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发现最古老灵长类化石

北美洲最古老灵长类复原图

最新考古研究显示,北美洲发现最古老的灵长类物种,这些喜欢跳跃、长着皮毛的微型猴子身体只有老鼠那么小,它们要比早期人类更早地穿越白令大陆桥。

重28克、只有老鼠大小,生活在5580万年前

科学家日前宣称,这项发现证实了之前在美国密西西比州Meridian地区发现的三具远古灵长类动物骨骼的真实身份。这些骨骼化石的历史可追溯至5580万年前。

如果这些骨骼化石的年代推测精确,这项最新发现将显示早期灵长类动物穿越连接现今俄罗斯西伯利亚和美国阿拉斯拉州的大陆桥的年代要早于智人,智人是于1.2-1.4万年穿越该大陆桥的。在古新世-始新世最热事件(PETM,Paleocene-Eocene Thermal Maximum)时期,全球气温像现今一样出现上升趋势,这些体形微小的灵长类动物从亚洲向北美洲进行迁徙。

美国密歇根州大学古生物学博物馆的菲利普?金格里奇说,“对于古生物研究而言这种远古灵长类动物是较为陌生的,因此这种生活在密西西比州的微型物种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未参与此项考古发现的研究员安?阿伯尔指出,这处考古遗址可能非常重要,但是这种重要性某种程度上依赖于研究人员是否真的准确测定这些远古物种的真实年龄。

目前,科学家将这种远古灵长类物种命名为“Teilhardina magnoliana”,它的重量仅为1盎司(28克),时常在树梢之间跳跃捕捉昆虫和摘食水果。匹兹堡卡内基国家历史博物馆的K?克里斯多弗?比尔德称它们是“会耍杂技”的小动物,他将这项研究发现发表在3月4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远古灵长类物种迁徙路线

这种北美微型猴子还发现在中国、比利时、法国和美国怀俄明州。这些骨骼化石说明该远古微型猴子曾遍布全球,生存于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研究人员思考这种远古物种正确的迁徙殖民路线图,当全球气候和海水面发生快速变化时这种远古物种是如何扩散到全球各地的。在密西西比州发现该物种骨骼化石之前,科学家们认为这些微型猴子从亚洲迁徙至欧洲西部的时间要早于抵达北美洲。

然而,比尔德评估密西西比州的骨骼化石要早于比利时和法国发现的骨骼化石,并暗示着这种远古微型猴子是从亚洲迁徙到北美洲,然后再到达欧洲西部的。但金格里奇指出,标准的骨骼化石测定方法主要依据碳同位素,这些骨骼化石并不包含现今碳同位素测定所具备的条件,目前新发现的远古灵长物种的生物地理分布很难进行测定,有待于日后的深入研究分析。

6000万年前它们适应海岸潮湿丛林环境

6000万年前,北美洲海岸可为小型灵长类物种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比如:古新世-始新世最热事件时期北美洲海岸十分温暖潮湿,而洛矶山脉地区却十分炎热干旱。干燥的生存条件无法生长茂密的树木和美味的水果,无法让这些灵长类物种生存。

比尔德发现,密西西比州发现的包括微型猴子在内的灵长类骨骼化石要早于怀俄明州大羊角盆地发现的同类骨骼化石。这意味着早期北美洲灵长类物种受限生存于海岸潮湿地区数万年,后期才迁移到洛矶山脉地区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地区的降水量增多,气温逐渐降低,更加适宜这些远古微型猴子生存。

气候变冷使远古微型猴子走向灭绝

虽然这些微型猴子在北美洲生活了数万年,然而却没有相应的近亲物种存活至今。比尔德指出,这是由于多数灵长类物种已适应生活在潮湿多雨的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当3500万年前始新世晚期地球逐渐变冷,这种微型猴子便从北美洲和欧洲消失灭绝。

比尔德称,现代人类明显适应现今全球多样化气候环境,但是在数千万年前,灵长类物种祖先被滞留在温暖适宜的地区生活,它们在始新世晚期气候转冷时已无法生存。现在我们没有必要讨论为什么这些微型猴子不迁徙至较为温暖的非洲中部和亚洲东南部。据我所知,3500万年前灵长类物种只能在两个地区才能幸免这场气候变冷灾难。

腾讯科技(悠悠 编译)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北美 古老 化石 灵长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