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一离休干部石碑岭守护万年旧石器时代遗址

长春一离休干部石碑岭守护万年旧石器时代遗址

长春一离休干部石碑岭守护万年旧石器时代遗址

长春一离休干部石碑岭守护万年旧石器时代遗址

走十多公里的路上山捡石头,是这个守山老人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心中的那份执着成了一种无言的幸福

满屋子的石刀、石斧、陶罐残片,最远久的要以万年计算。

5年前,吉林省著名考古专家郭相武拜访石碑岭刘家炉屯王琳老先生时,被老人整日穿梭于大山之间寻找原始社会物品的执着所感染。

青山依旧!7月16日再访,满屋的石器依然在,老人却因年迈搬回了城里。

“他不太爱说话,只是每天见他早早起来上山找石头。很执着的一个小老头……”对于王琳,邻居眼中,他对这片大山的感情只有他自己知道有多执着和热爱。

新闻背景:

石碑岭位于长春市区东面10余公里的三道镇丰产村刘家炉屯。这里地处平原与山地交界带,西北地势较平坦,东南山岭起伏,属半山区。岭南坡为金代左副元帅、金源郡壮义王完颜娄室家族墓地。在墓地下面,原始时代生活部落的遗址清晰可见,祭坛、取水的水道、制陶厂遗址。

曾经有一位八旬老人,他是省直机关的离休老干部,因酷爱这片四处都弥漫着原始气息的土地,他搬离城市来到这里,每天与大山为伴,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地满山寻找原始时期遗留下来的东西。

石刀残片、石斧碎块、破碎的陶罐、石墨……他在山脚的小屋里,堆满了这些他辛苦找寻到的历史记忆!

很多村民都叫他“守山人”!

初访 寻山十多年 他是个“石头迷”

在郭相武踏寻古迹多年中,一位捡石头的老人一直让他很钦佩,他就是王琳。老人原本是省里一个厅级单位离休的老干部,因为喜欢与历史打交道,在离休后就和老伴搬到了三道镇石碑岭刘家炉屯。放弃了城里享清福的日子,与老伴在村里买了一座院落,住在这里并不是感受农村乡土气息,而是在老人的心中有一个梦——从事旧石器时代的研究。5年前的一个雨天,郭相武曾与这位老人有过一面之缘。得知在三道镇刘家炉屯住着一位叫王琳的老人,郭相武与考古队的一行人一起赶去拜访,并被这位老人执着的精神所打动。

老人身体偏瘦,每天拄着一根拐棍上山去捡石头,边捡边研究,他被称为“捡石头老人”,用石头砌成的围墙院落里,王琳一心痴迷于旧石器时代的石头世界中。自从买下这座院落,起初的两间泥草房用来摆放从山上捡回来的石头,新添置的二层小楼在不远处盖起来,对于王琳老人这个“石头迷”,善良、贤惠的老伴总是支持在背后,从未抱怨过会在晚年来到农村于捡石头的日子中度过。就这样,老两口在这里悠然自得地生活了十多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十年多的时间,在老人的庭院中随处可见的便是石头了。

再访 小屋依旧在 却已人去楼空

因道路崎岖,再次拜访王琳老人,便选择了一个晴天。郭相武还依稀记得,王琳的栖息地就住在村东头儿。转几个弯,穿过那杂草丛生的小路,三名村民正在聊着天,他们说,前面那个用石头堆成院墙的大院就是王琳家,但是因为几年前老人的老伴去世,老人年事高身体也大不如从前,所以这里已经荒弃很久了。

王琳老人捡回来的石头堆砌的墙,加之庭院的杂草,俨然将整个院落重重包围,走进庭院,几棵生了虫子的果树下那张吊床已残破,靠在西面的三间泥草房连着西厢房,墙体已经脱落,残破的窗台上还摆放着石头残片。

