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宁城侏罗纪地层发现中国最大蜻蜓化石

(a)正面标本的全景图; (b)负面标本(表面用酒精处理); (c)正面标本近翅端部分(表面用酒精处理); (d)正面标本靠近翅痣部分(表面用酒精处理); (e

赵氏修复蟌蜓(新属新种)前翅光学照片,(a)正面标本的全景图; (b)负面标本(表面用酒精处理); (c)正面标本近翅端部分(表面用酒精处理); (d)正面标本靠近翅痣部分(表面用酒精处理); (e)正面标本近翅基部分(表面用酒精处理)。

赵氏修复蟌蜓(新属新种)前翅线条图(a)和复原图(b)。

赵氏修复蟌蜓(新属新种)前翅线条图(a)和复原图(b)。

5.5亿年以来各种大气氧分压变化模型,实线为Bergman 等人的COPSE 模型, 点线为Berner的GEOCARBSULF模型, 虚线为Berner和Ca

5.5亿年以来各种大气氧分压变化模型,实线为Bergman 等人的COPSE 模型, 点线为Berner的GEOCARBSULF模型, 虚线为Berner和Canfield的模型。

我国古生物学家最近在内蒙古宁城侏罗纪地层发现了1件昆虫化石标本,经研究认为是中国已知最大的蜻蜓,也是世界第四大的蜻蜓。

这项名为”中国已知最大的蜻蜓: 内蒙古侏罗纪的赵氏修复蟌蜓(Hsiufua chaoi Zhang et Wang, gen. et sp. nov.)”的研究论文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于《科学通报》2013年第14期,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海春研究员担任通讯作者,参与该工作的还有郑大燃, 王博,方艳和E A Jarzembowski。

蜻蜓总目包括古蜻蜓目、原蜻蜓目和蜻蜓目。古蜻蜓目和原蜻蜓目仅生存于古生代晚期,而蜻蜓目从二叠纪起一直生存到现在(约3.0亿年前到现在)。所谓的古生代“巨蜻蜓”并非真正的蜻蜓,属原蜻蜓目巨脉蜓科,最大者翅展(昆虫前翅向左右伸开平展, 前翅的后缘成一直线, 这时左右两翅顶角之间的距离)达710毫米,是世界已知最大的昆虫。

蜻蜓目分为差翅亚目(俗称蜻蜓)、均翅亚目(俗称豆娘)和间翅亚目(俗称蟌蜓或昔蜓),包括约5900现生种,其中体型最大者为生活于中、南美洲的一种豆娘,其翅展达190毫米。已知世界最大的蜻蜓生活于约2.4亿年前的法国,其翅展达280毫米。

最近在内蒙古宁城侏罗纪道虎沟化石层(约1.65亿年前)发现了1件昆虫前翅标本(如图1, 2),经研究确认为蜻蜓目的一个新属种,命名为赵氏修复蟌蜓(Hsiufua chaoi Zhang et Wang, gen. et sp. nov.),以纪念我国已故著名昆虫学家、蜻蜓专家赵修复(Chao Hsiu-fu)教授。蜻蜓前翅长107.6毫米,宽14.3毫米,据此推断其翅展达225毫米,是我国已知蜻蜓目最大的种类,也是世界第四大的蜻蜓。

蜻蜓总目的体型大小在地质历史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约2.7-3.2亿年前), 它们中的一些种类体型巨大,但之后它们的体型明显变小。一种观点认为昆虫体型的巨大变化与地质历史上大气含氧量的变化正相关。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在晚古生代能够飞翔的脊椎动物尚未出现,昆虫缺少空中天敌,因此能够自由生长而成为“空中巨无霸”;但随着翼龙(2.1亿年前)、鸟类(1.5亿年前)和蝙蝠(0.5亿年前)的陆续出现,飞行并不灵活的巨型昆虫因受到飞行灵活、更加强壮的天敌的压制而灭绝。研究者认为晚古生代的高氧事件至少是造成“巨型昆虫”出现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竞争者和捕食者(翼龙、鸟类和蝙蝠)的出现, 对昆虫的体型大小无疑也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前人研究发现,石炭纪中期-晚侏罗世最大昆虫翅长的变化趋势与GEOCARBSULF模型(如图3)中的大气氧含量变化一致。假定GEOCARBSULF模型如实反映了显生宙大气氧含量的变化过程,现有资料表明蜻蜓目在二叠纪(约2.5-3.0亿年前)的体型比在中生代(约0.65- 2.5亿年前)的小,其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来自原蜻蜓目的竞争。另外,侏罗纪(约1.45-2.0亿年前)的大气氧含量明显低于现今的水平(如图3), 但当时最大蜻蜓却大于现生最大蜻蜓,这很可能是由于当时空中的竞争和捕食压力较小,仅有分异度不高的翼龙,而鸟类直到晚侏罗世或更晚才出现,且飞行能力较弱,使得蜻蜓有机会变得更大。(《中国科学》杂志社 闫蓓)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化石 蜻蜓 中国 侏罗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