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号”无惧8月17日月偏食

  昨天凌晨,“嫦娥一号”卫星顺利通过了今年的第二次月食考验。记者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获悉,在该中心的严密监视和精确控制下,卫星目前已重新处于对月定向正飞姿态,星上各项设备工况正常。

  据介绍,17日凌晨3时21分,“嫦娥一号”卫星进入月球阴影区。4个小时前,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卫星进行了一连串的控制,以完成进入月食前的相应状态设置。卫星进入阴影区同时,按照预设程序自行关闭遥测系统,进入了“静默”状态,地面暂时失去卫星信号。约3个小时后,“嫦娥一号”卫星顺利走出阴影区,重见太阳光明。30分钟后,北京中心陆续发送指令开启卫星遥测系统,通过卫星下传的遥测数据判断,卫星工况正常,这表明卫星已安然度过月食考验。

  “和今年2月18日遇到的月全食相比,虽然‘嫦娥一号’卫星此次度过的是月偏食,地球阴影造成的月食时间有所缩短,但由于本次卫星运行轨道的特殊性,使卫星处于月球阴影时间较长,导致月食期间卫星处于阴影区持续时间更长。”北京中心飞行管理室主任刘俊泽告诉记者,这对于已运行了将近一年,设备性能有所衰减的“嫦娥一号”卫星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

  刘俊泽表示,针对这一情况,北京中心根据月食发生时刻,提前进行了轨道分析,研究确定了最优控制策略,并于7月29日实施了轨道控制,通过调整轨道的相位,确保卫星在8月17日月食发生时在轨道上处于最佳位置,从而将“嫦娥一号”卫星在月球和地球阴影区的时间缩减到最短。“如果不预先实施这次轨道控制,卫星进入阴影区时间将长达220分钟,这一时间已超出了卫星供电能力的极限,后果不堪设想。北京中心实施控制后,将时间缩减了52分钟。”

  “与上次月食控制相同,为了节约卫星能源,北京中心对卫星实施的另一个控制是在卫星进入地球阴影区之前逐步关闭星上的‘非必需’设备。”刘俊泽把这一措施形象地比喻为,“就像进入‘冬眠’状态,只保证大脑和心脏运行。而卫星一旦走出月食环境,便会逐步打开星上设备,恢复各项设备运行”。

北青网 - 北京青年报(记者 樊宏伟 通讯员 杨冰 姜宁)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嫦娥一号 偏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