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起源悠久 成就现代便利生活

   数学家图林、美国教授麦卡锡及明斯基均为人工智能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数学家图林、美国教授麦卡锡及明斯基均为人工智能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图为数学家图林于二次大战期间研发的图林机。

图为数学家图林于二次大战期间研发的图林机。

麦卡锡(左二)及明斯基(中)在达特茅斯研讨会上合照留念。

麦卡锡(左二)及明斯基(中)在达特茅斯研讨会上合照留念。

麦卡锡晚年仍醉心研究。

麦卡锡晚年仍醉心研究。

明斯基同被后世誉为AI之父。

明斯基同被后世誉为AI之父。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曾几何时,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只是一些科幻电影及小说题材,经过大半世纪、不同科 学家的努力,逐渐把不可能的任务,转化为生活上大大小小的智慧。其中一位AI先驱便是英国数学家图林(Alan Turing),他早于二次大战期间,就提出“智能型机器”(machine intelligence)的概念,而他研发的图林机,正是一部可以令人误以为是与另一人对话的智能机器。

不过,“人工智能”一词却是在1956年的达特茅斯研讨会上首次出现,该会由美国史丹福大学荣誉教授麦卡锡(John Mccarthy)举办,他和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明斯基(Marvin Minsky)被后世誉为AI之父,为相关范畴发展作出 重大贡献。

在该研讨会上,明斯基提出AI是一部以人类行为预先编制的电脑,当时其他与会者则较偏重于仿神经系统及学习新行 为的主张。明斯基的主张其后较为人接受,他又与麦卡锡于1959年建立MIT人工智能实验室,并造出首部能透过模仿人 类神经网络进行学习的电脑。惟随后因两人意见分歧,麦卡锡终重返史丹福大学,另创人工智能实验室(SAIL)。

麦卡锡和明斯基毕生致力研究AI的运作模式,其中麦卡锡的编程语言(LISP)亦成为标准的AI编程语言,更广泛套用 于多种网上服务,包括航班预订及声频辨认系统等。而明斯基则认为人脑有如一部机器,因此电脑能模仿其运作模式 ,启发后人进一步制作不同系统,例如战胜西洋棋大师的电脑,以至搜寻器及电邮过滤等常用电脑功能。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