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遇见野生石虎

王小明在山上守候3年,就为了这一秒与石虎的相遇。照片提供:王小明

王小明在山上守候3年,就为了这一秒与石虎的相遇。照片提供:王小明

区地无三尺平,兽径口或产业道路狭窄无法放置伪装帐的地方,王小明穿上俗称吉利服的伪装衣。一件重达2公斤,极度闷热不舒适,一次最多只能撑3个钟头,就让人受不了。照片

区地无三尺平,兽径口或产业道路狭窄无法放置伪装帐的地方,王小明穿上俗称吉利服的伪装衣。一件重达2公斤,极度闷热不舒适,一次最多只能撑3个钟头,就让人受不了。照片提供:王小明

石虎是感官非常灵敏的动物,虽然相距百米,依然转头发现了王小明藏身处。照片提供:王小明

石虎是感官非常灵敏的动物,虽然相距百米,依然转头发现了王小明藏身处。照片提供:王小明

(神秘的地球报道)据美国国家地理(整理撰文:潘佳修):在台湾苗栗山区的产业道路上,王小明(化名)躲在闷热的伪装帐中──从6月开始,他以这样的方式度过炎夏已经4个月了。 10月4日这天就像往常一样,王小明盯着观景窗看了三个小时,却毫无动静──直到那一秒:石虎现身。王小明回忆:「在这仿佛凝结的时刻,还好我没有呆住,强劲的东北季风也没造成太大的镜头微震。我把跟石虎邂逅的这一秒变成了永恒!」

等了三年,王小明终于遇上野生石虎从眼前走过,赶紧按下快门拍下首度在野外被拍到的石虎全身照。 (非无人自动相机所拍摄。)40来岁的王小明是电脑工程师,三年前因为一张照片爱上了石虎,每个礼拜除了工作,就是在野外等石虎。他回想刚开始研究石虎时,凭着一股傻劲就去找研究石虎的专家问问题,那时他们都觉得他是「吃饱太闲」,没什么人理他。现在,反而是专家们会主动跟他联系,说他跑野外跑得比他们还勤。

从家猫到山猫

王小明原来是专拍街猫的猫迷兼业余摄影玩家。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他跑到山上追石虎?

2011年,一张被关在兽笼中的一对石虎照片,开启了王小明拍摄野生石虎的使命感。王小明说:「当时我就觉得这种美丽的生物,不应该为私人拥有;我要拍到它们在野外生活的样子。」他希望自己拍的照片可以证明石虎仍有一定数量,且生活范围就在即将开发的计划道路上。

拍摄石虎之路,王小明从零开始,必备的是严肃的决心和毅力。他说,山区幅员广大,事前的田野调查就占了七成的时间,最后的结果也不会是100%成功目击。拍摄更不用说,三年来就这么一次拍到。就连研究石虎的学者陈美汀都跟他说,自己很少在野外亲眼目击石虎;因为就算石虎装有无线电,信号就在前方几十公尺,你依然可能看不到它。所以野外的猫科动物研究,几乎是所有项目中最困难的。

和石虎玩躲猫猫

想要拍摄野生石虎踪迹,伪装术非常重要,王小明今年就用了4个月的时间躲在伪装帐篷中,同时每天观察石虎排遗,借此推测石虎的活动路线与作息,并随之调整埋伏拍摄的地点,进行「蹲点」。定点守候就是所谓的「蹲点」,是生态摄影、野外研究的不二法门,也极为辛苦。为了拍摄石虎这种极度敏感,高警觉性的野生动物,王小明采取的就是这种方式。

不论采用伪装帐或伪装衣,王小明使用的都是一张椅面只有30x15cm的超轻迷你折叠椅。坐上去的姿势就是站也不是、蹲也不是的半蹲,他自嘲「跟蹲刑​​差不多,只要半小时保证腰酸脚麻,这就是『蹲点』!」

王小明表示,拍哺乳类动物,伪装物不能太高,不能在环境里看起来很突兀。他这次的拍摄点距离石虎100公尺以上,中间隔了芒草树木,还有良好的伪装,但是石虎的转头动作,让王小明认为石虎还是发现他了。不论石虎用的是视觉、嗅觉,还是第六感,「石虎真是了不起的生物!」他赞叹的说。

看不见它,不代表它不存在

在苗栗山区走了三年,王小明捡过捕兽夹、捕兽笼、套索陷阱,只拍到掌印和排遗,几度要失去热忱;还好得到许多好朋友热情支持,拍摄石虎之路才得以继续。如今,努力终于有了回报,王小明希望透过照片告诉大家:「若非亲眼所见,没有人会相信台湾浅山有着这么美丽的猫科动物,看不见它、不代表它不存在。」

王小明表示,苗栗己经有一条直通马家庄枫树里的四线道道路了,平时流量只有当地居民的区区几台车,实在不想再看到另一条从棱线开发、破坏林相和石虎栖地的杀手道路了。他也再度为石虎请命,希望大家共同为这种美丽的猫科动物留下安全的生存空间。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石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