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丞相江万里真身墓葬之谜

南宋丞相江万里像

南宋丞相江万里像

都昌江万里墓

都昌江万里墓

宋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二月二十一日,元军兵临城下,饶州城破,当时居住于此的南宋丞相江万里用意已定,携家人等投止水池殉国,遂有“举家三百余口,皆赴水而死”之说。

800多年后,都昌县土塘镇、鄱阳县芝山公园都传出江万里真身墓的消息,江氏族谱上更是说朝廷为江万里敕御葬十二冢,分布各地。那么,在大兵压境之时,名相死后其真身究竟去了哪里呢?

名相江万里之死

许多人都知道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却往往不知道他的老师江万里;只知一生力主抗金的南宋诗人杨万里,却不知江万里。就连他的墓葬归处,也历来存在争议,说法不一。

江万里确实是一位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1198年,他出生在江南西路南康军都昌县延昌乡林塘柏树下江村一户书香门第之家。他一生经历两朝,宦海几度沉浮,先后任吉州、隆兴知府、监察御史、右正言殿中侍御史、左丞相兼枢密使。

咸淳九年,江万里以76岁高龄,奉旨再度出任荆湖南路安抚使兼知潭州。此时,他的再传弟子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文天祥敬佩仰慕江万里的学问道德、风度气概,常比之为范仲淹。同年夏,文天祥去潭州会见江万里,江万里也素知天祥气节,谈及国事慨然说:“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文天祥感动不已,流涕再拜而去。

都昌县江万里研究专家江五科认为,一年后元兵大举南侵,南宋王朝外有强敌压境,朝中有贾似道擅权误国,危在旦夕。朝中许多大臣对度宗一味听取贾似道推行祸国殃民的妥协投降路线不满,辞职隐遁山林、著书立说传后世者有之,逃亡异国他乡以终天年者有之。但是江万里计不出此,他没有回山深林密的老家都昌林塘,也没有去隐居,而是选择在通衢四达之重镇、元兵必争之要地饶州定居下来。其用意十分明显,在回天无力的情况下,他作为朝廷重臣,要在饶州这个赣北重镇以身殉国,激励和唤起国人起兵抗元。

江五科分析认为,当时江万里家庭占有的产业分布是比较分散且很隐蔽的,在故乡都昌,除林塘老家外,还有他曾在遭谗坐废时闲居达八年之久的同野府,在都昌周围有几处田庄。本来江万里选择这些地方隐居,元人是无法发现的,然而,江万里却毅然决然地以七旬高龄,同门人弟子辈朝夕相处,在饶州的芝山别墅住了下来,坐等为国捐躯这一天的到来。

草草下葬饶州芝山

正是处于这样一个兵荒马乱国难当头的年代,给日后江万里墓葬归处蒙上迷雾。

宋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二月二十一日,就是历史上止水殉难的实际日期。根据王东林编写的江万里年谱显示,这一年江万里78岁。正月,宋吕师夔以江州,范文虎以安庆降元;二月,知赣州文天祥起兵入卫临安;三月,元兵攻破饶州城,州守唐震殉难,通判万道同降,时江万里居饶州,面强兵而不屈,携外甥刘小村、孙江澄并家人左右投止水池殉国。江万里弟江万顷当时来看望兄长,也居住在饶州,他与儿子都被元兵抓获,大骂不屈,被肢解而死。明朝江西提学苏佑题《双忠祠碑记》:“先生从容坐守以为民望,已而兵入其第,欲屈之,先生遂赴止水死,道范家人,情笃父子,暨嗣镐相继投沼中,积尸如叠。”

根据《宋史》记载:“翌日,万里尸独浮出水上,从者草敛之。”第二天,江万里的尸首被随从捞出,草草埋葬。康熙十三年版《江氏大成宗谱》卷首也说:“侄六峰府判鉴收敛,浅塌芝山。”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时候江万里的真身墓就在饶州鄱阳。

康熙十三年版《江氏大成宗谱》还说,江万里之死震动朝上,“三宫震悼,诏赠金帛敕御葬诸丘,共十二冢。饶州芝山一所,都昌石沙湾一所,鄱阳荔池尾、乐亭小汊一所,鄱阳石田一所……”江万里止水殉难之后,南宋名将张世杰一度收复饶州,他将江万里及全家共赴国难的事情奏报朝廷,引起朝野震动,恭帝为之辍朝二日,诏赠太傅、益国公,加赠太师,并且朝廷为江万里敕葬了十二座坟冢,分布各地。当然,这十二座墓葬便是衣冠墓了。

值得注意的是,江万里死后五年,宋元水军在崖山(今广东新会南)决战,宋军大败,陆秀夫负幼帝投海死,宋王朝就此灭亡。

真墓现鄱阳芝山公园?

