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经叛道”的古老猫头鹰——在青藏高原边缘发现600万年前昼行性猫头鹰化石

中新猛鸮复原图

中新猛鸮复原图(郑秋旸绘制)

正型中新猛鸮标本照片及眼部骨骼聚焦(蓝色覆盖处为巩膜骨,右边显示了现代鸺鹠类猫头鹰头眼眶中完整的巩膜环)

正型中新猛鸮标本照片及眼部骨骼聚焦(蓝色覆盖处为巩膜骨,右边显示了现代鸺鹠类猫头鹰头眼眶中完整的巩膜环)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里,猫头鹰在神话传说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比如曾经就出现过猫头鹰形状的青铜尊,时代可以追溯至商朝晚期。在古罗马神话中,智慧女神密涅瓦的肩上,也伏着一只猫头鹰。直至今日,猫头鹰仍与神秘、死亡、运气,甚至与哈利波特世界的魔法联系在一起,作为现实与魔法世界的信使。

生活在现代的猫头鹰(鸮形目鸟类的统称),绝大多数种类的确都是无声飞行的夜间猛禽。然而,大多数人可能并不知晓,少数种类的猫头鹰更适应日间狩猎,在白天反而更加活跃。

此外,由于化石证据的匮乏,这类在白天活跃的猫头鹰演化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也被隐藏了起来。

3月28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撰文,描述了一件发现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昼行性猫头鹰化石。这一已经灭绝的古老物种,生活在距今约600-950万年前的中新世末期。这是首次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鸮形目鸟类化石,更幸运的是,它的遗骸基本得到近乎完整的立体保存。

这具标本出土自临夏盆地的柳树组细粒粉砂质粘土堆积,与北鹰鸮(Surnia ulula)的体型更为接近。本次研究将此件猫头鹰化石的巩膜小骨与55种爬行动物以及包括众多种猫头鹰在内的360多种鸟类的巩膜骨以及眼眶大小,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证明,这种已经灭绝的猫头鹰的眼睛对光线的开放度较小,这样就能使透入的日光大幅度削弱,从而在正午时分也能看清楚东西。  

此外,本次研究还利用鸟类多样性数据库中超过360个物种的数据,进行了一项更大规模的统计分析,以生活习性为特征点(昼行、夜行、或者早晨-傍晚出行),开展了演化特征的随机特征映射以及祖先状态重建,结果显示,所有现存猫头鹰的祖先几乎肯定都是夜间为主的活动模式的,但包括鸺鹠属(Glaucidium)和中新猛鸮在内的猛鸮属的祖先,则是无疑的白日行者。而将中新猛鸮的数据加入其中后,猛鸮类昼行性的概率达到接近百分之百。

而根据眼睛后面颧骨尾部的一个大的肿块形突起,研究者将其与北鹰鸮、鸺鹠类猫头鹰组成的猛鸮类(Surniini)归为姊妹群,综合考虑到它的生存时代、生活习性、骨骼特征等,研究者将这一物种命名为日行中新猛鸮(Miosurnia diurna),意指来自中新世的鸮形目猛禽。

日行中新猛鸮是中国境内所发现的第一件保存完好的中新世鸱鸮类猫头鹰化石。本项研究不仅为我们重建了猫头鹰昼-夜行性的演化历史,还为晚中新世青藏高原周边的古生态,以及古北界鸟类的区系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本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项目、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项目等资助。


相关报道:600万年前的猫头鹰不上夜班 它们白天活动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民间有句歇后语:属猫头鹰的——夜里欢。在大家的印象中,猫头鹰是一种昼伏夜出的鸟类,它们都是夜猫子,夜晚出来活动,白天则踪迹全无。

那么,有没有一种猫头鹰不上夜班,在白天活跃呢?

