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所在宇宙区域可能存在巨大恒星

太阳之类的恒星以白矮星的形式结束它们的恒星生命。理论预测,质量超过140个太阳质量的恒星有一个不同的命运(如果它们存在的话;但它们在银河系中是不存在的):当它们演化到拥有氧核的阶段时,支撑压力的光子会转变成电子—正电子对,吸收能量,使核心坍缩而产生一个“对不稳定性”超新星。对超新星2007bi(一个附近矮星系中的一次发光事件)的光谱和光曲线所作的分析,为这样一种爆炸提供了证据。超新星2007bi的前身预计曾有一个超过100个太阳质量的核心。计算表明,该超新星曾发生了一次爆炸,这次爆炸产生了超过三个太阳质量的放射性镍-56,这与我们对一个巨大氧核预料到的结果是一致的。这一发现意味着,在我们所在的宇宙区域有质量极为巨大的恒星,它们有可能为天文学家提供对那些也许曾经在早期宇宙中居支配地位的恒星类型进行仔细观测的机会。


科学时报 田天/编译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地球 恒星 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