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时代以辽东半岛为中心的中外文化交流

自新石器时代起,辽东半岛就是连接中原地区和东北腹地、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的交通枢纽。以辽东半岛为中心的中外文化交流极为活跃,留下了大量的实物资料。本文仅就青铜时代的文化交流进行初步探讨。

东北亚石墓文化圈

石墓包括积石冢、石棺墓、石棚石盖墓、支石墓等。在朝鲜半岛的发现最为集中,大约有4万座支石墓,韩国西南部全罗南道的支石墓达2万多座。朝鲜和韩国的一些学者认为石墓文化起源于西伯利亚,特别是石棺墓是公元前8世纪从西伯利亚米努辛斯克地区的卡拉索克文化经渤海沿岸传到朝鲜半岛的。

从考古发现来看,东北亚地区最早的石墓是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积石冢。红山文化积石冢主要发现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东山嘴期,分布于渤海北岸的大凌河流域,具有成群分布的特征。俄罗斯东西伯利亚青铜时代的积石墓、石板墓,如贝加尔湖沿岸的格拉兹科沃文化积石墓、希韦拉文化积石墓、石板墓,其时代约集中于公元前11世纪。格拉兹科沃文化积石墓时代最早约为公元前2200年至公元前2100年,但仍比红山文化积石冢晚1000多年。石板墓分布范围广,遍及俄罗斯外贝加尔和贝加尔湖沿岸、蒙古国中部和东部、我国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草原,极有可能是红山文化衰落后其中一支北迁传播而来。大连北部的瓦房店南延至旅顺一带滨海山地,发现了成群的积石冢,时代最早者约在大汶口文化晚期,晚于红山文化。其后,辽东半岛地区在积石冢的基础上,衍生出石棺墓、石棚、大石盖墓等石墓形态,并先后向东、向北传播。朝鲜半岛的石墓包括积石冢、石棺墓、石椁墓、支石墓等形制,最早的积石冢为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000年的西海矢岛积石冢。石棺墓在朝鲜半岛广泛分布,石椁墓多在半岛中部发现,时代约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除咸镜北道外,支石墓在朝鲜半岛全境均有分布,大体分为北方式、桌子式、南方式、棋盘式等,时代为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日本列岛的石墓包括对马岛和九州地区的石棺墓、九州地区的棋盘式支石墓,时代在公元前4世纪末到公元前后。

从上述石墓的发现情况,可见石墓文化源自辽西大凌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其后沿渤海向东扩散至辽东半岛,再向东至朝鲜半岛,南下至日本。而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蒙古国境内青铜时代的积石墓、石板墓,也可能源自红山文化积石冢。

辽宁海城析木城石棚

辽宁海城析木城石棚

东北系铜剑

东北系铜剑

东北系铜剑文化圈

辽东半岛的青铜文化对东北亚地区影响深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剑,国外称之为辽宁式铜剑或琵琶形铜剑,国内则称之为东北系铜剑或曲刃青铜短剑。

关于东北系铜剑,有主张源于辽东说的,也有主张源于辽西的。主张起源于辽东的学者,其重要证据就是双房6号大石盖墓曲刃青铜剑的出土,是迄今为止出土东北系铜剑年代最早者,一般认为在西周中期。吉林地区和朝鲜半岛的此类铜剑出现要晚于辽东半岛,辽西地区则更晚。主张起源于辽西地区的学者,认为辽西地区的铜器铸造业较辽东发达,而且铜器的种类、数量、质量、铸造技术等均非辽东地区可比,所以倾向于辽西起源说。

笔者认同东北系铜剑起源于辽东半岛之说。很多学者也注意到双砣子三期文化时期,辽东半岛的青铜铸造业便已开始。至于辽东半岛的青铜铸造业为何在这一时期获得突破性发展,目前尚无定论。东北系铜剑在辽东半岛产生后,向吉林、辽西和朝鲜半岛扩散,但在晚期阶段,辽东半岛反过来受到辽西地区同型铜剑的逆向影响。以东北系铜剑为特征的双房类型及其文化,主要分布于辽东半岛、辽西东部边缘以及朝鲜半岛西北部。吉长地区、辽西地区、内蒙古东南部、河北北部、山东半岛及朝鲜半岛均有此类铜剑的发现。此种东北系铜剑从发生到消亡,大约经历了八九百年的时间。

东北亚地区农业的扩散

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之一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目前发现的古栽培稻遗存距今一万年左右。其后,随着区域间交流的增强,稻作农业开始向北扩散,大汶口文化时期,已到达山东日照、莒县及蓬莱一带。龙山文化时期,稻作农业在山东地区有了较大发展。

据闻在辽东半岛南端相当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文家屯遗址,发现有该时期的稻作线索,但该发现一直饱受质疑。最新的研究表明,在辽东半岛南端相当于龙山文化时期的王家村和郭家村遗址,有证据显示发现的水稻遗存应是当地种植的。朝鲜半岛已发现距今3000年以前的稻作地点20余处。早期稻作遗址在朝鲜半岛南北均有分布,如南京遗址(位于平壤市湖南洞)、欣里岩遗址、松菊里遗址等,但在南部的分布地点较北部为多。近年来小鲁里遗址发现的所谓距今一万年以前的炭化稻备受质疑,尚不足为凭。朝鲜半岛的稻作农业应是受中国影响,传播路线应是自胶东半岛至辽东半岛,再东至朝鲜,一路向南,绳纹文化时期传至日本列岛。

半月形穿孔石刀在该区域的广泛发现是反映农业在东北亚扩散的另一个重要证据。这种石刀是一种收割工具,呈半月形或近半月形,多穿两孔。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部、北部地区,如山东、东北三省、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此外,在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俄罗斯远东地区都有发现。这种半月形穿孔石刀应源于山东地区。山东的半月形穿孔石刀在龙山文化时期开始普遍出现并向外传播,受其影响,辽东半岛小珠山上层文化开始出现这种形制的石刀,青铜时代初期传入朝鲜半岛,在青冈、龙渊里、道峰里、西浦项遗址第五期均有发现,其后向南传播,再传入日本列岛。而俄罗斯远东地区南部青铜时代的青树林文化、利多夫卡文化都出现有这种石刀,其时代约为公元前13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从而形成半月形穿孔石刀文化圈。

此外,农业的扩散,亚腰形石斧、有段石锛、石锄、石磨盘和石磨棒等农业生产工具也在东北亚地区广泛出现,均是从辽西地区和山东半岛经由辽东半岛东传北播而来。

黄河下游的海岱地区和辽河上游的辽西地区,早在距今8000年以前就有了较成熟的文化系统、宗教意识和较发达的农业。东北亚地区在其影响下,逐渐发展、繁荣,渐趋形成具有一定共性的文化圈。这种交流,东西路线是辽西—辽东—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滨海边区—日本列岛,南北路线是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东北腹地至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至日本列岛,均以辽东半岛为中心。与其他区域性文化圈不同的是,东北亚地区早期的这种文化上的广泛交流,除去陆地交通方式外,更多由海路完成,这涉及早期海洋资源的探索与开发。而山东沿海—辽东半岛—朝鲜半岛西海岸—日本列岛这一海上交通线,还被称之为“北方海上丝绸之路”。以辽东半岛为中心的这种青铜时代中外文化交流,在推动东北亚地区早期的文明化进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文系大连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和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L12DZS015)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国社会科学报 徐昭峰 田野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青铜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