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之一恐龙物种不存在?

三分之一恐龙物种不存在?

  许多恐龙也许将面临另一种形式的绝种──有个仍具争议的理论提出,约有三分之一的恐龙种类,其实根本不曾存在。

  在印度尼西亚海域观察到这种奇异行为古生物学家、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古德文教授,和蒙大拿州立大学的侯纳教授指出,这是因为恐龙年幼时的模样,跟它们的父母大相径庭。如同鸟类和其它动物,恐龙成长时,身体会经历巨大的变化。

  若真是如此,许多年幼恐龙的化石,很有可能被误判为独立的品种。体形瘦长、动作优美的矮暴龙,就是一个很显著的例子。过去,它们被误认为是跟暴龙相关,但体形较小的另一种恐龙;而现在,许多专家认为它们应该是年幼暴龙的化石。科学家认为,青少年时期的暴龙,头颅较为细长,随着年龄增长,骨骼会发展为大家较为熟悉、能吞食大量食物的短形鼻子和上下颚。

  侯纳表示,支持这项说法的铁证,来自一具新发现的恐龙化石,它身体的大小介于成年暴龙和矮暴龙之间。矮暴龙的下颚有十七颗牙齿,暴龙有十二颗,而介于中间的恐龙则有十四颗。他认为,矮暴龙及新发现的恐龙,只不过是不同年龄的暴龙罢了。矮暴龙刀片般的幼齿数目,会随着年龄减少,转变成可以压碎、研磨骨头的硬齿。 

  这两位古生物学者也从蒙大拿州东部,挖掘出大量白垩纪时期(约六千五百万至一亿四千五百万年前)的三角龙化石。那些三角龙死亡时的年龄不尽相同,它们的头颅大小不一,小的只有盘子那么大,大的则有人类那么大。他们发现,年纪最小的恐龙的角是直的,到了少年时期角变成往后弯,最后到成年时期,它们的角又会指向前方。三角龙颈子上的“骨质皱褶”特征(颈盾)也会随年龄变化。年轻三角龙颈盾上呈三角形尖端的骨骼,会逐渐变平,变长,成为一个扇形的骨质护盾。

  古德文说:“十年间,我们搜集了前所未见,一系列恐龙成长的标本,因而发现恐龙成长所历经的极度变化。”鸟类专家认为,如此巨大的身体变化,可参照与恐龙极有关系的鸟类。例如犀鸟在成长过程中的最后阶段,才会长出它的“头盔”,同类可以藉此判别眼前的犀鸟是否已经成年。鹿角也有类似的作用,同样的,恐龙外表上的变化,也许有助于视觉沟通。此外,头盔或头角的长成,很可能伴随着颜色的变化,让同类能认出彼此,或判别雌雄。

  美国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苏尔斯评论,一九七○年代科学家发现,某些鸭嘴龙,其实都是同一种恐龙,只是生长阶段不同。因此,恐龙的品种就减少了。他也同意,白垩纪后期的某些恐龙,可能只是其它品种的年幼阶段。但是,对于这是否意味恐龙的品种将减少三分之一,他仍抱持质疑态度。他认为,要证明这样的假设,必须有大量恐龙化石,而现在可供研究的化石数量并不足够。


中新网-华文报摘(摘自台湾《讲义》杂志2010年3月号 文/Brian Handwerk 辑译/谢勋)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恐龙 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