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更新红皮书:儒艮、鲍鱼、柱状珊瑚面临灭绝危机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更新红皮书:儒艮、鲍鱼、柱状珊瑚面临灭绝危机

儒艮虽在全球尺度为「易危」物种,但在东非的成年个体已低于250头。图片来源:Ahmed Shawky/IUCN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更新红皮书:儒艮、鲍鱼、柱状珊瑚面临灭绝危机

鲍鱼因成为盘中飧而被大量捕捞(图为南非鲍螺)。图片来源:Georgina Jones,iNatualist(CC BY-SA4.0)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更新红皮书:儒艮、鲍鱼、柱状珊瑚面临灭绝危机

柱状珊瑚因传染病问题而快速减少。图片来源:Francoise Cabada-Blanco/IUCN

(神秘的地球uux.cn)据环境信息中心(姜唯 编译;许祖菱、林大利 审校):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12月上旬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虽然各国同意要在2030年前守护30%的陆地与海洋,但生态受威胁的程度仍比人类的行动快。9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再度更新红皮书名录,揭露全球最大的草食性哺乳类动物儒艮、44%的鲍鱼物种、柱状珊瑚面临的灭绝危机。

捕捞、气候、疾病海洋生物受多重威胁

IUCN红皮书于1964年开始编制,是全球动植物物种保护现状最完整的名录。名录依物种濒临灭绝风险、是否已灭绝等分成九个等级。其中,生存受威胁的等级共三个,分别是「易危」(VU)、「濒危」(EN)及最严重的「极危」(CR)。

红皮书涵盖的15万388种物种中,有4万2108种处于受胁状态。海洋物种常受到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气候变迁、疾病的影响。在1万7903种海洋动植物中,有超过1550种面临灭绝风险,当中有41%受到气候变迁冲击。

儒艮:东非成年个体低于250头

儒艮虽然在全球尺度为「易危」物种,但在新喀里多尼亚海域,儒艮剩下不到900头,属「濒危」等级,而东非的儒艮成年个体更低于250头,已到「极危」等级。

东非海域儒艮的主要威胁是被渔具意外弄伤或捕获;新喀里多尼亚海域则有走私问题。此外,海岸开发、海洋污染等会破坏海草栖地,进而导致儒艮食物来源不足。

鲍鱼:人类捕食与海洋热浪双重威胁

作为人类餐桌上的美食,鲍鱼在全球的生存状况均不乐观。根据红皮书,54种鲍鱼中就有20种面临灭绝威胁。非法走私是南非鲍螺(Perlemoen Abalone,学名:Haliotis midae)数量下降陷入「濒危」的主因。

海洋热浪是另一个造成鲍鱼死亡的原因,它会增加鲍鱼染病的风险,导致黑鲍螺(Black Abalone,学名:Haliotis cracherodii)数量减少,列入「极危」。海洋热浪也会让藻类死亡,进而影响鲍鱼的食物来源。

柱状珊瑚:爆发传染疾病

分布在加勒比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间的柱状珊瑚(Pillar Coral,学名:Dendrogyra cylindrus)在红皮书的等级从「易危」改列为「极危」。该物种自1990年族群量下降超过80%,主要的威胁来自石珊瑚组织损失病(SCTLD),这种疾病在四年前爆发,传染力极强。此外,珊瑚白化与海洋污染也让珊瑚更加脆弱、更容易染病。

学者吁:气候变迁与生物危机一起处理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副教授贝丝.波利多罗(Beth Polidoro)指出,大西洋共有26种珊瑚列为「极危」,柱状珊瑚只是其中之一。大西洋有过半的珊瑚因气候变迁等因素而面临更大威胁。这项警讯告诉我们,全球应尽快合作并展开行动。

IUCN总干事布鲁诺.奥伯莱(Bruno Oberle)指出,红皮书揭露了全球生物面临的灭绝风暴。他呼吁气候变迁与生物多样性危机一起处理,并且改变现有的经济体系,否则,我们将失去海洋生物带给人类的珍贵效益。

参考资料:IUCN(2022年12月9日),Human activity devastating marine species from mammals to corals - IUCN Red List

本文转载自「环境信息中心」网站,内容由许多专家学者及民间环团,提供国内外环境教育与环保信息;主题涵盖全球变迁、温室气体控制、环保生活、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育、能源节约与能源效率、绿建筑等各面向。期许能替没有选票的山林、湿地、海洋、土地发声。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鲍鱼 儒艮 珊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