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靖江王陵陵园建筑基址考古发掘清理工作基本完成

(神秘的地球报道)据光明日报(通讯员 龚文颖、记者 刘昆)记者从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获悉,广西考古工作者历时3年,近日初步完成了广西桂林靖江王陵陵园建筑基址考古发掘清理工作,田野工作基本完成,取得一批重要发现。

靖江王陵是明王朝分封在靖江(桂林古称)的历代诸王的陵园,也是中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代藩王墓群,位于桂林市东郊尧山西麓,距市区约5公里,别称“靖江王十一陵”,与北京的十三陵齐名。

由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带队组成的考古工作组,先后发掘清理靖江昭和王陵、温裕王陵、安肃王陵、悼僖王陵(内陵及奉祠遗址)、怀顺王陵、宪定王陵、荣穆王陵等7个王陵的陵园建筑基址,发掘清理总面积达7.5万平方米,出土了大批的砖雕构件、砖制拱件、斗件等遗物,并首次发现了奉祠。

面积为363亩的悼僖王陵园是11座王陵中最大的陵园,考古人员在园内发现了用于祭祀和守陵的奉祠。奉祠内留下了一些曾经的生活印记,舂米的石臼、排水沟、蓄水池、备用修缮房屋的瓦片都表明了奉祠内曾有人长期居住过。此外,考古人员在悼僖王陵园角落,还发现了悼僖王孙子怀顺王的陵园,形成一种“园中园”的格局。根据陵内发现的路网的根基和亭子遗迹,专家推测以前陵内可能还有更多的布局建筑。

在荣穆王陵,出土了大量精美花纹图案的砖雕构件,以及砖制的拱件、斗件等遗物。根据遗物,考古专家推测,王陵的陵门为砖雕门楼,碑亭应为斗拱结构。而整个陵寝建筑不见琉璃构件,只使用素烧瓦件。厢房、享殿也不像其他王陵一样用了当勾、滴水等精致的龙纹瓦件,只使用小青瓦。

11座王陵当中,前几代的王陵较统一,都按规制逐一葬入,而后期的王陵却另选它址,各自安葬,导致王陵的大小与朝向不尽相同。对于这一问题,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韦革认为,这主要是第十任靖江王绝嗣后,混乱的王爵传袭,让原本没有资格承袭王爵的人坐上了王位。出于“重发新枝”的愿望,后几代靖江王都想另辟兆域(墓地四周的疆界),留待子孙。

王陵当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批量的石像生(墓冢前神道两旁的石雕像)。其中最完整的“配置”,包括陵门两侧一般都有的守门狮,望柱,狮、虎、羊、马、象、麒麟、獬豸等石兽,碑亭内还有赑屃等。石兽大多回首蹲踞,姿态温和恭顺,丝毫没有猛兽的威风;石人头大腿短,神情呆板,仪态谦卑,又有一种神秘感。石像生里,有个有趣的组合——“武士驭马”。为何文官单独伺立,武官却总跟马站在一起?考古专家解释说,明朝藩王没有实际兵权,雄壮威武的武将“降格”成马倌,这应该是封建最高统治者最希望看到的。

值得一提的是,守门狮子是从第四任怀顺王开始才成为王陵守卫的标配。石人和石兽均用整块石材雕刻,最高的约3米,重达数吨。浑厚、朴拙的刻石风格,流畅优美的线条,具有南派石雕的特色,可以说整座王陵就是一部富有地方特色的石雕艺术史。

据专家介绍,对于偌大的王陵来说,此次发掘清理的面积仅为总面积的八分之一,也没有对王陵的墓室进行发掘,只是了解王陵的布局规制等情况,许多问题还需等待进一步的发掘考证。但从形制、规模、石像生、建材等方面来看,它们确实体现了靖江王陵从最初的形成发展,到长时间使用基本固定的模式,以及后期衰落后的变化这个演变过程。纵观之,一条明代王朝始—兴—衰的变化主线清晰地贯穿其中。

链接

靖江王,是明太祖朱元璋首批分封的10个藩王之一,也是明朝唯一一脉非帝系的本家朱姓藩王。首膺靖江王封号的朱守谦是大都督朱文正之子,与朱元璋在血缘关系上一脉同宗。靖江王国从洪武三年(1370年)始封到清顺治七年(1650年)亡国,共存世280年,传11世,历14任王,成为明代藩王中延续时间最长、传位人数最多的一脉。除了被贬为庶人的第一任靖江王朱守谦、废王朱亨嘉和末王朱亨歅(yīn)外,其余11位靖江王均在桂林建有陵寝,俗称“靖江王十一陵”。

据统计,明朝灭亡前,全国各地共有藩王陵墓257座,绝大多数已被夷为平地。唯独靖江王陵陵区,成为我国明代至今现存的为数不多的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世代最全的藩王陵墓区。靖江王陵2010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建筑 考古 王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