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道德两难全 圈养鲸鱼海豚何时终止?

   禁令保护的物种范围包括大部分鲸豚生物。

禁令保护的物种范围包括大部分鲸豚生物。

纪录片《黑鲸》上映后,社会舆论声音明显有所增长。

纪录片《黑鲸》上映后,社会舆论声音明显有所增长。

法国新法案勒令海洋馆要扩大鱼池。

法国新法案勒令海洋馆要扩大鱼池。

有专家指,若让习惯在水族馆生活的鲸鱼回归大海,它们死亡率反而会急升。

有专家指,若让习惯在水族馆生活的鲸鱼回归大海,它们死亡率反而会急升。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自2013年一部名为《黑鲸》(Blackfish)的纪录片上映后,海洋世界主题公园受尽社会各界抨击,大众再次反思圈养和训练鲸豚的问题。继美国海洋世界主题公园(the SeaWorld)宣布不再处理鲸鱼繁殖后,法国环境部长罗亚尔于本月初,签署一份获动物保护组织形容为“历史性进步”的法案-禁止当地水族馆再圈养新海豚和杀人鲸。在保育团体大声叫好之际,有水族馆批评政府立法事出突然,对馆方而言犹如重磅炸弹;亦有学者担心,取消圈养及鲸豚繁殖项目会有碍生物研究。围绕圈养的争议,可谓挥之不去。

以杀人鲸为例,它们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一个家庭族群有多达20至50名成员;野生杀人鲸一日要游超过160公里,部分被圈养的杀人鲸要在水族缸内游1400个圈,才达每日所需的运动量。此外,杀人鲸平均寿命达50年,最长更可达90年,但水族馆内的杀人鲸往往只有约20年命,只能在浅水兼狭窄的水族缸活动,令它们的背鳍受重力影响受伤、坏死。

罗亚尔签署的新法案,禁止公众与海豚和杀人鲸直接接触,包括不得与海豚一起游泳。再者,要通过继续饲养现有海豚及鲸鱼的最低门槛,水族馆须将水池扩建至原来的一倍半,令海洋生物可以有更宽敞的生活环境。

然而,法案亦惹来商业机构既有得益者连番抨击。蔚蓝海岸水族馆“海洋世界”的负责人斥责政府,指立法的消息来得太突然,对馆方而言犹如重磅炸弹。同时,法国动物园联会亦向政府申诉,指环境部立法前没有谘询过会员意见。政府决定亦引来部分专家不满,有学者指取消杀人鲸繁殖项目会有碍生物研究,而在水族馆外望进行保育,所花费的成本及可能产生的风险非常之高,但成效却是不可预算。

事实上,印度早在2013年通过一条禁止圈养繁殖的法案;当地中央动物园管理局在公布新政时说明:“圈养繁殖过程强行改变所有豚类动物的行为,有损它们的福祉和生存空间。”

然而,当查阅现时印度中央动物园管理局发表针对其他野生动物的学术理据时,却能看到他们其实并未完全放弃圈养繁殖:“基于野生环境面临歼灭性的压力,囚禁式养饲计划旨在避免某些物种的数量急切下降。”印度中央动物园管理局的前后矛盾难免引起公众怀疑,禁令只是当时避免社会舆论的权宜之计。

政治斗争亦成为推动动物权益的阻力。加拿大国会议员穆尔(Wilfred Moore)于2015年提出与法国新法案相似的修订案,惟审议至他今年达75岁强制退休年龄,仍未能说服国会,为水族馆内的豚类带来佳音。

统计显示,目前全世界有54只杀人鲸被关在8个国家的12个水族馆内。从60年代起,至少有163只杀人鲸在水族馆死去。《黑鲸》其中一幕提到,四岁大的幼鲸在一个晚上,被主题公园职员强行从母鲸身边,迁移至另一个陌生鱼池时,发出不断的哀号,对公众而言,它们的感受不难理解。

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罗林斯学院的舍恩(Steven Schoen)教授,对《黑鲸》给予以下评价:“电影引领观众,将有关杀人鲸悲凄生活的写实描述,与自身在人类社会中的情感比拟。”人们对鲸豚的喜爱,促成了圈养的诞生;对鲸豚的喜爱,亦出现要放弃圈养的声音,相信在短时间内,仍难以达成共识。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海豚 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