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臭氧层空洞历史变化

美国宇航局地球观测站公布了一组卫星测绘地图,展示了1987年关于臭氧层保护的《蒙特利尔协定书》签订前后南极臭氧层空洞的变化

美国宇航局地球观测站公布了一组卫星测绘地图,展示了1987年关于臭氧层保护的《蒙特利尔协定书》签订前后南极臭氧层空洞的变化。

1987年9月16日,24个国家的国家元首联合签署了《关于臭氧层消耗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Montreal Protocol on Substances that Deplete the Ozone Layer)》(以下简称《蒙特利尔协定书》)。这个协议被联合国称为“联合国历史上最成功的条约” 。自《蒙特利尔议定书》签署以来,现在已经有173个国家加入该协定。

根据《蒙特利尔协定书》,各国政府有义务减少本国以氯和溴为基本成分的化学​​品(特别是氟氯化碳,即CFCs)生产直至最后禁止生产,因为这些化学品会破坏大气臭氧层。臭氧层的破坏导致更多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到达地球表面,增加晒伤和皮肤癌的风险,还会对人睛造成伤害。人类对臭氧层的破坏最突出表现是南极的“臭氧层空洞”。

上面的地图分别显示了1979年、1987年、2006年和2011年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的南极“臭氧层空洞”。前两幅地图是根据雨云7号(Nimbus-7)卫星上的臭氧总量绘图系统(TOMS)的观测数据绘制的,其他两幅地图是根据Aura卫星上臭氧监测仪的观测数据绘制的。

臭氧数量一般用多布森单位(DU)表示,1 DU是指在0摄氏度和1个大气压(地球表面的空气压力)下产生0.01毫米厚纯臭氧层所需要的臭氧分子数。地球臭氧层中各处所含臭氧的平均数量约为300多DU,大约相当于3毫米厚(或两枚美分硬币叠在一起的厚度)的纯臭氧层中所含的臭氧数量。

1979年,——当时科学家们刚刚开始明白大气中的臭氧能够被耗尽,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达到110万平方公里,其中臭氧浓度最小的地方只含有194 DU臭氧。1987年,即《蒙特利尔议定书》签订之年,南极臭氧层空洞的面积达到了2240万平方公里,臭氧浓度最小处的臭氧含量下降至109 DU。2006年是臭氧损耗最严重的一年,南极臭氧层空洞面积达到2960万平方公里,臭氧浓度最小处仅含84 DU臭氧。2011年,南极臭氧层空洞缩小至2600万平方公里,臭氧浓度最小处臭氧含量上升至95 DU。

美国宇航局科学家Pawan Bhartia 表示,“南极臭氧层空洞近年来趋向于稳定,并可能缓慢恢复。我们现在的重点是确保它能够如期愈合。”近年来,大气中臭氧消耗物质(ODS)的含量已停止上升,有可能正在减少。但是,臭氧层空洞的扩张应该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因为氟氯化碳和其他消耗臭氧层的物质能够在空气中存留几十年。在2009年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如果没有《蒙特利尔议定书》,到2050年,全球臭氧损耗至少比现在严重10倍。


新浪科技 思北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臭氧层 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