还真有!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青藏高原边缘发现昼行性猫头鹰化石。这一已经灭绝的古老物种就是白天活跃,生活在距今约600万年-950万年的中新世末期。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

“这是在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鸮形目鸟类化石。非常幸运,它的遗骸基本完整保存了下来。”3月29日,中科院古脊椎所副研究员李志恒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猫头鹰是鸮形目鸟类的统称。生活在现代的猫头鹰,绝大多数的确是无声飞行的夜间猛禽。然而,大多数人可能并不知道,少数猫头鹰更适应日间狩猎,在白天反而更加活跃。

“由于缺乏化石证据,这类白天活跃的猫头鹰的演化历史,在很大程度上,被隐藏了起来,极少被科研人员研究。”李志恒介绍,这件近乎完整的化石发现于甘肃临夏盆地的柳树组,体型与北鹰鸮更为接近。

研究人员将新发现的猫头鹰化石的巩膜小骨,与55种爬行动物以及包括众多种猫头鹰在内的360多种鸟类的巩膜骨以及眼眶大小,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和比较。

“我们发现,这种已经灭绝的猫头鹰的眼睛对光线的开放度较小,这样就能使透入眼睛的日光大幅减少,从而能够在正午时分看清事物。”李志恒表示。

同时,基于鸟类多样性数据库中超过360个物种的数据,研究人员还进行了一项更大规模的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现存猫头鹰的祖先几乎都是昼伏夜出,活动模式以夜间为主;但包括鸺鹠属和中新猛鸮在内的猛鸮属的祖先,则是“白日行者”,在白天更为活跃。

研究人员在标本的胃中发现了未消化的食团。分析表明,其中含有类似于从红隼胃里发现的小型哺乳动物骨骼。研究人员认为,这两种鸟类可能曾共同生存于青藏高原干燥的草原上,但“可能使用了不同的觅食方法”。

因为新标本眼睛后面颧骨尾部有一个大的肿块形突起,研究人员将其与北鹰鸮、鸺鹠类猫头鹰组成的猛鸮类归为姊妹群。“综合考虑了它的生存时代、生活习性、骨骼特征等,我们将这一物种命名为日行中新猛鸮,意思是来自中新世的鸮形目猛禽。”李志恒说。

他表示,日行中新猛鸮是中国境内所发现的第一件保存完好的中新世鸱鸮类猫头鹰化石。这项研究不仅为我们重建了猫头鹰昼-夜行性的演化历史,还为晚中新世青藏高原周边的古生态以及古北界鸟类的区系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关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昼行性猫头鹰化石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光明日报北京3月29日电(记者 齐芳):绝大多数现代猫头鹰(鸮形目鸟类的统称)都是无声飞行的夜间猛禽,但也有少数种类的猫头鹰更适应日间狩猎,在白天更加活跃。那么,这类与众不同的猫头鹰是如何演化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临夏盆地,发现了一种昼行性猫头鹰化石。它属于一个已经灭绝的古老物种,生活在距今约600万~950万年前的中新世末期。研究人员根据其眼睛后面颧骨尾部的一个大的肿块形突起,将其与北鹰鸮、鸺鹠类猫头鹰组成的猛鸮类归为姊妹群,并命名为“日行中新猛鸮”,意指来自中新世的鸮形目猛禽。

这是首次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鸮形目鸟类化石,为研究白天活跃猫头鹰的演化历史提供了化石证据。这一成果发表在3月28日出版的国际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那么,研究人员又是如何确定它是昼出夜伏的呢?据介绍,这件化石的遗骸得到近乎完整的立体保存,研究人员将其巩膜小骨与55种爬行动物以及包括众多种猫头鹰在内的360多种鸟类的巩膜骨以及眼眶大小,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证明,这种已经灭绝的猫头鹰的眼睛对光线的开放度较小,这样就能使透入的日光大幅度削弱,从而在正午时分也能看清楚东西。

