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万年前云南昭通为古猿避难所

   昭通古猿头骨出土状态

昭通古猿头骨出土状态

地质年代为距今6.7-6.0百万年的水塘坝地层剖面

地质年代为距今6.7-6.0百万年的水塘坝地层剖面

水塘坝化石地现场

水塘坝化石地现场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云南日报(蔡侯友 谢毅):9日至11日,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暨昭通水塘坝学术研讨会在昭通召开。参会的5位中科院院士及30多位古脊椎动物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昭通水塘坝古生物化石地是亚洲发现早期人类起源“缺环”的关键地区之一,打开了一扇面向600万年前亚热带生态系统的窗口。

云南是世界人类起源地之一。1957年在云南省开远发现的森林古猿、禄丰古猿化石将人类历史分别向前推进到1000万年前和约800万年前,1965年云南发现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在人类起源上,再次激发了人们寻找亚洲更早期人类的兴趣。

昭通是继云南省开远、禄丰、元谋、保山之后发现的第5个研究从猿到人过渡时期的古猿化石点,也是欧亚大陆时代最晚的、目前唯一的中新世古猿。

通过现场考察和研讨,与会专家学者认为,距今约700至300万年是人类起源的关键时期,此前非洲已发现大量这一时期的南方古猿,为人类的进化提供了一些重要依据,但是亚洲一直缺少这一时期的实物佐证,而近年来专家学者持续对水塘坝出土的古生物化石和地层地貌进行研究成果表明:约600万年前,欧亚大陆其他地区古猿都灭绝以后,由于气候和生物的多样性,云南昭通等地仍然成为古猿的“避难所”,昭通水塘坝古生物化石地因此成为亚洲发现早期人类起源“缺环”的关键地区之一,打开了一扇面向600万年前亚热带生态系统的窗口。

为进一步做好水塘坝古生物化石遗址的保护、发掘、研究工作,会议期间,昭通市为以水塘坝古生物化石遗址为研究平台,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昭通市政府、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方合作成立了“云南人类起源和环境演变联合研究中心”、“周忠和院士工作站”。

相关报道:院士专家聚焦600万年前的“物种避难所”昭通水塘坝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中新网昭通10月11日电(胡远航):11日,昭通水塘坝学术研讨会在云南昭通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弥曼、邱占祥、周忠和、朱日祥、郭正堂等一批科学家齐聚一堂,为水塘坝古生物化石地的研究、保护与开发,建言献策。

位于昭通市昭阳区太平办事处水塘坝社区的水塘坝古生物化石地,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相继发现亚洲最早的中华乳齿象化石、600万年前古猿头骨化石等新种化石,引发轰动,被称之为600万年前的物种“避难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邓涛作学术报告称,近年来,该所、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美国哈佛大学等机构的科研人员联合对水塘坝古生物化石地进行多次发掘,成果颇丰。目前完成的14项科研成果已在国内外权威刊物发表,其中包括亚洲最早的中华乳齿象化石、距今600万年的古猿头骨化石、欧亚大陆最大的水獭化石、中国南方最完整的剑齿象化石群,及皱皮花椒、云南芡实等动植物新属、新种化石。如今,仍不断有未解之谜被揭开。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郭正堂认为,水塘坝生物群生活时期是全球气候快速变化的时期,对研究气候变化、生物演化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持续关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张弥曼透露,除了古猿、剑齿象等化石外,科研人员还在水塘坝发掘大量的鱼类、鸟类化石,这说明水塘坝的古生物研究还有众多的空间,亟待加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邱占祥认为,水塘坝的化石发掘和研究工作还有待突破。他建议,多学科综合起来,将研究范围扩至水塘坝周边地区。

“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奠定水塘坝在古脊椎动物和古气候研究领域的特殊地位。非常难得的是,这一古生物化石地还离城市非常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周忠和建言,当地应在科研基础之上,建立遗址公园,以充分挖掘其科学及社会价值。

接过周忠和的提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朱日祥建议,当地政府结合昭通为早期云南文化的三大发祥地之一、“南丝绸之路”的要冲等特点,好好提炼遗址公园主题;同时,加快开展综合学科研究,推动水塘坝研究取得更多新成果。

昭通市副市长姚珺表示,当地十分重视水塘坝的研究、保护工作,正计划将水塘坝打造成国家级的遗址公园;下一步,该市将充分吸纳专家的意见建议,规划方案;同时,将一如既往为各位专家在水塘坝的科研工作提供保障。

相关报道:走近云南昭通水塘坝 600万年前的物种“避难所”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中新网昭通10月10日电(胡远航):本是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一个废弃的砖厂煤坑,却陆续发现亚洲最早的中华乳齿象化石、600万年前古猿头骨化石、欧亚大陆最大的水獭化石,及云南芡实等动植物新属、新种化石……10日,中新网记者随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的专家们,一起走近被称之为600万年前的物种“避难所”的昭通水塘坝古生物化石地。

10日,记者抵达水塘坝时发现,原本的矿槽虽蓄有深深的积水,但仍然可见完整而清晰的地层剖面,褐煤层中还夹杂有细碎螺蛳壳。

昭通水塘坝化石地位于昭通市昭阳区太平办事处水塘坝社区,原属褐煤矿区。上个世纪60年代初,此地形成约30亩的矿槽,常有化石出土,逐渐进入科学家的视野。

2009年,科学家在水塘坝发现距今600万年的古猿头骨化石,引起国内外轰动。随后,中美科研人员在此地开展多次化石采掘,发现古象骨架、古猿头骨及其他哺乳动物化石累计5000余件,并确认、发表了亚洲最早的中华乳齿象、欧亚大陆最大的水獭、中国南方最完整的剑齿象化石群、皱皮花椒、云南芡实等动植物新属、新种化石。如今,这里仍充满未解之谜。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吉学平介绍称,经年代学研究,水塘坝出土的化石地层距今约620-600万年。此区域出土的化石成果丰硕,构成了珍贵的晚中新世“化石库”。其中,昭通古猿化石的发现弥足珍贵,表明包括云南在内的中国西南地区可能是古猿演化的“避难所”。昭通古象化石群的发现,说明600万年前的昭通是旧的动物灭绝、新的动物崛起的重要活动地带。

“我们的最初目的是寻找从猿到人过渡时期的人类起源缺环,不曾想不仅找到了古猿头骨,还意外发现昭通剑齿象、中华乳齿象、似獾泰国水獭等伴生动物。”吉学平说,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奠定了水塘坝可能成为我国南方最晚中新世时期地质、古脊椎动物和古气候研究典型地点的地位。

吉学平表示,今后,科研人员还将对以水塘坝为代表的昭通褐煤盆地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和研究,不断探索动物群演化和早期人类起源的环境背景。

当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弥曼、周忠和、邱占祥、朱日祥、郭正堂等一批科学家参观考察水塘坝化石地,并将于11日就水塘坝开发与保护进行研讨;“周忠和院士工作站”、“云南人类起源和环境演变联合研究中心”也正式授牌。

昭通市委书记杨亚林透露,当地计划将水塘坝打造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充分吸收专家的研讨成果,把水塘坝遗址保护和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促进这块古老的土地焕发出无限的生机。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古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