“光打不磨的石斧、石锄,距今有一万多年的光景。”在废旧的木架子上,老人捡回来的石斧碎片散落地摆放着,落了厚厚一层灰。人虽不在,但从这些石头中可以联想到,王琳老人曾经研究旧石器时代的物证。

“80万年以前死无对证的依据?”在墙的一角,记者看到了这样的字样,郭相武解释,王琳老人曾在山上捡回一块原始社会人雕刻的石头,上面是太阳光芒照射的样子,也就是这块石头,足以证明了此地在原始社会时期是重要的居民点。

在院落的另一侧,新盖的白色砖瓦房,较工整,透过污浊的玻璃向里看去,左手边的这间屋子堆满了杂物和大量书籍,这应该是老人的工作室或客厅。而在另一面是一张双人床,应该就是老人平日里休息的地方。时隔5年光景,记者与郭相武拜访老人的家,“院荒凉、人已空”,这里早已杂草丛生、用石头堆砌的院落让人暗自神伤。

记忆 这里因为他 变得不再平凡

“上个星期,老人的家人还来看过了。”邻居李云生告诉记者,自从王琳老人的老伴去世后,王琳老人也得了病,后来被大儿子接回城里住了,但王琳老人时刻惦念着这里的一切,常让家人带他来看看这些心爱的石头,老人的妹妹经常回来,院子里的蔬菜就是她种的。

在邻居李云生的印象中,王琳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除了与几位年长的老人谈论他捡回来的石头外,几乎没听过他和谁谈论起别的事情。“每天看到他最多的就是去山上捡石头的背影,和回到家中摆放石头的高兴劲儿。”李云生说。

邻居们并不懂老人的这些石头,但却被老人那份执着所感动。“老人不健谈,是个脾气古怪的老人。”当年郭相武前来拜访时,老人并不怎么爱说话,也不大热情,谈到这些石头时,王琳老人跟他说了一句话,“好的资源浪费太可惜了……”这句话道出了老人执着于捡石头的原因,其含义任重而道远。

“如今,老人也应该80多岁了,不知道他现在过得好不好。”虽然再次拜访未曾见到王琳老人,也未能找到老人的联系方式,郭相武拿出当年在院子与王琳老人夫妇拍下的那张珍贵合影,回忆绵长……

毕竟,在人们的心中,这个城里来的守山人,十多年的执着和无限的热情,让这里因为他的到来而变得不再平凡。

踏寻 万年以前这里就已有人生活

考古专家郭相武早在5年前就曾几次来到这里。不仅因为金代左副元帅、金源郡壮义王完颜娄室家族墓地在此,再就是这里曾是原始时期人们生活的部落,山上山下的祭坛、生活区的遗迹清晰可见。“这里曾发现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猛犸象象牙。”

完颜娄室家族墓地石碑高耸于平地之间,顺着小路走下去,丛林间左侧的深沟里就曾是原始时期人们为饮水将山路劈开自行建成的水渠,虽然已经没有水了,但却很明显地能让专家们看到当时的情形。

“从这里的情况看,这水渠,包括山上的祭坛,还有山下的陶罐烧制点,距今应该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而在王琳家中刚刚看见的那些旧石器时期的石斧碎片,距今也要上万年了,新石器时期的石斧是经过打磨的,相对圆滑,而旧石器时期的是完全没有打磨的。所以根据这些东西能认证出,这里早在一万年以前就已经有人生活。”

祭坛,在山的顶部,郭相武清晰地记得王琳老人曾经在这里捡到了刻有太阳的石板。“那个时期的人们祭祀就是这样的,刻有太阳的石板,这个东西对于研究历史是非常有价值的。”

“在外人看来这些石头没有意义,但在他的眼中,这些东西实在是太有价值了。那时候大家都叫他守山人,那么大年纪还能这样执着……”虽然只能听别人谈起王琳老人,记者这一行没能见到他,但老人的那份执着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人。


城市晚报 陶彬 李娜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旧石器 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