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考古史上首次发现靴形器

连日来,位于海昌街道的皇坟头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在前几天的发掘中,一件靴形器的出现引起了考古人员的关注。

据了解,皇坟头遗址是海宁市级文物保护点,位于海昌街道长山村合东组,2006年5月被发现。今年3月初,为配合经济开发区施带路东延工程的顺利开展,省考古研究所对我市皇坟头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在皇坟头遗址墓坑内,记者看到了一副人骨架,在其周围零碎地堆放着不少精美的陶器、石器、玉器、骨器。

据了解,因为积水的原因,墓坑内的人骨架和随葬品已变得比较凌乱,墓主人的一根大腿骨已经错位,许多随葬品都相互叠压着。考古人员表示,该墓坑发现的物品比较丰富,年代应属于良渚文化时期。

在墓坑靠北的位置,“横躺”着一件类似“靴子”形状的棕色器物。这件器物并不是很多,但其价值不可估量。考古人员介绍:“这件靴形器在海宁考古史上属首次发现,它的用途还有待于考证。”在墓坑北侧,考古人员还发现了有盗洞痕迹,不过幸运的是盗洞离墓坑距离还有约20厘米,该墓未被盗掘。

目前,考古人员正在对该墓坑进行绘图拍照,并将进入实质性清理工作。在皇坟头遗址其他墓坑的发掘现场,记者还看到一些陶器、陶片被陆续发现。

据介绍,皇坟头遗址是我市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对于研究良渚文化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在线-海宁日报 朱敏乾 王超英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考古 靴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