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16万笔数据归纳116个热点 台湾动物路杀地图出炉

汇整16万笔数据,4880位公民科学家,记录583种10万7000只,结合公民参与的路杀社发布台湾百大路杀热点。 制图:林德恩

汇整16万笔数据,4880位公民科学家,记录583种10万7000只,结合公民参与的路杀社发布台湾百大路杀热点。 制图:林德恩

路杀热点集合众多单位的努力,其中最令国际钦羡莫过于四千多位公民科学家的投入。 摄影:廖静蕙

路杀热点集合众多单位的努力,其中最令国际钦羡莫过于四千多位公民科学家的投入。 摄影:廖静蕙

繁殖季穿越马路,常使梭德氏赤蛙命丧轮下。 环境信息中心数据照片

繁殖季穿越马路,常使梭德氏赤蛙命丧轮下。 环境信息中心数据照片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环境信息中心(特约记者 廖静蕙):台湾石虎路杀议题引发社会大众关怀,九年来已纪录100只石虎因路杀死亡,背后隐含更庞大的数字,台湾每年有数百万动物死于车祸,同时威胁用路人交通安全。 结合民众参与的「路杀社」,八年来汇整全台16万笔动物路杀数据,找出116个动物路杀好发路段,25日记者会发布消息,邀请用路人减速慢行、关心道路生态。

16万笔数据除了11万多笔由特生中心路杀社团队纪录,还包括交通部高速公路局、营建署国家公园及民间保育团体的5万多笔数据;高速公路局、阳明山和垦丁国家公园已在其辖管道路分别进行超过10年甚至20年以上的监控调查与改善。 相关图资也经由就职于图资公司的志工,贡献专长制作成「台湾路杀地图」。

全球为数最多的公民参与 116个路杀热点提醒用路安全

为了减缓动物路杀的发生,农委会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于2012年起推动路杀社公民科学计划,邀集所有关心此议题的民众,在全台各地以拍照、打卡方式记录路上死亡的动物。 至今,超过4880位公民科学家,记录583种、10万7000只车祸死亡动物的时空信息。 「在国际间是相当难得的努力量。 」特生中心主任杨嘉栋说。

16万笔数据除了11万多笔由特生中心路杀社团队纪录,还包括交通部高速公路局、营建署国家公园及民间保育团体的5万多笔数据;高速公路局、阳明山和垦丁国家公园已在其辖管道路分别进行超过十年甚至20年以上的监控调查与改善。

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员林德恩解释,116个易发生动物路杀的路段,是依据「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中大型哺乳类」、「保育类物种」、「非保育类但会有短时间内大量死亡的物种」,以及「常有动物聚集的路段」,并将石虎、穿山甲、白鼻心、 台湾猕猴、领角鸮、陆蟹、青蛙、斑龟和游荡犬等物种纳入思考。

「非保育类但会有短时间内大量死亡的物种」例如陆蟹抱卵释幼、蛙类繁殖期到溪边等,大量出现马路导致路杀死亡;「常有动物聚集的路段」如台东登仙桥、云林林内、塔塔加因民众喂食群聚的台湾猕猴;游荡犬猫喂食点;林德恩说, 喂食野生动物易导致野生动物分心,在失去戒心下发生车祸,也影响用路人安全。

若依据动物类群归类,有47个热点危及爬行类、42处哺乳类、16处两栖类、八处鸟类、七处陆蟹,以及一处昆虫;路杀调查数据较完整的县市,是新北市、台北市、苗栗县、台东县和台南市。 数据较为缺乏的县市为花莲县、新竹县、嘉义县和宜兰县。

大山背到河边求偶的梭德氏赤蛙 十年倡导路死率降低

蛙类求偶季节,会从森林底层往溪边寻找对象,若须穿越马路,就易遭辗毙。 2008年起,关注新竹县横山乡大山背梭德氏赤蛙(Pseudoamolops sauteri)的荒野保护协会,历经十年,路杀率已大幅降低,每年平均一个月纪录约2000~2500只青蛙,路杀约占5~6%。 新竹分会副会长邓云栋说,因县政府、当地居民以及荒野协会志工的努力,才得以改善这种情况。

新竹县政府2010年在竹34、35乡道立了注意青蛙的警示牌,这几年更结合当地小区的村长,居民来当志工。 每年10月繁殖季节,每逢假日由荒野志工带领居民护蛙,平日则由村长邀请居民协助交管。 村长曾说,不知当地梭德氏赤蛙如此珍贵,也不会注意;看到这么多志工认真看待这件事,进而认同护蛙、减少路杀。

