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夜空中出现蓝色发光体

蓝色火焰状发光体忽远忽近,忽大忽小……黎明大学电子工程系原主任叶鸿基老师,今年2月在市区西街裴巷家里,用普通数码相机拍摄下了这个不明飞行物。近日,他向记者讲述了当时的经历。

在叶老师的家里,记者观看了两段他拍摄的疑似UFO的录像。第一段录像拍摄时间是2月2日21:28:08,画面上只见一个亮光一闪而过。当时,叶老师在三楼书房里看书,突然看到书房正南面的天空中出现不明飞行物,他立即从抽屉里拿出数码相机进行拍摄,可惜只拍到一个亮点。

为了更好地观察UFO,他拿着相机跑到了二楼楼梯的天井,还叫来了左邻右舍观看。第二段录像的拍摄时间是21:28:11—21:30:02,画面上可以明显地看到蓝色火焰状发光体,由小及大,由远及近,十分刺眼,持续了近两分钟。

这会不会是射灯的影子呢?对光学很有研究的叶老师表示,射灯打向空中后,会四处散开,越远越暗淡。如此耀眼,只能是光源。那么光源会不会是风筝呢?他认为,风筝一般使用的是LED灯,在高空中不可能如此亮。会不会是飞机呢?他对此也排除了,“飞机飞行时有红绿两个警示灯,代表的是左右机翼,而当时我看的只有一个点”。

据叶老师介绍,他家附近的开元寺,古代就有关于UFO的传说。《重建开元寺记》记载,唐代之际,公元686年开元寺建成后,忽然自空中降下一股紫色的云状物,覆罩在大殿的前庭,把前庭中所有的植被都“剃光”了。直到宋代咸平初年(公元1000年),在开元寺“垂云剃草”地方才发现长出少量小草。

泉州一中地理科高级教师、省天文学会理事陈华彪认为,市民若对UFO有兴趣,遇到空中有不明飞行物,可以录像或图片记录其颜色、速度、外形、变化过程,之后向科技或气象部门了解它究竟是属于什么物体。UFO现象的增多,与人类活动分不开,市民可以从科普角度关心和了解UFO,但不要相信这是天灾人祸的征兆。


泉州晚报 张沼婢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发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