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全球最具威胁的黑客?

(神秘的地球)据中国社会科学报:德国《明镜》周刊3月22日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提供的文件表明,美国国家安全局曾入侵中国科技公司华为总部的服务器,美国的监控目标还包括数位中国前任国家领导人和多个政府部门及银行。

此事初看让人吃惊,但细想并不出人意料。从手段上说,美国掌握着对全球网络的控制权,还可以借助卫星以及其他通信设施,使其具备监控全球任何一个角落的能力。从意图上说,美国一直视中国为其战略竞争对手,它连盟友德国总理默克尔都监控,自然也不会“放过”中国。

美国的网络霸权,不但体现在美国掌握了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更在于美国滥用了这种信息技术。众所周知,互联网等通信网络已成为全球 “公共产品”,对促进全球范围内人员、商品、资金乃至信息、技术的流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何利用好、维护好这一“公共产品”,已成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社会的共同责任。

但恰恰是美国的这种监控行为败坏了网络的信誉,增加了沟通的成本。如果一个人的隐私能够在网上被人随意窃取,如果一个国家的机密在网上被其他国家随意破坏,那么互联网不但不会增加自由表达的途径,反而会让人噤若寒蝉。据报道,美国前总统卡特也因为怕被自己国家监控而不用电邮。有人可能会说,个体的黑客和其他的国家也干过类似美国政府的事情,但从美国的能力和目前的监控行为来看,它才是全球范围内最具威胁的黑客。

有人可能抱着一种 “例外论”的思想,认为美国是互联网的发明者以及这一 “公共产品”的主要维护者,对促进不同国家与人民之间的沟通作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可以对其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这种想法混淆了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美国确实贡献良多,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有滥用这一技术与网络的权利。就像一个人带头修建了一条道路,并不意味着他就可以利用这条道路胡作非为。

有人可能以最大的善意来揣测美国的霸权,从而尽量小地评估其监控的危害。确实,美国与传统意义上注重领土扩张的霸权国家有所不同,但在维护本国利益方面,美国与这些国家没有任何的区别。维护本国利益没有什么不好,但如果利用自己掌控的全球“公共平台”来做,就有假公济私之嫌。美国可以把自己当作世界警察,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有权利用掌握的警棍抽打自己看不惯的人。如果只是暴徒犯罪,人们还可能求诸警察。如果警察滥用权力,那么社会将陷入一种结构性的不安全。面对美国无所不在的信息霸权,国际社会面对的正是这样一种不安全状态。

或许人们对斯诺登频频曝光出的美国监控丑闻已经麻木,但对其背后的霸权所可能导致的危险必须提高警惕。发达的通信网络应是人们拓展沟通的工具,而不是特定国家利益与霸权延伸出来的触角。每一个国家都应该对美国滥用信息霸权的行为给予应有的批评和防范。这不是出于弱者对强者的愤怒,而是出于一种对公共产品与良序的维持。如果全球“信息高速公路”不能避免私有滥用,它势必影响正常的“交通”。如果这一“公共产品”失去信誉,对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将不利。

美国也应该从这一角度来反思其监控霸权的问题,而不是总以国家安全为由搪塞。且不说国家安全这个理由是否有什么掩人耳目的地方,即使其理由正当,也要提防这一理由所引起的不当后果。如果每个国家都以国家安全为由来滥用自己所掌握的某种优势的话,那么国际关系将趋于一种零和博弈,从而制造出更多的对抗与冲突。

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既有理由也有责任与义务维护好全球信息秩序。如果美国自己不能有效地做到这一点,那么就应该考虑是不是将全球互联网置于某种超国家机构的管理之下。近日,美国政府在舆论压力之下,宣布将放弃对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ICANN)的管理权,但又强调不接受由政府或政府间机构主导的解决方案。众所周知,美国的非政府力量如市场化的公司、非政府组织拥有强大的力量。美国此说不过是想把它对互联网的垄断由一种直接的政府控制变为间接的民间控制而已,国际社会应该对此保持警惕并探索出成熟的应对方案。

不管问题如何解决,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互联网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拥有霸权。(作者:李开盛 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黑客