荒野为此认养陆蟹到溪边产卵沿途的环境维护,尽量维持生态样貌,平日来捡垃圾、除草等。 虽与小区建立伙伴关系,仍需不断沟通,尤其遇到工程时。 邓云栋举例,今年几场大雨造成水沟冲刷,复建工程即倾向水泥工法,就须与地方倡导、协调,期能以较有利生态的施工方式代之。

高美滩地夕阳虽美 保护释幼的陆蟹们更美

长期关注监测高美湿地的东海大学生命科学系特聘教授兼研发长林惠真说,水系是动物生存最基本的要求,当道路穿插过水系,就会有潜在的问题;而环海道路动物更直接影响降海释幼的陆蟹。

以高美湿地而言,外环道路堤岸旁的防汛道路,水沟过去就是荒地农田,陆蟹喜欢栖息之处。 每年清明到中秋节间,农历初一、十五前后2~3天,晚上7~9点间,成群的抱卵母蟹出门到滩地,沿途穿越防汛道路、爬过堤岸,眼见着就要进入高美湿地了,这时遇到看完夕阳回家游客所组成的车阵,无数陆蟹最终折损于此。

林惠真指出,路杀热点集中在短短500公尺内,研究团队12天的调查中,纪录上千只路杀死亡的蟹类,死亡率达50%,换句话说,一只怀孕的螃蟹出门到海边释放幼蟹,只有一半的机会能回栖地。 除了直接因车辆辗毙,还有一些是因道路阻隔,增加螃蟹在路面逗留的时间,而受蚂蚁攻击眼睛导致死亡。

无齿螳臂蟹(Chiromantes dehaani)、红螯螳臂蟹(Chiromantes haematocheir)是此地路杀常见的物种。

「螃蟹路杀的时间是有高峰期,只要时间抓得对,就可减少陆蟹路杀的机会。 」林惠真说,目前建议是在路杀热点特定时段、单方向交管;另外也与水利署第三河局交涉改变堤防结构的可能,当螃蟹通行顺畅、减少爬不上去的逗留时间,就不会让敌人有机可趁。

行经国家公园、中横 减速慢行尊重野生动物

以「保护国家特有之自然风景、野生物及史迹,并供国民之育乐及研究」的国家公园,也有18个路杀热点,由以阳明山国家公园为榜首,独占八个热点,包括链接台北到淡水、美丽的101甲公路(巴拉卡)公路,不少爬虫类命丧轮下。 特有种泰雅钝头蛇(Pareas ataya)、特有保育类金丝蛇(Amphiesma miyajimae)、羽鸟氏带纹赤蛇(Sinomicrurus hatori)都入榜。

持续几年在阳明山进行生态廊道监测的文化大学生命科学系副教授陈怡惠,即建议驾驶人行经国家公园减速慢行。 「大多路杀都是车速过快,动物和用路人都来不及反映,放慢速度就有机会避免路杀发生。 」以101甲公路为例,沿途是天然森林、野生动栖息环境,包括台湾野外数量很少的保育蛇类;当车辆减速就有机会让牠们溜走。

至于百大热点高海拔代表,当属海拔接近3000公尺的中横公路;因交通流量大、车速快,路杀热点沿路形成线状;而受路杀影响的物种首推黄鼠狼,也是飞鼠、长吻松鼠等众多物种的热点。 特生中心动物组长张仕纬说,黄鼠狼虽族群数量稳定,但台湾的黄鼠狼(Mustela sibirica taivana)非常特别,和亚洲大陆的黄鼠狼长得不一样,分类学上愈来愈凸显这个差异十分珍贵,邀请用路人一起守护。

除了上述几个受到关注的路杀议题,包括垦丁国家公园香蕉湾陆蟹穿越台26线、新北市三峡褐树蛙北114、115县道等,都结合当地社群发展解决对策。

对于既成事实的道路,特生中心持续发展减缓生态冲击的措施,路杀热点调查、信息公开,是其中之一。

林德恩说,全台保育类动物的生态热点图即将出炉,过去因数据缺乏、也没有生态热点的概念,所有开发皆以人类需求为单一考虑,造成少数路杀热点也与生态热点重迭。 当今强调缝补生态系、着重预防原则之际,公民参与是非常重要的选项,路杀社就是其中一项实践。 这也是国土生态绿网计划的核心价值。

「现在每周都有生态检核的公司来要数据,原因就是要避免把路或建设盖在生态热点上! 」林德恩建议,用路人可以透过路杀热点信息,或使用内建路杀热点的导航软件,让用路行车无负担,守护生物多样性。

本文转载自「环境信息中心」网站,内容由许多专家学者及民间环团,提供国内外环境教育与环保信息;主题涵盖全球变迁、温室气体控制、环保生活、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育、能源节约与能源效率、绿建筑等各面向。 期许能替没有选票的山林、湿地、海洋、土地发声。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动物 石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