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团队成功将藏匿在住宅区的水獭迁往较易取得自然食物的地点

新加坡河边正在吃午餐的野生水獭家族(非搬迁的家族)。图片来源:Brian Evans(CC BY-ND 2.0)

新加坡河边正在吃午餐的野生水獭家族(非搬迁的家族)。图片来源:Brian Evans(CC BY-ND 2.0)

(神秘的地球uux.cn)据环境信息中心(姜唯、陈文姿编译;许祖菱审校):水獭浮在水上吃东西的可爱模样萌翻很多人。新加坡水獭曾濒临灭绝,但在政府改善河川污染后,不仅成功回归,还调节良好。时常被拍到逛大街的画面,也有几次因闯入住家池塘吃鱼、咬伤民众而上新闻。

10月上旬,新加坡团队成功将藏匿在住宅区、以池塘里观赏鱼为主食的水獭迁往较易取得自然食物的地点。这是新加坡首次的水獭搬迁行动,搬迁的是三只成年水獭跟三只小水獭。参与计划的专家特别澄清,这是考察小水獭生存的「最后手段」,主因是水獭家族的巢穴位置危险且缺乏自然食物来源。

小水獭出生环境不佳迁移情非得已

这场迁移行动由新加坡国立大学、野生动物专家、民间组织、新加坡国家公园局(National Parks Board,NParks)共组的水獭工作小组规划进行,将实里达(Seletar)地区的六只水獭移往有自然食物的地点,地点并未公开。根据《卫报》报导,该水獭家族已在民宅池塘捞鱼长达数月,甚至曾一晚入侵了10户人家。

这次迁移引来媒体注意,但报导一开始着重在水獭家族的入侵与搬迁。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学家西瓦索蒂(Sivasothi N)特地向新加坡《亚洲新闻台》(CNA)说明,在迁移行动前,新加坡大学的学生及观察人员曾在此进行数个月的观察与研究,当时发现母水獭已经怀孕,而且这个区域缺乏自然食物,因此水獭最方便的食物来源就是池塘里的观赏鱼。

不仅如此,这群水獭的巢穴就在往来频繁的人行道下。考察到小水獭出生后,水獭父母的攻击性会变强,而且小水獭到处探索时,附近的繁忙的交通对小水獭也很危险。换言之,对水獭、对人都有潜在风险,经过很多讨论,才决定将水獭迁走。

新加坡关爱动物研究协会(ACRES)进一步解释,在一般的情况下,有预防设施就能阻挡水獭进入住家,而且,水獭也会自行转移区域。这次的迁移实在是为了小水獭的存活,而做「最后手段」。

西瓦索蒂也是「守望水獭」(OtterWatch)社群的创建者。在多年前,他为了让大众更加认识这群新居民而设立网站。担心外界误解水獭是入侵住宅才被迁走,他特地在网路上澄清迁移背后的考察。

他表示,自然城市(City in Nature)需要持续学习,其他城市可能也会面对类似问题。人与野生动物的共存是一项挑战。新加坡因人口密集,学习的过程更加紧张。这项经验可供其他城市参考。

50年前的新加坡,因为河川垃圾和污染严重,水獭逐渐减少。当地原生物种──江獭(Smooth-coated otters)面临区域性灭绝的风险。1977年,新加坡政府发起「河川净化运动」(Clean River Campaign),成功减少污染,鱼的数量增加后,水獭也跟着回来。《亚洲新闻台》指出,目前新加坡约有17个水獭家族、170只水獭。

大多数的时候,人们很喜欢帮水獭拍照并上传社群媒体。但水獭变多后,与人的冲突也跟着变多。根据《国家地理》,2015年曾有屋主回报鲤鱼池的鱼被水獭吃乾抹净、也有酒店在八个月内损失值8万5000新币的观赏鱼。《中央社》报导,2021年曾有位到植物园运动的男子被水獭狂咬20多处。原因是另一位跑者可能误踩水獭,而水獭群认错人,才对他发动攻击。

新加坡的水獭家族有名称,例如祖克(Zouk)、碧山(Bishan)、滨海(Marina)等。专家指出,当地人不仅能告诉你它们是哪一种水獭,还能说出它们属于哪个家族。NParks则建议民众保持安全距离,不要直接碰触,看见小水獭时,更要多加小心。

本文转载自「环境信息中心」网站,内容由许多专家学者及民间环团,提供国内外环境教育与环保信息;主题涵盖全球变迁、温室气体控制、环保生活、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育、能源节约与能源效率、绿建筑等各面向。期许能替没有选票的山林、湿地、海洋、土地发声。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水獭 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