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染色的牙齿——吐鲁番古墓葬的谜团
07TSM11牙齿染色的多角度视图:B.来源:uux.cn考古与人类学科学(2025)。DOI:10.1007//12520-025-02188-5
(神秘的地球uux.cn)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贾斯汀·杰克逊):朱吉林大学和得克萨斯农工大学领导的研究记录了古代第一例已知的朱砂染色牙齿病例。对中国吐鲁番圣金店公墓约2200年前的一次葬礼进行分析后发现,一名年轻女子的牙齿上有红色色素。测试证实该物质为朱砂,一种历史上用于埋葬、萨满教和早期医学的硫化汞矿物。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色素的使用背后有着远距离的贸易联系和重要的文化意义。
朱砂已经在多个文明中使用了数千年。在近东、欧洲、中美洲和南美洲的葬礼仪式、人体彩绘、宗教实践和炼金术中都发现了它。在史前中国,朱砂被用于陵墓装饰、漆器、化妆品和传统医学。之前的朱砂染色牙齿病例在任何其他考古背景下都没有记录。
在《考古与人类学科学》发表的研究中,“丝绸之路的红公主:铁器时代西域(公元前202年至公元8年)古代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已知的朱砂染牙病例”,研究人员进行了多学科分析,以确定埋在圣金店公墓的一名年轻女性牙齿上发现的红色色素的成分。
圣金店公墓位于中国西北部的吐鲁番盆地,有31座陵墓。该遗址与Subeixi文化有关,其遗迹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100年之间。
在发现朱砂染色牙齿的M11号坟墓中,有四个人,其中包括一名年轻成年女子(20至25岁),被指定为M11:B。从M11号墓中发现的文物包括木制物品、陶瓷、骨梳、皮革刀鞘、皮靴、金耳环和绳饰。
圣金店公墓其他墓葬的发现,如漆带扣、丝绸织物、仿绿松石玻璃珠和煤精,表明与中原和地中海地区有直接或间接的文化交流。
拉曼光谱证实了朱砂(硫化汞)的存在,而X射线荧光分析排除了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鉴定出蛋白质化合物,表明使用有机粘合剂将色素附着在牙齿上。
分析表明,朱砂可能是故意涂在这名妇女的牙齿上的,而不是埋葬污染造成的。该地区的萨满教传统经常在仪式中加入红色素,朱砂在历史上与精神信仰有关,包括保护和不朽的概念。基于证据的其他可能解释表明,朱砂的用途超出了葬礼仪式,可能具有美容、药用或宗教功能。
朱砂的来源仍不确定。吐鲁番盆地不存在天然朱砂矿床,因此需要进口来源,可能是通过贸易网络。历史记录和考古发现表明,丝绸之路促进了矿物的交流,已知最接近朱砂的来源包括中国中部、近东和欧洲。
由于考古记录中没有发现类似的朱砂染色牙齿病例,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深入了解其独特用途。对遗骸的遗传分析可能会阐明埋在圣金店公墓的个体的潜在文化归属和流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