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石崖溶洞丹尼索瓦人基因出土 证先民曾在青藏高原生活

发现丹尼索瓦人基因的白石崖溶洞。

发现丹尼索瓦人基因的白石崖溶洞。

“夏河人”颔骨化石,证实他就是丹尼索瓦人。

“夏河人”颔骨化石,证实他就是丹尼索瓦人。

专家在洞穴内采集样本。

专家在洞穴内采集样本。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东网:中国一支联合考古团队周五(30日)公布,在甘肃省一个白石崖溶洞的沉积物中,成功提取10万年前居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丹尼索瓦人(Denisovan)基因线粒体,证明这支在约4.5万年前已灭绝的神秘人种,也曾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广泛分布。

发现线粒体的白石崖溶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3,200多米,同一地点在上世纪80年代,曾发现一件前所未见的古人类下颔骨化石,被命名为“夏河人”。来自兰州大学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人类研究所等机构的考古专家团队,10年前开始在同一洞穴展开研究工作,直至最近才有所发现,并由这基因线粒体证实“夏河人”其实就是丹尼索瓦人。

20世纪末,俄罗斯考古人员在阿尔泰山丹尼索瓦洞穴内,发现丹尼索瓦人的化石。当时出土的除一节指骨和3颗牙齿化石,更包括一批精美的石器。比起同期的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的化石资料一向极为罕有,因此不能得知他们的长相和体态,只可以由遗传学基因分析去了解他们。

这次在甘肃省的发现,亦是首次在阿尔泰山以外发现丹尼索瓦人足迹,被认为是考古学上的里程碑。有关研究结果刊于周五出版的《科学》杂志。

相关报道:白石崖溶洞遗址发现晚更新世丹尼索瓦人DNA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中科院青藏高原所:10月30日凌晨两点,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在线发表了题为“青藏高原白石崖溶洞晚更新世沉积物中发现丹尼索瓦人基因”(Denisovan DNA in Late Pleistocene sediments from Baishiya Karst Cave on the Tibetan Plateau)的重要成果。此项研究为中科院青藏高原所陈发虎院士与兰州大学、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德国马普学会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等多家研究单位合作完成。 

丹尼索瓦人,首次发现于阿尔泰山丹尼索瓦洞,是新发现的一支古老型人类。尽管丹尼索瓦人人骨化石材料较少,但通过深入研究其遗传特征,与曾广泛分布在欧洲的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对现代大洋洲、东亚、南亚和美洲原居民有遗传贡献,是国际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 

2019年,中科院青藏高原所与兰州大学研究团队报道了发现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白石崖溶洞的夏河人下颌骨化石的研究成果,利用古蛋白分析方法鉴定其为丹尼索瓦人,利用铀系测年方法将其年龄确定为距今至少16万年。这是青藏高原上发现最早的人类活动证据,也是除丹尼索瓦洞以外发现的首件丹尼索瓦人化石,将丹尼索瓦人的空间分布首次从西伯利亚地区扩展至青藏高原,是丹尼索瓦人研究和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研究的双重重大突破。此项研究成果于2019年发表在同为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的Nature杂志上,在国际国内古人类学界和考古学界引起轰动,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广泛肯定和支持。 

然而,因为夏河人化石鉴定为丹尼索瓦人主要依据古蛋白中的一个氨基酸,并且化石缺乏埋藏地层和共存考古遗存信息,因此,该化石尽管极大地推动了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和丹尼索瓦人的研究,但其所揭露的这支分布在青藏高原上的丹尼索瓦人的信息仍非常有限,比如我们对其时空分布、遗传特征和文化内涵等所知甚少。 

为全面了解夏河人下颌骨所代表人群在青藏高原生活的情况,自2010年开始,陈发虎院士带领的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在白石崖溶洞及其所在甘加盆地开展考古调查和研究工作。2018年,由团队骨干张东菊教授带领的以兰州大学研究生为主的环境考古团队,对白石崖溶洞遗址进行首次考古发掘,并邀请国内外多个研究团队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 

