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冷战国际史研究30年

作为战后国际关系史的重要内容,冷战国际史研究是中国学者取得较大进展的领域。研究成果包括相关的冷战国际史教材、冷战的通史性著作、资料集,同时在某些重要的专题方面进行一些比较深入的个案微观研究。

中国学者力图通过考察冷战的起源、发展、终结的整个演进态势来构建冷战史的学术体系。徐蓝认为,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国际体系从美苏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的演进,体现了冷战发展的基本态势。时殷弘认为,美苏冷战来自19世纪开始的国际权势分布的极化趋势,孕育于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苏关系史;意识形态对立与基本地缘政治环境中的超级大国利益竞争等因素,决定性地促成了美苏冷战。余伟民认为,冷战又是多国参与的国际性政治斗争。因此冷战史新研究不仅表现在多边档案史料的发掘与运用,更表现在对冷战本质特征的再认识上。

长期以来,中国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是认为美国对苏联发动了冷战,强调美国的单向行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情况有所改变。张小明的《乔治·凯南遏制思想研究》研究了凯南遏制思想的来龙去脉。张盛发的《斯大林与冷战(1945—1953年)》详细解读了苏联驻美国大使撰写的长篇报告,提出冷战是一个双向斗争的过程,在国内学术界具有开创性。

在冷战起源的美苏互动方面,李春放的专著《伊朗危机与冷战的起源(1941—1947年)》考察了近东冷战的历史渊源。叶江从斯大林的战后世界体系观考察苏联与冷战的关系。徐蓝论述了美国冷战政策的主动性以及冷战是美苏两国双向互动的结果。王玮认为冷战源于美国一直坚持的门户开放原则与苏联从沙皇时代继承的势力范围原则之间的根本性对立和冲突。

在英国与冷战的问题上多数学者认为英国存在着冷战政策。黄亚红认为,战后的工党政府继承并发展了保守党战后对外政策的构想,并最终形成了“联美反苏”的冷战政策。程佩璇、崔健认为英国不仅是实行对苏遏制政策的急先锋,而且是西方遏制苏联的促成者。刘建飞和韩长青从另外角度研究英国与冷战的关系。李世安则对英国是冷战的“始作俑者”的看法提出质疑。

在美国的冷战战略方面,中国学者利用不断解密的档案资料进行研究并取得较大进展。崔丕的专著《美国的冷战战略与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1945—1994年)》以美国冷战战略、巴统组织、中国委员会的兴衰史全程为对象,具体探讨经济遏制政策在美国冷战战略中的地位及其与政治、军事遏制政策之间的互动作用。许海云的专著《锻造冷战联盟——美国“大西洋联盟政策”研究(1945—1955)》认为1945—1955年是美国大西洋联盟政策的重要时期,不仅奠定了北约的冷战特性,而且赋予它完整的政治指导思想和组织机制,制定了以冷战为最终目标的安全战略。

从冷战的角度考察美国对西欧国家的政策走向方面:崔丕研究了美国对奥地利、联邦德国和西班牙的政策。纪胜利研究了美国对芬兰的政策。张颖的专著《从“特殊关系”到“自然关系”——20世纪60年代美国对英国政策研究》考察了英国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的明显下降以及两国“特殊关系”的相对淡化。

吴征宇考察了美国政府在第二次柏林危机爆发后的一段时间的历史。刘得手研究了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美国对西德的政策。杨存堂编著的《美苏冷战的一次极限——加勒比海导弹危机》公布了一批与这场危机有关的苏联解密史料。

在美国和英国的核政策及其军事战略方面,赵学功考察了核武器在冷战中的作用。葛兆富、石斌、郭培清考察了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大规模报复战略。张杨考察了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的美国外层空间政策。谌焕义和陈向阳则研究了战后初期英国的独立核威慑政策。

