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中国太空探索计划接二连三

  从明年开始,中国太空探索计划接二连三,一系列大动作将令人瞩目。

  “天宫一号”关键是空间对接技术

  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透露,中国将在明年升空自己的“空间站”雏形——天宫一号。

  从外形上看,“天宫一号”为两舱结构,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前者可用于航天员驻留期间在轨工作和生活,后者内有发动机、电源装置等,可为“天宫一号”提供动力。

  据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院的焦维新教授介绍,建设“天宫一号”空间站最关键的是“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航天器通过轨道参数的协调,在同一时间到达太空同一位置的过程称为交会。对接是在交会的基础上,通过专门的对接机构将两个航天器连接成一个整体。

  “交会对接指两个航天器在太空轨道合并连接成一个整体,是实现太空装配、补给、维修、航天员交换等过程的先决条件,更是建立大型空间站的基础,从2002年开始,我国航天人就开始研制对接技术,并已进行了大量的地面试验,‘天宫一号’是此项技术成功实现的载体。”焦维新教授说。

  “在对接时,需要两个航天器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相对速度要接近0。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因为两个航天器的速度都很快。就像是地面的两辆急速飞驰的跑车,要让它们的距离必须一直保持在1米左右,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设计重量为8吨,根据规划,“天宫一号”将与未来发射的“神八”飞船,进行无人自动对接试验。

  “天宫一号”里的配套设施包括氧气呼吸装置,废气吸收装置,防止空间的辐射照射装置以及宇航员长期生活具备的各种条件。其中产生动力的推力舱、生活舱、实验、接口等都是空间站上比较重要的装置。

  神舟系列飞船:为建长期空间站做准备

  “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后,我国将陆续发射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用来和“天宫一号”对接。神舟八号将是无人飞行任务,如果顺利,神舟九号、十号将搭载航天员。今后航天员将由飞船运送至“天宫一号”,航天员工作完成后,再经飞船返回。

  此外,还将在2016年前发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并分别发射2艘无人飞船进行无人对接试验,发射5艘载人飞船进行载人对接试验和载人驻留试验,争取在2020年建成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

  “建设空间站是进行太空探索必不可少的一步”,焦维新教授说,之前发射的神舟系列飞船在太空飞行时间一般较短,所能进行的科学实验是有限的,只有空间站可以长时间在太空中运行。有了空间站就可以做各式各样的科学实验,还能执行生产、太空观测、侦察、在太空中储备物质等多种任务,如在对地观测方面,当地球上发生地震、海啸或火山喷发等事件时,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可以及时调整遥感器的各种参数,以获得最佳观测效果。

  空间站的建立还将为我国带来很大的经济价值,比如在太空育种方面,就可以培育出很多各种各样的蔬菜;在工业方面,可以制造出在地球上造不出来的材料;另外,还有借助空间站导航,方便人们的出行等。 “嫦娥三号”将实现月面软着陆

  作为中国探月二期工程之一的“嫦娥三号”,按计划将于2013年左右在月球实现软着陆,着陆点首选在位于月球赤道附近的虹湾地区。中国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近日披露。

  中国探月工程一期已经结束,“嫦娥一号”的精准撞月,给工程画上圆满句号。探月工程二期也已启动,其中“嫦娥二号”卫星将于2011年底前发射,用于试验二期工程轨道、测控和软着陆等相关的五个方面的关键技术,降低二期工程的技术风险。“嫦娥二号”将省去绕地三圈的步骤,直接飞向月球,进入绕月轨道。

  在发射完“嫦娥二号”后,探月二期工程将发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嫦娥三号”将突破月面软着陆就位探测关键技术,是中国月球探测二期工程的重要环节。

  叶培建说,“嫦娥三号”着陆后,将分为两部分:着陆器和月球车。月球车将在月球表面巡游,着陆器定点守候。月球车将在月球探测90天,并抓取月壤在车内进行分析,得到的有关数据将直接传回地球。90天内,月球车巡游的范围可达到5平方公里。目前,“嫦娥三号”所携带的月球车样机已制造完毕,并成功地在月球环境中完成模拟行走。

  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将实现四个第一:要研制并发射我国第一个地外天体着陆探测器和巡视探测器;第一次利用长征-3B运载火箭发射地月转移轨道航天器;第一次建立和使用深空测控网进行测控通信;第一次实现月球软着陆、月面巡视、月夜生存等一系列重大突破。开展月表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月球内部结构、地月空间与月球环境等探测活动,建成基本配套的月球探测工程系统。

  2018年我国计划发射一个月球采样返回器,软着陆在月球表面特定区域进行分析采样,然后将月球样品带回地球,在地面上对样品进行研究。


北京日报 高欣然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太空 探索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