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文学家为月球做“伤情”鉴定

去年,月球首张“全身照”公布,它全身布满大大小小的坑。这些都是被撞击后留下的,其中,东海、危海这两个陨石坑最受国际天文学家们关注,日本科学家曾将撞击说得非常“惨烈”。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和澳门科技大学的专家们,根据搭载在嫦娥二号上的伽玛谱仪的回传数据,重新对这两处“伤痕”做出鉴定,认为都算不上“大伤口”。日前,该最新研究成果在《Nature》在线期刊《科学报告》上发表。

在嫦娥二号工程中,紫金山天文台暗物质与空间天文重点实验室承担着伽玛谱仪的研制与数据分析工作。2010年10月升空的嫦娥二号卫星,搭载了一台由紫台研制的伽马射线谱仪,这台仪器源源不断传回探测资料。根据这些资料,紫台专家得到了全月面化学元素的分布图,还原了月球上曾经受到的撞击。

据介绍,陨石小于90°切角的撞击,能把月壳岩层的物质冲上月球表面,这个岩层被称为克里普岩。在克里普岩层中含有大量的钾、磷和稀土元素,其中钾的含量最多,所以,钾元素的含量和分布成为判断撞击深度的关键。

根据对东海撞击坑和周边钾元素含量分析,紫台专家团队认为该地区的撞击深度大概位于月壳克里普岩层的中间地带,相当于月球“只破了一层皮”。同样通过对钾元素分布的观测分析,紫台和澳门科技大学的专家们得出结论危海陨石坑的撞击深度只到了月壳的中下层,并没有到月幔。这纠正了此前日本学者的错误结论。

紫台台长杨戟表示,月海撞击深度的探测对了解月球表面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有很大意义。(扬子晚报 毛庆 陈翔)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