经过多年的努力,研究团队在白石崖溶洞的研究获得重大研究成果,发现白石崖溶洞遗址保存有丰富的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古人类活动遗存,成功获取丹尼索瓦洞以外的首个丹尼索瓦人线粒体基因序列,揭示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 

研究团队的发掘和研究工作显示,该遗址保存有连续的旧石器文化层和丰富的旧石器考古遗存,包括大量的石制品和骨骼遗存。石制品主要由采自洞前河谷的角页岩和变质石英砂岩砾石打制而成,打制技术以简单石核石片技术为主,有较多的刮削器等工具。骨骼遗存多较破碎,有人工砍砸和火烧痕迹,初步分析显示,上部文化层以羚羊、狐狸、旱獭等中小型动物为主,下部文化层则以犀牛、野牛、鬣狗等大中型动物为主。沉积物的多指标分析显示,地层堆积主要为原生堆积,考古遗存未经过明显扰动。 

洞穴沉积物一般来源和搬运较为复杂,准确测年较为困难。研究团队在第1-6层选择了14件动物骨骼进行AMS14C测年,发现第4-6层的骨骼已经超出14C测年上限。同时,在第2-10层采集了12个光释光样品,邀请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李波副教授共同开展单颗粒光释光测年分析,共提取了30000多个长石和石英颗粒进行单颗粒光释光测年。结合AMS14C和光释光测年结果,建立贝叶斯年龄模型,为遗址建立了距今~19-~3万年的可靠年龄框架。 

沉积物DNA是一种新兴的古DNA分析技术,考古遗址沉积物可追踪相关遗址DNA保存状况及可能存在的远古人类,弥补了人类化石一般可遇而不可求的缺憾,极大地扩大了研究对象,打开了研究旧石器考古遗址人群演化的新窗口。遗址发掘前,研究团队邀请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付巧妹研究员一起开展沉积物DNA分析研究,张东菊教授与付巧妹研究员一起制定了古DNA分析沉积物样品的采样计划,确保样品采集和运送过程中不会受到现代人类的污染。付巧妹研究员团队通过高效的古DNA捕获技术尝试钓取35个样品的242种哺乳动物和人类的线粒体DNA,分析显示,沉积物中的动物古DNA,包括犀牛、鬣狗等灭绝动物,与遗址发现的动物骨骼遗存一致。并同时成功获得了古人类线粒体DNA,进一步分析显示其为丹尼索瓦人DNA。结合地层测年结果,发现丹尼索瓦人DNA主要出现于距今10万年和距今6万年前后。更有趣的是,通过线粒体DNA系统发育树分析,白石崖溶洞遗址6万年前的丹尼索瓦人DNA与来自俄罗斯阿尔泰山脉丹尼索瓦洞穴的晚期丹尼索瓦人(Denisova 3和Denisova 4)有最紧密的遗传联系。这是首次在丹尼索瓦洞穴之外的地方发现丹尼索瓦人,是支撑丹尼索瓦人分布广泛的一个有力证据。

综合夏河下颌骨化石和白石崖溶洞的最新研究结果来看,丹尼索瓦人自倒数第二次冰期至末次冰期都生活在青藏高原,并且与阿尔泰山地区的晚期丹尼索瓦人有最紧密的遗传联系,说明其基本适应高寒缺氧环境,进一步证实丹尼索瓦人曾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东侧。 

白石崖溶洞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白石崖溶洞遗址的丹尼索瓦人活动提供了可靠的地层学、考古学、年代学和遗传学证据,为进一步理解丹尼索瓦人的时空分布、遗传特征、文化特征、环境适应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并且对重建青藏高原古人类活动历史和厘清东亚古人类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此项成果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专项产出的一项重大科学发现,也是在中国考古遗址沉积物中提取古人类DNA的第一个成功案例。此前,陈发虎院士带领的科研团队已经在农业人群定居青藏高原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后续研究将为进一步揭示青藏高原早期人类历史,特别是青藏高原丹尼索瓦人的体质形态、遗传和文化特征等,提供更多科学证据和关键信息。 

本文第一和通讯作者为兰州大学教授、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和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特聘客座研究员张东菊。 

论文链接: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70/6516/584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丹尼索瓦人 青藏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