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发现辽代行宫遗址群

  吉林省考古工作者近日在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该省西部发现了4处辽代行宫“春捺钵”遗址群。这在中国尚属首次,填补了全国文物部门多年来没有找到辽代“捺钵”详细地址的空白。

  辽(公元907年-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两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中国北部的封建王朝,为中国北部的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作出了贡献。辽代虽有首都“上京临潢府”(位于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县),但其政治中心不在首都,而在“捺钵”。

  契丹族是一个游牧民族,其转徙不定、车马为家的游牧生活决定了辽代皇帝的巡狩制。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傅佳欣介绍说,“捺钵”是契丹语,相当于汉语的“行在所”“行宫”,即“皇帝行走中的宫殿”,在辽代富有民族特色的政治制度中,“捺钵”是处理政务的行政中心。

  傅佳欣同时还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吉林省白城、松原地区专家组组长,他说,此次新发现的4处辽代“春捺钵”遗址分别位于吉林省乾安县赞字乡洁字村科铁公路线北的“花敖泡”南侧、让字镇藏字村北侧和正东位置,以及地字村(查干湖西南)附近。

  今年11月,乾安县文物管理所在遗址群发现了上千个土台基,最多一处发现土台基500余个,延续范围近4公里之长。土台基中有圆形、长方形,其中最大的圆形土台基直径长达30米、高约1.5米。

  “这些台基是人工推成的台基,有固定的几何形状,很多出于当年湖泊水位线的附近,符合辽代契丹人近水而渔猎的习俗。”傅佳欣说。

  乾安县文物管理所还在遗址群附近采集到大量的古钱币和陶、瓷片等物品,均为辽代、北宋年间。傅佳欣说:“此次发现有辽代非常典型的灰陶的轮齿纹陶片、瓷片,还有一些北宋的铜钱。”

  据史书记载,辽代的“四时捺钵”即“春水”“夏凉”“秋山”“坐冬”中的“春捺钵”,正位于现在的吉林省境内,其他三时“捺钵”均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根据这些依据,考古学家初步认定在乾安县发现的这些遗址为辽代皇帝“春捺钵”遗址群。

  傅佳欣教授介绍说,辽代“捺钵”与国家政事紧密相连,辽代一切国家政事基本都在“捺钵”中进行,据史料记载,辽代皇帝前后来过吉林“春捺钵”29次,一般是从正月上旬从首都“上京”出发,一路东行,最后来到查干湖西南处设“春捺钵”,前后历时60余天。

  每次“捺钵”都“兴师动众”。“遗址群发现了多处土台基,就是当时行宫扎帐用的。以每个台基设一处营帐,每个营帐住8人计算,这与史料记载的‘捺钵’时百官、嫔妃及4000名御林军与皇帝同行的情况相呼应。”傅佳欣说。

  根据史料记载,“春捺钵”的活动以捕鱼猎雁为主,并借渔猎之机,大宴群臣和使节,约见各族首领、接纳贡品,商议国事。“春捺钵”时,方圆千里的女真首领都要前来朝贺。傅佳欣说,“春捺钵”在渔猎宴饮的时候,也兼顾着统一国家、安顿后方的重大政治任务。

  辽代其他三时“捺钵”的主要活动为:每年4月中旬至7月中上旬以避暑、议政为主的“夏捺钵”,每年7月中上旬至10月以射鹿、召见各部落首领为主的“秋捺钵”,以及每年10月至次年正月上旬以避寒、议政为主的“冬捺钵”。

  辽代的“捺钵”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金代、元代都有这一制度。“甚至到清朝,还有‘春水’‘秋山’仪式,实际上是‘捺钵’制度的延续。”傅佳欣说。

  傅佳欣教授认为,辽代“春捺钵”遗址群是中国对辽代“捺钵”遗址的首次发现。它将有助于理清中国地理考证中有关辽代“捺钵”地点的种种猜测,有助于验证史书中辽代“捺钵”制度的记载,研究这种独特的政治制度,此外还有助于对辽代另外的夏、秋、冬“捺钵”遗址的认定。

  据悉,吉林省正组织有关专家对这一遗址进行深入考察,并将适时申报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华网长春12月14日电(记者周长庆、常亦殊)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辽代 行宫 中国 遗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