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面积约500多万平方公里,近50年来气温上升了2摄氏度以上,气候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例如冰川退缩趋势加剧、高原冰湖溃决洪水发生频率增加、冰崩等新型灾害出现、长江中下游洪水明显增多等等,这些严重威胁着“亚洲水塔”安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据了解,今年计划实施的四个综合科考重点区,除了藏北的江湖源区外,还有西部的河湖源区,中巴走廊、南部的南亚陆路大通道。首轮启动的江湖源科考,将为色林错国家公园建设等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关报道:时隔四十年再探“第三极”——科学家解析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看点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新华社(吕诺 王沁鸥):壮美的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和“第三极”。时隔四十余年,我国6月17日启动第二次青藏高原大规模综合性科考。首先拉开帷幕的是江湖源考察,科考队员将兵分四路,重点对长江源头区域和西藏最大湖泊色林错区域进行观测研究。

“第一次是‘发现’,这一次是看‘变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说,近年来,青藏高原资源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需要通过综合科学考察提出应对方案。

为“长大”的高原湖泊“做体检” 

在很多人印象中,青藏高原是一片荒凉苦寒之地。事实上,这里分布着大大小小1000多个湖泊。自1990年以来,青藏高原湖泊水量已经增长1000多亿立方米。

“这相当于增加3个三峡水库的水量。”湖泊与水文气象考察队负责人、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长朱立平说,“色林错也在近年来不断扩大,已超越纳木错,成为西藏第一大湖。”

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面积变化最大的湖泊就是色林错,其湖泊面积从1976年的1667平方公里,增加到2009年的2324平方公里,扩张40%左右。

高原湖泊面积和水量的增大,对局部气候乃至东部季风区的旱涝都可能产生影响。“长大”的高原湖泊亟待进行一次全面“体检”。

朱立平介绍,此次考察将对包括色林错在内的藏北湖泊群进行湖底地形图的绘制,并对水体参数进行测量。“我们需要知道,高原气候变化让湖泊到底产生了哪些改变。”他说。

不同于以往,无人船将首次应用于青藏高原的湖泊水文气象考察,设置好船只航线和测量程序,湖泊深度、湖水pH值、电导率等参数一测便知。

此外,科考队还将钻取水底沉积岩芯,它是重现湖泊历史的“一手史料”。朱立平说:“青藏高原在两三万年前也经历过一段‘大湖期’,那时的色林错和纳木错甚至是连在一起的。通过钻取沉积岩芯,研究历史上的湖泊扩张及其与当时生态环境的关系,可为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破译冰“芯”中的气候、环境“密码” 

想知道过去100年特别是近50年来青藏高原温度和降水的变化过程,科考队只需通过钻取冰芯便能“穿越时空”——这些秘密就封存在冰芯中。

冰川的冰芯记录保存着过去的气候变化信息:冰芯稳定同位素记录可揭示高海拔温度变化,冰芯积累量记录可恢复高海拔降水变化,从而为区域气候环境变化研究提供必要的数据补充。

冰川与环境变化考察队负责人、中科院研究员徐柏青介绍,科考队将在西藏自治区最大的内流河——扎加藏布源头的各拉丹冬和唐古拉冰川,以及青藏高原最大的冰川——普若岗日冰原,开展冰芯气候记录和冰川变化、融水径流等考察工作,完善过去已有的野外观测,填补资料空白区,揭示这一区域冰川变化和气候变化特征,认识冰川与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影响。

此次考察区位于青藏高原中部重要的冰川发育区。如普若岗日冰原,面积达400平方公里,是全球中低纬度最大的冰川;各拉丹冬发育冰川130条,其中姜根迪如冰川是长江发源地,各拉丹冬南侧冰川融水是扎加藏布和色林错的补给源。这些冰川不但极具科研价值,而且风光雄奇,具有很高的“颜值”。

寻史前人类足迹,查珍稀物种“户口” 

位于色林错地区的尼阿木底遗址,是一处规模宏大、地层堆积连续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据古生态与古环境考察队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邓涛介绍,2016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对尼阿木底遗址开展了考古发掘,现已初步确定,该遗址距今至少3万年——也就是说,早在3万年前,已有人类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邓涛说,此次科考将继续发掘有地层埋藏的古人类遗存,提取高精度测年和环境分析样品,进一步还原人类探索高原的历史过程及环境动因。

另外,色林错目前还是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未来,西藏拟在该地区建立集保护、教育、科研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公园。在不破坏高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游客或许有机会与高原精灵“亲密接触”。

“不只是黑颈鹤,色林错湖区内还广泛分布着许多高原珍稀动植物物种。”生物与生态变化考察队负责人、中科院研究员杨永平介绍,这次科考也担负着对区域内动植物种类、数量、分布区进行摸底,为国家公园的自然保护与生态旅游规划提供科学数据与建议的任务。科考队将绘制出区域内的植被图和动物重点栖息地分布图。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化石 攀鲈 青藏高原 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