《江氏大成宗谱》说:“侄六峰府判鉴收敛,浅塌芝山。”那么,江万里具体葬在芝山何处?后人找不到依据,无从知晓。清代沿山籍文学家蒋仕铨曾写:“当年敛尸葬何处?马鬃无人表公墓。江州亦存八角石,此地丰碑被谁误?”可见,江万里之真身墓成为历代人试图破解的谜题。

2003年夏天,鄱阳县芝山公园止水池正在展开清淤整修工程,突然在水池边挖开一座古墓。原鄱阳县博物馆馆长蔡晓凤曾撰文回忆说,当时得到消息后,很自然地把这座古墓与江万里联系了起来。

在现场,博物馆人员发现墓穴四面和顶盖都是很规整的整块大青石板,墓穴底部都是碎木炭,墓中还残存着棺木和碎尸骨。根据这些实物,加上墓址所处的位置,博物馆人员认为这就是“浅塌芝山”的景象。之后省考古所专家赶到现场再次清理,发现了一些碎尸骨和几个珠子,类似古代衣服上的纽扣,在墓的前头清理出一件南宋青白瓷碗底,但没有找到墓志铭。

这到底是不是江万里真身墓呢?蔡晓凤等人当时经过多方调查和走访,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从时代背景分析,元兵城破,血雨腥风,江万里遗体只能秘葬,“浅塌芝山”,而新发现的古墓棺木埋得很浅,离地面只有一层厚约30厘米的浅土,与记载吻合;从墓葬的位置及墓中实物来分析,也与史实相符。例如,止水池、止水亭在芝山南麓,芝山历来是人文圣地,江万里对此也情有独钟。对于芝山这样的风水宝地,历代官府都十分重视,只有江万里这样的人物才有资格葬在这里。

从墓中的青石板和柏木棺来看,青石板规整,衔接十分自然,可见青石板的制作是非常考究的。鄱阳本地一般是不生产这种青石板的,而江万里出生地林塘却盛产青石,两处青石板材质相同。因此这很有可能是江万里生前有意从老家运来了墓石,早备后事。墓中的棺木为柏木做成,属于上等材料,一般百姓难得受用,这种木材短时间在鄱阳也难以找到,这也说明是江万里早早准备好的柏木棺。从墓的座势看,形成“身葬灵芝山,墓依止水亭,面向止水池”之势,使江万里长眠山环水抱之中,这种上乘妙葬更说明是江万里生前择地,侄六峰府判鉴按其遗嘱行事罢了。

蔡晓凤等人认为,江万里定居于鄱阳,葬身芝山,是他久怀之愿。可见,鄱阳芝山止水池边的墓葬,确属“浅塌芝山”的江万里之真墓。

弟子为师迁葬都昌?

尽管“鄱阳说”进行了详细推论,但对江万里真身墓所在的谜题破解,还有一个更加普遍的“都昌说”。3月初,年逾七旬的江万里研究总会秘书长、都昌历史名人研究会会长余星初对记者说,江万里的真身墓早已从芝山迁回了都昌,在都昌县土塘镇港东,原名就叫石沙湾。

余星初说,要找到江万里真身墓,必须提到一个人:刘辰翁。他是宋元之际的江西籍著名词人、诗评家,在中国文学史上颇有地位,他有幸得到江万里的慧眼赏识和帮助,有知遇之恩。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江万里死后六年,门生刘辰翁从年初开始,到彭泽、鄱阳、都昌一带打探消息,谋葬江万里。刘辰翁在《祭师江丞相古心先生》中写下:“我欲见公,泪洗模糊。公非无子,有子有弟。其存其亡,讯莫予以寄。畴昔之言,历历托孤。门生满眼,责独在余。”祭文详细交代了学生刘辰翁对江万里之死的哀痛,以及对老师死后之尸体保存、收敛安装诸事的牵挂。

这一年,江万里迁葬都昌石沙湾,刘辰翁撰写墓志铭《归来庵记》。当时迁葬之事极费周折,尤其是处于异族新朝的统治下,困难更非一般。刘辰翁为此特地找术士卜了一卦,卦曰“革”,于是迁葬。刘辰翁后来在文中写下:“又六年,克以治命,迁贵溪之殡,归葬都昌同野之原,地名石沙湾。”江五科对此认为,江万里的原配夫人黄氏,原来葬在贵溪湖陵渡百咀山,于公元1280年初迁回都昌四都龙城庵安葬,刘辰翁所说的“迁贵溪之殡”可能是指此,江万里灵柩归迁都昌可能稍晚几个月,刘辰翁惯于用对仗句,追求词句之工整,于是把两件事情一起说了。

余星初说,葬毕江万里,刘辰翁返归故里庐陵,誓不仕元,过着隐逸的生活。在他看来,与后人推论相比,曾和江万里同时代并且关系密切的人所说,明显更有信服力。


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刘国伟 沈建中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墓葬 南宋 江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