在美国对苏东国家的战略与政策方面:时殷弘探讨了美国对苏东政策之间的继承关系。近年来白建才对冷战期间美国对苏东各国及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主要政策“隐蔽行动”的制订过程给予剖析。李新华研究了美国和北约对苏联的输油钢管禁运。张晓霞探讨了冷战初期美国对苏东的宣传政策。舒建中考察了1948—1951年美国利用关贸总协定推行“贸易冷战”。许加梅论述了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政策的形成过程。郭培清从美苏对南极争夺的角度论述了苏联因素对美国的影响。

刘建飞的《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研究了美国的意识形态诉求与其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周琪主编的《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全面探讨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包括对华外交政策之间的关系。王立新的《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以20世纪美国对华政策为个案的研究》认为杜鲁门政府对新中国表现出远超出他国的敌意。李晓岗具体研究了美国的难民政策与美国外交政策之间的关系。

沈志华编著的《斯大林与铁托——苏南冲突的起因及其结果》利用新解密的俄国与东欧国家的档案资料,对苏南冲突的起因进行研究,认为南斯拉夫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是苏南冲突的结果而不是它的起因。

在比较长时段的研究方面,有陶文钊主编的《中美关系史》,王玮主编的《美国对亚太政策的演变(1776—1995)》和王玮、戴超武的《美国外交思想史1775—2005年》,赵学功的《巨大的转变:战后美国对东亚的政策》。

在中美关系的阶段性研究方面,主要是随美国外交档案的解密向前推进。如张振江的《冷战与内战:美苏争霸与国共冲突的起源(1944—1946)》,时殷弘的《敌对与冲突的由来——美国对新中国的政策与中美关系(1949—1950)》,林利民的《遏制中国——朝鲜战争与中美关系》,徐友珍的《分歧与协调——美英关系中的承认新中国问题(1949—1951年)》,贾庆国的《未实现的和解:中美关系的隔阂与危机》,戴超武的《敌对与冲突的年代——1954—1958年的中美关系》专门论述了第二次台海危机中的中美关系。孟庆龙分析了艾森豪威尔、杜勒斯政府的对华政策。蔡佳禾的《双重的遏制——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东亚政策》集中探讨了50年代后期美国政府对中国的封锁与遏制。顾宁研究了美国的对华政策从“遏制并孤立”中国到“遏制但不孤立”中国的政策转变。牛大勇认为当时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是“冷战政治压倒人道主义”。唐小松的《遏制的困境——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的对华政策(1961—1968)》和温强的《肯尼迪政府与中国——遏制但不孤立政策的缘起》都认为肯尼迪政府总体上继承了50年代的对华敌视政策。宫力的《跨越鸿沟:1969—1979年中美关系的演变》在冷战缓和的大背景下论述了中美关系的缓和进程。王缉思、徐辉分析了中美两国在关系正常化之后处理双方存在的严重分歧的基本特征等问题。

关于冷战中的中苏关系:薛衔天认为中国建国初期实行对苏“一边倒”外交是当时的唯一选择。杨奎松认为,美苏冷战的爆发给中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汪朝光对战后中苏东北经济合作交涉进行探讨。牛军、沈志华和张小明考察了中苏同盟问题。关于中苏经济合作与来华援助中国建设的苏联专家问题,有两本书值得重视:罗时叙的《由蜜月到反目——苏联专家在中国》和沈志华的《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关于中苏分裂及其原因问题,李丹慧、薛钰和李捷均有深入研究。出版的有关中苏关系的重要论文集包括:《战后中苏关系走向(1945—1960):中俄(苏)关系学术论文选》,李丹慧编《北京与莫斯科:从联盟走向对抗》,栾景和主编《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实》,沈志华和李丹慧的《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来自中俄双方的档案文献》,何明、罗锋编著的《中苏关系重大事件述实》。主要专著包括:杨奎松的《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沈志华主编的《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年中苏关系若干问题再探讨》,刘德喜的《从同盟到伙伴:中俄(苏)关系50年》和李华的《北京与莫斯科:结盟、对抗、合作》。(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徐蓝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原题《中国战后国际关系史研究30年》,舒建军   于世华摘)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冷战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