此外,本次研究还利用鸟类多样性数据库中超过360个物种的数据,进行了一项更大规模的统计分析,以生活习性为特征点(昼行、夜行或者早晨-傍晚出行)开展了演化特征的随机特征映射以及祖先状态重建。结果显示,所有现存猫头鹰的祖先几乎都以夜间活动模式为主,但包括鸺鹠属和中新猛鸮在内的猛鸮属祖先,则是无疑的白日行者。而将中新猛鸮的数据加入其中后,猛鸮类昼行性的概率接近百分之百。

据介绍,这一研究不仅重建了猫头鹰昼-夜行性的演化历史,还为晚中新世青藏高原周边的古生态以及古北界鸟类的区系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关报道:中国发现最早猫头鹰化石,600万年前竟然不是“夜猫子”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中国新闻网(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科研团队最新研究发现一只“离经叛道”、不是“夜猫子”的古老猫头鹰——他们在青藏高原边缘采集到一件已灭绝的、600万年前昼行性猫头鹰化石,也是首次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鸮形目鸟类化石。

这只猫头鹰化石生活在距今约600万-950万年前的中新世末期,科研团队综合考虑到它的生存时代、生活习性、骨骼特征等,将其命名为“日行中新猛鸮”,意指来自中新世的昼行性鸮形目猛禽,相关研究成果在最新一期国际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

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李志恒副研究员29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表示,“日行中新猛鸮”是中国境内所发现的第一件保存完好的中新世鸱鸮类猫头鹰化石。本项研究不仅为学界重建了猫头鹰昼—夜行性的演化历史,还为晚中新世青藏高原周边的古生态,以及古北界鸟类的区系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他介绍说,这件“日行中新猛鸮”化石标本出土自青藏高原东北缘甘肃临夏盆地的柳树组细粒粉砂质粘土堆积,其与北鹰鸮的体型更为接近。这次研究将此件猫头鹰化石的巩膜小骨与55种爬行动物以及包括众多种猫头鹰在内的360多种鸟类的巩膜骨以及眼眶大小,进行详细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证明,这种已经灭绝的猫头鹰的眼睛对光线的开放度较小,这样就能使透入的日光大幅度削弱,从而在正午时分也能看清楚东西。

本次研究还利用鸟类多样性数据库中超过360个物种的数据,进行一项更大规模的统计分析,以昼行、夜行、或者早晨—傍晚出行等生活习性为特征点,开展演化特征的随机特征映射以及祖先状态重建,结果显示,所有现存猫头鹰的祖先几乎肯定都是夜间为主的活动模式,但包括鸺鹠属和中新猛鸮在内的猛鸮属的祖先,则是无疑的白日行者。而将中新猛鸮的数据加入其中后,猛鸮类昼行性的概率接近百分之百。

此外,根据这件中国最早猫头鹰化石标本眼睛后面颧骨尾部的一个大的肿块形突起,研究团队将“日行中新猛鸮”与北鹰鸮、鸺鹠类猫头鹰组成的猛鸮类归为姊妹群。至于“日行中新猛鸮”为何“离经叛道”演化为白天活动猛禽,科研团队希望后续通过更多化石来进行深入研究予以揭示。

相关报道:中国首次发现最早猫头鹰化石,600万年前“夜枭”竟是白天狩猎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文汇网(许琦敏):在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中,昼伏夜出的猫头鹰,总与神秘、死亡、运气、魔法联系在一起。的确,虽然大多数现生猫头鹰都是无声飞行的夜间猛禽,可也有少数种类猫头鹰在白天反而更加活跃。

在漫长的进化史上,昼伏夜出与夜伏昼出,猫头鹰究竟是如何选择的?

