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类的狩猎利器:石球

狩猎是人类早期获取生活资料的主要手段之一。遥想远古时期,古人类为了生存,举着可作为矛的棍棒,边奔跑边向野兽投掷石块,追逐几天也打不到一只鹿,只捕获到鸟类、食虫目和啮齿类的小型动物。这一点从在周口店第一地点(猿人洞)早期地层中多出土的刺猬、水鼯、蝙蝠、野兔、鸟类、仓鼠、田鼠等小型动物化石,而很少见大型动物化石中可得到证实。

为了生存,为了提高石块射程和准确率,经过漫长的摸索,古人类终于打制出与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完全不同的另一类石器——石球,又称球形石、“飞石索”,泛指同种器物,是比弓箭更为古老的一种狩猎工具,它的出现和广泛使用,是原始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1957年在山西芮县匼河文化遗址发现了约50万年前的石球,在丁村文化遗址和许家窑文化遗址陆续发现距今约10万—4万年前制作的大量石球。这些石球重量一般在0.1千克至1.5千克,直径为5厘米至10厘米不等。有的似经过磨制,制作得光滑规整。在宁夏的出土文物中,也发现有一定数量的石球,石质多为变质砂岩或戈壁砾石,一般0.5千克至1千克。

旧石器时代初、中期,石球出土点主要集中在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到旧石器晚期,在辽宁、内蒙古、甘肃等地也相继找到了它的踪迹。

新石器时期,这种石球在大江南北的很多遗址中都有发现,而且制作更加精细。这反映了中国史前人类对石球的运用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分布地区广。

粗大的石球可直接投掷野兽,中小型的石球可用作“飞石索”。当时人们使用“飞石索”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为单股的,使用时将石球拴在一根长约0.5米的皮条或绳索的一端,在投掷时手握绳索的另一端,先使它旋转,然后放手,石球顺索而出飞击野兽。另一种为双股的,索长1.2米左右,用兽皮或植物纤维做成一凹兜供盛石球之用。兜的两头拴两根绳子,使用时甩起绳子,利用旋转力将石球抛出去,射程50米—60米,远的可达百米。利用这种“飞石索”,既可投掷一个大石球,也可同时掷出几个小石球。

石球用于狩猎,不但获得小型动物的数量大增,而且可猎到马、牛、鹿一类的大型动物,大大提高了狩猎效率。石球的出现,与旧石器时代晚期才出现石制箭头弓箭的狩猎工具相比,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远古时期狩猎工具发展的里程碑。(许昌网 田鸣)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古人类 旧石器 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