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Nature)期刊:若全球保育工作再加倍 全球海洋有机会在30年内重现往日荣景

澳洲的座头鲸、美国的海豹和日本的绿蠵龟等,多种海洋生物族群出现恢复迹象。 照片来源:ashala Tylor(CC BY-NC 2.0)

澳洲的座头鲸、美国的海豹和日本的绿蠵龟等,多种海洋生物族群出现恢复迹象。 照片来源:ashala Tylor(CC BY-NC 2.0)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环境信息中心网站(撰文:DAMIAN CARRINGTON 编译:编译):根据一份发表于《自然》(Nature)期刊的回顾报告,若全球保育工作再加倍,海洋有机会在一个世代内重现往日荣景。 报告指出,澳洲的座头鲸、美国的海豹和日本的绿报告显示龟等,多种海洋生物族群出现恢复迹象。

过度捕捞、污染和沿海侵蚀,数百年来,人类活动严重破坏海洋和其中生态。 尽管保育成果仍属地区性,从中却能看出海洋复原的生命力。

科学家说,现在学界已经知道如何在2050年前恢复海洋的野生动植物,进而稳固全世界所需的海洋生态服务,包括食物、沿海保护和气候稳定性。 保护大面积海洋、永续捕捞和污染控制等必要措施,每年将耗资数十亿美元,但预期收益上看十倍。

同时还必须解决不断升级的气候危机,保护海洋免于酸化、氧气减少和珊瑚礁破坏。 好消息是,人们日益认识海洋和红树林和盐沼等沿海栖地快速吸收二氧化碳、保护海岸线及抵抗海平面上升的能力。

这篇新论文发现,全球捕捞活动的永续性正缓慢提升,海草床和红树林等栖地的破坏近乎停止。 佛罗里达州坦帕湾、菲律宾等地的栖息地正在恢复。

从南极洲迁移到澳洲东部的座头鲸,从禁捕前1968年的数百头激增到今日4万多头。 加拿大西部的海獭从1980年的几十只增加到现在的数千只。 在波罗的海,灰海豹和鸬鹚数量都在增加。

当然,保育进展远非一帆风顺。 农田和塑料污染仍然持续进入海洋,海水温度达到破纪录的高温,许多地方仍在进行破坏性捕捞,至少三分之一的鱼类资源被过度开采。

研究作者之一、约克大学卡勒姆. 罗伯茨(Callum Roberts)教授说:「地中海压力依然很大。 整个东南亚和印度的大部分地区都有过度捕捞的状况,用海底拖网无差别地捕捞,制作鱼粉和鱼油。 」

罗伯茨说,海洋的全球升温使数百只幸存的北大西洋露脊鲸往大西洋西岸移动。 但是这里航道繁忙还有龙虾渔业,北大西洋露脊鲸常被撞死或被渔网缠死,新保护法规才开始介入。

中西部农场大量动物粪便和肥料流入墨西哥湾,产生巨大的死区。 尽管有很单纯的解决方法,信天翁依然常被捕鱼的延绳缠住。

但罗伯茨也说,栖地复育带来益处的案例愈来愈多。 在英国,有净化水质功能的牡蛎床恢复,苏格兰阿兰岛海洋保护区促进了附近的渔业。

「1990年代初期我开始从事海洋保护区研究时,这个领域还很冷门。 但现在海洋保护区是国际间最受重视的议题之一,许多国家加入2030年全球海洋30%设立保护区的计划,其中英国是最早参与的国家。 」海洋保护区面积从2000年的0.9%上升到现在的7.4%,虽然并非所有保护区都充分落实。

研究结论是,2050年恢复海洋健康是巨大的挑战,但若全球保育工作再加倍就可以实现:「迎向这个挑战将是人类实现全球永续发展的里程碑。 」

引用数据:英国《卫报》(2020年04月01日),Oceans can be restored to former glory within 30 years, say scientists

本文转载自环境信息中心网站,内容由许多专家学者及民间环团,提供国内外环境教育与环保信息;主题涵盖全球变迁、温室气体控制、环保生活、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育、能源节约与能源效率、绿建筑等各面向。 期许能替没有选票的山林、湿地、海洋、土地发声。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