3月28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一项研究,一件发现于青藏高原东北缘、近乎完整地立体保留下来的猫头鹰化石标本揭示,600万年前,猫头鹰竟然与大多数鸟类一样,是在白天狩猎活动的。研究者将其命名为“日行中新猛鸮”。

这个标本是首次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鸮形目鸟类化石。这个已经灭绝的古老物种,生活在距今约600-950万年前的中新世末期。以往,由于化石证据的匮乏,这类在白天活跃的猫头鹰演化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也被隐藏了起来。

这具标本出土自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临夏盆地。这是一个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由青藏高原东北缘雷积山深大断裂、秦岭北深大断裂和祁连山东延余脉马衔山围成的一个山前拗陷盆地。

当标本被发现时,全身堆积着柳树组细粒粉砂质粘土。从体型来看,它与北鹰鸮更为接近。由于这具遗骸的保存近乎完整,而且是立体保存,这为研究人员细致研究其身体的精细结构,提供了便利。

如何才能得知这只古老的猫头鹰的作息习惯呢?研究团队将此件猫头鹰化石的巩膜小骨与55种爬行动物以及包括众多种猫头鹰在内的360多种鸟类的巩模骨以及眼眶大小,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和比较。

结果证明,这种已经灭绝的猫头鹰的眼睛对光线的开放度较小,这样就能使透入的日光大幅度削弱,从而在正午时分也能看清楚东西。

此外,本次研究还利用鸟类多样性数据库,进行了一项更大规模的统计分析,以生活习性为特征点(昼行、夜行、或者早晨-傍晚出行),开展了演化特征的随机特征映射以及祖先状态重建。

结果显示,所有现存猫头鹰的祖先几乎肯定都是夜间为主的活动模式的,但包括鸺鹠属(Glaucidium)和中新猛鸮在内的猛鸮属的祖先,则是无疑的白日行者。

根据眼睛后面颧骨尾部的一个大的肿块形突起,研究者将其与北鹰鸮、鸺鹠类猫头鹰组成的猛鸮类(Surniini)归为姊妹群,并将这一物种命名为日行中新猛鸮,意指来自中新世的鸮形目猛禽。

日行中新猛鸮是中国境内所发现的第一件保存完好的中新世鸱鸮类猫头鹰化石。

本项研究不仅为我们重建了猫头鹰昼-夜行性的演化历史,还为晚中新世青藏高原周边的古生态,以及古北界鸟类的区系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关报道:青藏高原边缘发现数百万年前昼行性猫头鹰化石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新华社(金地 张泉):生活在现代的猫头鹰,绝大多数是无声飞行的夜间猛禽。许多人可能并不知晓,少数种类的猫头鹰更适应日间狩猎,在白天反而更加活跃。我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最新发现了昼行性猫头鹰的化石。这是在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鸮形目鸟类化石,且得到了近乎完整的立体保存。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志恒介绍,本次发现的化石,是一种已灭绝的猫头鹰,被命名为日行中新猛鸮,生活在距今约950万年至600万年的中新世末期。化石出土自甘肃临夏盆地,从头骨到翅膀、腿部等结构都清晰可见,其中甚至找到了猫头鹰还未来得及吐出的食团证据。据介绍,猫头鹰的身长在40厘米左右,体重估计在240克至320克。

如何确定这种猫头鹰是在白天活动的?李志恒解释,昼行性猫头鹰的眼睛与夜行性猫头鹰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前者的巩膜骨内径较小,因为白天不需要太多的光照就可以看清物体,而后者的巩膜骨内径更大,以尽量在夜间汇聚光线。

研究者将此件猫头鹰化石的巩膜骨与55种爬行动物以及包括多种猫头鹰在内的360多种鸟类的巩膜骨和眼眶大小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证明,这种猫头鹰的眼睛对光线的开放度较小,这样就能使透入的日光大幅削弱,从而在正午时分也能看清东西。

“当时临夏盆地处在青藏高原隆升后期的背景下,是类似开阔干旱的稀树草原环境,生活在这里的日行中新猛鸮很可能靠捕猎一些昼行性的啮齿类小型哺乳动物为生。”李志恒说。

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化石 猫头鹰 青藏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