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中的“伊甸园”在云南玉溪抚仙湖底?

水下遗迹声呐扫描图

“看不懂”的符号 破解《圣经》开篇创世?

黄懿陆在研究了符号学后尝试来破译这两个符号所代表的“密码”,可是都出现了说不通的局面,要在这些看似隐藏了众多秘密的符号中打开突破口,一个不寻常的三角形的出现打破了困局。

黄懿陆告诉记者,三角符号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是“阴阳”的标志,也是易学中的重要符号。而苏美尔人早期文字中代表女人和女性生殖器的符号是这样的:左边的图案圆圈分别向天地发出三条光芒,可以确定为“太阳”,右边的图案是“月亮”,它分别向天地发出呈现“倒V”形状的两条光芒,加上月图右上角有刻印的一个三角,这说明当时处于以女性为主、男性为辅的时代,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第一次发现这种图案。

既然三角符号是阴阳的代表符号,那么这个三角符号出现在这里可以用易经来解释吗?有了这样的想法后,黄懿陆面对这些条条框框的“抚仙湖文字”不再把它们当成一种已知的文字,而是开始用易学方法来解释它。果然被他找到了突破口。
“表现人体器官的符号刻在祭祀的塔身上,而塔通天,表示‘人在天上’,那么这里的人就是神,而神的样子跟人一样,表示神就是人,人就是神。这与《圣经》里的‘神就按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的说法一致。”黄懿陆按照《圣经》中创世纪的开篇章节“神说要有光,神说要有水……”等逐条对照,黄懿陆称,他用这个三角符号破解了《圣经》所说的开篇创世。并且拿到这把通往终极秘密的钥匙后,接下来就有可能进入学术殿堂的大门。

云南学者:伊甸园在云南的六大证据

要确定一个地方是伊甸园,除了宫玉海证实的四个特点外,还要满足这么几个条件:这个地方要有干栏式建筑;这个地方要有“通天塔”;这个地方要有四季如春的气候和四条大河;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这个地方的文物特征必须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特征相吻合。

“除了这四个特点,我再加上一个,还要有耶稣,这个我也能够证明。”黄懿陆说。

1、在抚仙湖水下深35米的地方发现了9根半露地面、高为10厘米左右的木桩,正准备取样研究时,这些木桩因为在水中浸泡时间太久,用手一碰就像浮泥一样散去了,但是木桩埋入石板时留下的印痕还清晰可见,在用声呐技术判断出木桩的大概位置后,发现木桩可以围成一个长方形,是一处完全符合干栏式建筑的遗迹。

2、抚仙湖水下遗址有一座19米高的祭祀塔,这是在2.4平方千米数十座石质建筑群中最为高大的一座建筑,一共有五层,从这些规整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石料中可以感受到它对于整个建筑群落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显然,这是一座古时最为重要的祭祀塔。”黄懿陆认为,祭祀的石质建筑是五层,用易经来解释的话,可以解读出通天下地之意,表示这里是人类和神交流的地方,天人合一,同时,石质祭祀塔身上的两个日月形状的象形图案也显示了这一证据,“通天塔”的存在也被证明。

3、远古时代的康滇古陆处于世界的中心,气候适宜人类居住,四条大河等“软证据”已在10年前被宫玉海教授找出,云南是这种地形的独特拥有者。

4、干栏式建筑是东方文化,石质建筑是西方文化的典型,东西方文化都在抚仙湖水下遗址中被发现,而抚仙湖遗址的东部地区还出现了代表欧洲的先进的莫斯特文化遗址,云南多处都出土了莫斯特文化时期的文物遗迹,这说明,这里在古时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地,甚至是东西方文化的发源地。

5、抚仙湖水下祭祀塔上发现的文字符号图案与两河流域共通,与欧洲文化共通,与中国文化共通,但是出现时间明显早于现在已知最早的两河流域,可以说,这里是美索不达米亚文化的发源地,这里是创造出巴比伦文明的苏美尔人的祖籍。

6、至于黄懿陆自己加的条件“伊甸园里还要有耶稣”,他的观点是,抚仙湖底下的“通天塔”正对着尖山,尖山的外形是“男性生殖器”,寓意为“阳”,通天;而在它边上是外形为女性特征的“双乳峰”,“双乳峰”正对着湖底一座巨型神像,山峰表“阴”,巨型像在这里表“阳”,指天,意思就是“神”(巨型石像)在天上看着人们建造“通天塔”,而这个巨型像就是耶稣的原型,尤其是在湖底找到的雕刻在石头上的“眼睛”相对于石像五官来说特别巨大,突出了“看”。

找到了通天塔,并且找到了看着人们生活、建造通天塔的耶稣,这里无疑就是《圣经》中记述的“伊甸园”了。“我们就是抚仙湖水下遗迹的解密者。”黄懿陆说。

《圣经》中记载,伊甸园有四大特征:四季皆春,鲜花盛开,气候宜人;狮子、大象、老虎等猛兽与人类“和谐相处”;在伊甸园西南面有座雪山,终年积雪不化;有四条大河,分别向东南西北流去,其中一条大河贯穿全境。

宫玉海认为,云南与这四个特征全部吻合,境内有四条大河,金沙江流入云南后转向北流入四川,元江向东流入越南称红河,怒江在流入缅甸前向西折流,澜沧江自北而南贯穿全境。


生活新报 闵楠 图片除署名外 由黄懿陆教授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