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兴起洞穴探险

微弱的灯光下,垮塌的乱石让人无处下脚,滴水的钟乳石四处垂挂,危险的暗井让人胆战心惊,无数的岔洞让人分不清楚东西南北……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塑下,洞穴中侵蚀、溶蚀景观及沉积景观都与地表自然景观截然不同。

这里是贵州绥阳县双河溶洞系统是目前“中国最长洞穴”,已探明长度145.891公里。

近年来,中国大量的洞穴被开发,越来越多洞穴探险爱好者开始体验洞穴探险的奇妙与冒险。然而这些“世间奇险瑰丽之观”却面临着开发雷同化、人为损坏盗采严重等问题。而且,中国的洞穴探险旅游目前多以观光旅游为主,尚处于初始阶段,面临着诸多发展困境。

贵州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博士陈会明说,洞穴生物必须适应新的阴暗潮湿的环境,产生新的形态特征,它们长期生活在稳定的、有较强缓冲能力的环境中,很多洞穴物种还保留着大量的祖征。

双河洞地质公园于2004年经批准为国家级地质公园,大风洞景区是已对外开放游览的洞口。大风洞景区负责人况野告诉记者,过去,大风洞游客一直比较稀少,近年来,随着探险旅游的兴起,以及政府的重视和加大投入,前来大风洞的游客量每年呈30%的速度增长。

“贵州山区交通不便利,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跟不上,景区的住宿、餐饮等游客接待能力有限,还难以满足探险者的需求。”况野说。

贵州省洞穴协会副秘书长钱治说,中国的旅游洞穴中绝大部分是观光旅游,只有少数洞中漂流可算作体验旅游或探险旅游,由于各地对旅游洞穴的开发利用存在同质化、雷同化现象,导致一些游客甚至旅游管理部门都存在一种想法:旅游洞穴都差不多,游览过一个后,就没有必要再游览其他的洞穴了。

“国外对岩溶洞穴钟乳石出台了保护的法律法规,中国在立法方面尚存‘真空’,这也是制约洞穴旅游深层次开发的重要问题。”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专家张远海说。

“洞穴体验旅游的游客必须身体健康,有足够的体力。”张远海认为,洞穴是地球上最原始的古环境之一,探险需要专业的探洞技术和技术熟练、责任心强的救援队配合,因此不提倡非专业人士冒险去未经开发的洞穴探险。

洞穴旅游在中国日渐兴起,向往去原始洞穴一探究竟的人越来越多,但洞穴旅游还没有形成产品,专家认为,洞穴旅游的前景广阔,开发者应突出洞穴的资源特点,在保护中合理开发。

“人们很容易注意到对洞穴的恶意破坏,但往往忽视开放过程中对洞穴景观和环境破坏,而后者有时破坏性会比前者更大。”钱治建议,通过制定相应的保护法规、加强地表生态治理、合理布置灯光、控制游客量等手段,在开发中合理地保护洞穴。


新华网贵阳11月16日电(记者李惊亚)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洞穴 探险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