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生物地球化学迁移的定量模式

碘生物地球化学迁移的定量模式图

碘生物地球化学迁移的定量模式图

据EurekAlert!:彻底地消除碘缺乏病(IDD),建立比“食盐加碘”更加科学、安全和行之有效的补碘方法,是全球共同努力的目标。深入了解碘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揭示碘的生物地球化学迁移模式,对开辟人体自然补碘的新途径具有关键性意义。

近期,浙江大学翁焕新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应用同位素(125I)示踪技术,在模拟实验的条件下,通过系统研究作物对碘的吸收与挥发,追踪土壤外源碘的淋溶与释放过程,最终建立了碘生物地球化学迁移的定量模式,从而为彻底消除碘缺乏病(IDD),开辟人体补碘的新途径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年第43卷第9期,题为“碘的生物地球化学迁移及其定量模式”。

该研究结果表明:作物通过根系可以吸收施入土壤的海藻碘,被作物吸收的大部分碘可以输送到茎和叶,作物对碘的吸收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壤外源碘的含量,还受到土壤质地的影响,土壤颗粒越细对外源碘的吸附力越强,使作物对碘的生物吸收量降低;土壤外源碘的淋失量大小,主要决定于土壤中粘粒、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对碘的保存能力,而与淋溶水量的多少无关,淋滤水的酸碱度对土壤中碘的迁移产生明显的影响,被淋溶的碘随淋滤液pH值升高而增加;土壤或植株中的部分碘可以转化为挥发性碘,并释放到空气中去,当土壤或植株的碘含量越高,挥发性碘的释放量也就越大。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该研究团队首次建立了碘的生物地球化学迁移定量模式,这个模式提示我们:在内陆缺碘地域长期施用海藻有机碘肥,不仅能够直接培育出含碘的作物,更重要的是通过碘的生物地球化学迁移,可以增加土壤和周边环境以及生物链中碘的背景含量,从而能够改善整个缺碘地域的生态环境,最终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自然补碘。

全民食盐加碘是目前我国防治IDD的主要措施,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如食盐中添加的无机碘不易被人体完全吸收;碘盐中的无机碘容易挥发;摄入过量的碘对机体会产生不良的生物学效应等,有资料表明,自从实施全民食盐加碘以来,中国的某些城市不仅甲亢患者比补碘前有明显增加,而且可能与过量摄入碘有关的甲状腺癌已成为发病率最高的癌种之一。该项研究成果将从根本上克服食盐加碘的缺陷,为开辟人体自然补碘的新途径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神秘的地球uux.cn)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地球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