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竞争壮举背后涌动政治暗流

50年前,1961年4月12日,27岁的尤里·加加林乘坐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号”飞入太空,绕地球运行一圈,108分钟后在前苏联萨拉托夫附近安全返回,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50年后的今天,回望人类太空历程,用波澜壮阔来形容并不为过。然而,俄罗斯宇航员尤里·巴图林却公开表达了另一重忧虑。对于过去的50年,他说:“作为宇航员,我的心情是沉重的。”
 
50年来,对“加加林是否是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的疑问,在欧洲一直传言不断。法国、意大利等国多次声称,有可靠证据表明:在他之前,早有11位先烈舍命太空,加加林只是有幸活着回来的第一人。
 
2011年3月,巴图林造访中国,从他的系列演讲中可以看出,19世纪40至50年代,是人类太空竞争的“荒诞时光”,有充足的舞台空间,上演着类似的悲情剧。
 
作为亲历者,在巴图林眼中,太空的神圣和神秘被政治博弈的戏剧化与荒诞情节所取代——历史往往在不经意间被书写。
 
从核战争到空间战
 
1945年,美国在广岛投下原子弹,苏联在核力量上陷入被动局面。1949年苏联核试验成功。
 
就在美苏两国为争夺核优势展开拉锯战的同时,也都力图在其他方面战胜对手。
 
于是,人类梦想之地的太空成了超级大国竞夺的新空间。
 
早在1945年,美国就开始对人造卫星技术进行论证。而苏联人则走得更远,在此期间,甚至制定了要将两名飞行员送入太空的计划,并要在三年内也就是1948年实现。这个计划“侥幸”地被搁置了下来,“挽救了载人航天的历史”。
 
由于正紧张筹备几个月后的火箭发射,这份载人航天计划被苏联国防部搁置起来。计划的提出者看不到“反应”,便直接向斯大林报告,要求尽快实施,斯大林将计划批转国防部。
 
说“侥幸”,是因为斯大林在报告上并没有留下“手谕”,国防部便再次将计划搁置。
 
巴图林庆幸地说,这实在是一件好事。当时的苏联正值战后,对人的生命有一种藐视与茫然,而当时研究水平远远没有达到实现载人航天的程度。如果斯大林在报告中留下明确意见,计划必然被仓促实施,那么载人航天的历史必将从宇航员的牺牲开始。
 
在这段插曲过后,美、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人造卫星上。
 
1952年,美国总统第一次听取了关于人造卫星的报告。1954年,苏联“火箭之父”科罗廖夫向苏联科学院院长提交了关于人造卫星的报告。一时间,谁先把卫星打上天,成为两国竞争的焦点。
 
1955年,赫鲁晓夫第一次听取了关于人造卫星的报告。科罗廖夫甚至给赫鲁晓夫提建议说:在火箭上装个球,发上去,证明我们是第一个打上去的。
 
由此可见,当时双方在卫星上的竞争,其焦点是远程武器的运载能力,并非卫星技术本身。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